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峰就这样,惨死在符雪园刀下。
不止如此,符雪园还用刀割下他的头颅。在这一瞬间,符雪园不是一个老人,而是一个在漠北打拼多年的金丹境修士。他朝谢宝树感激的看来,把刀扔给谢宝树,然后提着陈世峰的头颅走了。
谢宝树只是收回了自己的刀,没有说什么。
书院中,一些年轻的学生,看到了如此血腥的一幕,都有些不舒服,甚至有学生呕吐出来。坐镇书院的儒家修士,面色非常不好看。
这些学生,可是都菩提书院的栋梁之材,怎么能出事呢?
谢宝树看到了他的脸色,不过完全不在意,他说道:“书院的学生,本来不应该恐惧血腥。将来若是打仗,若是妖族入侵,你书院岂能完好无损?”
儒家修士说道:“天塌下来,自然有我们这些个子高的顶着,轮不到他们这些年轻人。”
是啊,书院里的学生,都是些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就算妖族入侵,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唐修士那么多,就算要死,也是先死老的,再死小的。
可是,谢宝树不也是年轻人嘛?
老的可以先死,但是年轻人,能不能不要那么理所当然?当初谢宝树在梦中,去往刘看山老家那个世界的时候,学到了一个成语“尊老爱幼”。
这是应该的。
可是那些被爱护的,能不能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谢宝树看着眼前这位儒家修士,其实对方并没有那么讨厌,最起码比起金光神僧要好的多。只是有些迂腐而已,金光神僧那是纯粹的坏。
谢宝树拱手说道:“今天是我劳烦书院了,不过以后您最好还是莫要总坐在天上,偶尔也看看书院。不然下一次,再发生这种事情,来的就不是我,万一是个大魔头呢?”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这位儒家修士觉得,谢宝树确实是蛮讲道理了。
若是换了脾气不好的,有杨山鬼这样的九境剑仙当帮手,还有一旁的景宁,早就把书院打烂了,哪里会跟他慢慢讲道理?儒家修士犹豫片刻,还是朝谢宝树行了一礼。
眼前的年轻人,品行不错,给他上了一课,值得他这一礼。
谢宝树没说什么,摆摆手带着两外二人,走出了书院。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儒家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中正做事,自省、中庸做人。要想做到这两点,就需要心有正气。
何为正气?
有位大儒文的《正气歌》中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正气于造化,便是充塞天地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于人,正气便是光明正大、刚正不屈之气。这就是孟子“浩然之气”的含义,他写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集义而
生,非义袭而取之也。”
这里讲的“养气”就是培养精神,培养人格。具体说,就是培养正义感,培养一身正气的儒家人格。如孔子说,“立乎其大者,其小不能夺也”。
书院要是想培育出好的学生,就不能如此愚昧。
家有正气家不衰,国有正气国不亡,人有正气是脊梁。浩然正气是怎么养出来的呢?气概浩大的孟夫子也跟我们说了:“夫志,气之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
志,是气的统帅,志向着哪里,气就跟随到哪里。养气,先要立志。立什么样的志,就会养什么样的气。要养浩然之气,必靠浩然之志。立志就是要在思想深处确立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明确的目标可以确定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志向一旦确立,便不容易被改变。立志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如果连学生的安全都不能保证,那书院还教书育人个屁?
一个如花似锦的姑娘,竟然就这么死在书院里面,谢宝树觉得简直不能容忍。
那个儒家修士,发生了这种事情,他竟然还不反省。
这样像话么?
人生如此又有什么事情做不成?读书,经商,人生各种事业有此何事不成?这是人生的大根本,本立则道生。自省也是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在不断的反省自己,克制自己中,才能不断的深化自我道德修养,让正气萌发。
自省是为了反省自己,可是反省过后如果不改过,那么自省,其实是无意义的行为。一个充满正气之人,行为应当光明磊落,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亦应当坦荡承当并加以改正。
人无完人,但这绝不是放任自己的借口。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去改正它,才是对自省最好的实践。所以大儒王冕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正气满乾坤”。
西晋大儒杨泉言:“一身正气为人师,两袖清风能生威。”
修身,就是修德,指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最高统治者到普通老百姓,都要把修身作为为人处世的基础与根本。修身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其内涵是通过陶冶、锻炼自身的道德品质不断完善自我。
修身能够抑恶彰善、濯污扬清,成就道德高尚之人。先人对人性的认识,说法不一。孔子曰“性相近”,孟子倡“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
秦汉以后,董仲舒、扬雄等人则认为性兼善恶。不管怎么样,人性只是一个内在的、潜藏的某种可能性,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须下一番结结实实的修身
喜欢磨刀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