长。
二谛要双运,旧译宁玛派基、道、果都不离双运,基是二谛双运,道是二资双运,果是二身双运。诸法的自性、本性是不离二谛的,空性和显现,现即是空,空即是现。一切法不离二谛双运的本性、自性,这叫基。道是二资双运,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双运。要有无我与空性的智慧,但形式上的磕头、供灯、供养等也要有。最后是果,成就的时候是法身和色身二身双运。若是你没有积累福德,果也只有法身,没有色身,佛法里没有这样的果位。
在世人眼中,道教从先天上就带有着隐逸逍遥的情致。自从老君爷骑青牛出关而去,修道人对红尘往事举重若轻的态度,遂成为世间人最羡慕的人生选择。
于是,在现实中无法探寻到人生真善美时,以道教为代表的出世宗教往往会成为人们最后的情感寄托。也正因为此,出家修行又往往会被解读为对人间的逃避,言其是在消极地面对人生。
客观地说,不论是把修行当成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寄托,还是认为其只不过是迷惑人心的手段,这些都是对修行的误读。真正的修行人,其身虽然在红尘之外,但却有一双慧眼可以看明白人间的所有是非、善恶与美丑。当普通人正为这个世界的形形色色而烦扰,修行人却可以从五色世界中看得到万物的原初之美。
南华真人曰,天地之间有大美。在美学的概念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认知态度,均是一场审美的过程。人生中是充满美的,修行中也是充满了美的,而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修真的境界不相同,所以各人能够感受到的美的多寡是有区别的。众多世人眼中的苦,在修行人的世界中却是一场极乐。
这是因为通过许多外在的磨练,反倒能使人看得清人间之道的根底。是言修行,并不是教我们如何把生活过得顺风顺水,正相反,大修行往往是从一层层的逆境中历练出来的。越是在经历磨难和困苦的时候,就离真道更近一步。
道家说的天地之美,在本义上指天道运行法则。万物均从道中化生,却因时因境而诞生出千万种不同的情态。在天道的视角下,任何一种情态都是自然的表现,因此本不存在美丑之别。
所言“大”,必然是对人间之小美的超越。
道祖曾说:“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是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一旦产生美丑的区别,就会顺延出喜好与憎恶。
当从小我出发,以我之视角去看世界,在遇到和我不相同的情境时,难免会处处产生是非对错的执念。这是对万物本自然的背弃。真正符合天道的大美,正是阴阳运化的玄妙,这不但需
要用感官去感知,更需要用心灵去体悟。
这时候,就要求人们能够放下自我——因为“我”也不过是这份大美的组成元素之一——放下自己所有的偏见和执念,完全把身心与万事万物相融为一体,由此才可发觉原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内在道理的。
基于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才使无数个个体共同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大道之美,正在于它既有万千种不同的表象,同时又有亘古不变的内在真一。
遗憾的是,人们之所以不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美好,是因为各自都只把自己的身心局限在细枝末节中,却无法从既有的现实中发觉生生不息的大道运化。
道教实行教化的根本,在于“道”字,信奉道教乃是教给人们以合道的方式去思考现世人生。能发现生活中的“道”,也就可以感知到生活中的美。
修行,不应只是理想中的行径,而是需要落实到真正的功行上。道教修行又有真功实行一说,真功谓心性上的纯合,即不因为外界事物的诱惑、侵扰而使修真悟道的心志发生改变。
实行谓实践上的佐证,即要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悟道修真,同时还要把参悟到的道理返归到实践中进行验证。当内功与外行得以合二为一,便是把自我之念与天地万物之道相契合。
很多人不全理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真正做到此点,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好,人的相貌也会发生变易——趋向于自然和谐的美,人的命运在阴阳两个方面有了改变的物质条件,命运的再造自然不在话下。凡人不知修真的妙处,常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之说,全然不知“天性在人,人心在机”,这是夺天地造化的重要诀窍。
仅以丹道作为强身健体者,为天所用;以丹道作为进道之阶梯者,是用天机之举。有志者,事竟成,阴阳俱收方见分明。然而,人总是容易背道而驰的,难于顺道而进,这是事物的本来属性反映。
要想修真合道,就不能重有形而轻无形,重明而轻隐,重有为而轻无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既包容万物,人生中必然存在修道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故有“魂望生而魄望死”之说。
由此我们发扬和运用了“悔过迁善”之说而立此妙法为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涤除魄中所保存的各类阴性的不良信息和信号,使之能脱锁解缰直趋体外而成阴神。《脉望》一书卷八中曾提出:“因存思念想而后通灵者,亦能出入天门,预知未来,谓之阴神。”
这一论点符合修练实际情况。
先
喜欢磨刀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