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高俅自从在枢密院入名之后,自有那些善会巴结的官员前来拜访,高俅“饱经风霜”,又看惯了人情冷暖和他人眼色,自然对这势力之间的依附看的透彻,也就善于将这人际关系处理的“八面玲珑”。
宋哲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十月,这一转眼的时间,高俅身居官场已经四年,此时的他已然褪去了昔日那圆社高二的影子,俨然摆出了一幅朝廷要员的姿态。那皇帝赵佶每每有事都愿意与高俅商议,从国家内政到边疆战事无一不谈,每到这时那高俅不分利弊,只是顺着赵佶的意思去说,然后再添油加醋的一番“理想化”的吹捧,每每让赵佶“豁然开朗”。
话说一日皇帝赵佶因西北边境的西夏战事而烦恼。上朝之时大臣们各有说辞,赵佶决断不下,退朝之后赵佶便叫人去唤高俅。此时高俅正因那小王都太尉王诜去世而吊丧,刚刚回来就听闻皇帝召见,更以后后便急忙赶去。高俅到后赵佶急忙叫高俅来看西北的战事图。
赵佶对高俅说道:“西夏人反复无常,犯我边境,杀我子民,听闻最近吐蕃残党又去投奔,不知要有何作为,好生令人头疼。”
高俅劝到:“陛下至圣至明,西夏、吐蕃岂是我堂堂大宋的敌手?就算勾结又能怎的?我听闻童贯、王厚、高永年诸位大人在西北前线连连报捷,陛下何需担忧。”
赵佶听后稍觉宽慰,对高俅说道:“爱卿啊,你跟随在我身边已有数年,不曾提拔,你又是我的心腹之人,我欲命你为监军,前往西夏协助高永年的副将刘仲武,同时带去财帛赏赐犒劳三军,再帮朕视察军情。”
这…高俅听了这话顿时心里一颤,我哪里懂得打仗啊?西夏那可是前线,把我弄到那边保不齐有性命之忧,这可怎生是好?帝命又不可违。
高俅想到这里只得装出一副慨然的模样,说道:“谢陛下,臣定不辱使命!必要扬我大宋国威!”
赵佶听了畅然大笑:“我有高爱卿,真乃幸事也。此次叫你前去也是因为你资历尚浅,如今正好可立战功,如此朕也好再提拔于你。”
高俅一听这话,心想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早该想到,这趟差事虽然凶险,却也是圣上给我的机会,身为武官怕也只有这种机会才是高升的捷径。高俅想到这里连连谢恩。
话说这皇帝赵佶命高俅于禁军(国防军)之中挑选强健作为本部。但这禁军中人多知道这高俅原是东京城里一个踢球的破落户,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军汉又多是粗鲁之人,不比那些那些官员般“口风严”,传到最后哪个还不暗地里鄙视高俅。这高俅也略晓此事,见了那些军汉便好生不自在,总觉得他们在偷笑自己。
话说高俅正为此事心烦之时,忽然有人来报,说有高俅的旧相识探望。高俅心想不知道是什么人来寻我,当初那些破落户和旧相识都被我一顿乱棍打走了,莫不是多年不曾相见的高坎、高廉?就在疑惑之时只见下人引来一个黑胖男子,此人三十三四年纪,六尺以上身材,生的圆头环眼,颧骨高耸。
这人见了高俅便拜:“真是想煞我了!二哥一向可好?”
高俅见他这么称呼,仔细一打量顿时想了起来,这人名叫李伯暄,乃是当年自己投靠在柳大郎时认识的一个人,此人当时在柳大郎处帮闲,常常称自己足智多谋,多爱给那些闲汉、泼皮出些主意,因此自称为“小诸葛”,其实此人多在那些蠢笨之人面前吹嘘智慧,也只受他们的抬举,实则是个夸大其词,全无一谋之徒,别人见他出的都是些馊主意、坏点子,故而另给他一个绰号,唤作“赛蠢猪”。
然而高俅与他接触并不深,误以为他广有智谋,又见他算是熟人,因此欢喜,就留他在自己身前听用。他又举荐了三人,一个也与高俅相识,唤作牛邦曦,乃是庖人(厨子)出身,三十四五年纪,生的身高八尺,膀大腰圆,一对横短浓眉下生双环眼,此人擅会拳脚,用柄狼牙棒,因他脾气倔犟固执,不肯认错,故而大家都唤他做“牛头王”。另外两个是一对兄弟,一个唤作党世英,四十多岁年纪,身高八尺上下,面皮白净,口方眼大。一个唤作党世雄,二十八九年级,七尺五六身材,形容矫健,面目清秀,二人皆自称有万夫不当之勇。
这三人都随李伯暄来东京做买卖,听闻高俅发迹,想方设法来投。高俅此时身边也正没有个亲近之人相商,见李伯暄举荐三人,就将他们留作亲随。当日高俅准备酒宴与他们,说起禁军多对自己有非议,怕到了前线不好管治,军士若不出力,轻则辜负圣意,重则有性命之忧。
那李伯暄带着五分醉意笑道:“大人何必担忧?若是那等泼厮不堪用时,何不招募自己的亲兵?”
高俅听了大喜,心想我自己招募的兵勇定不知我从前底细,如此甚好。
党世雄又补充道:“大人还可以只带近期新招募的禁军去前线,那些人也必定不会说大人的长短。另可将募兵告示托心腹之人先行发往河东(今山西)、关西(今陕西、甘肃一带),待我等大军到日,军队也将集结完毕。”
高俅听了大喜,连忙举酒相敬众人,大笑说道:“果真是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啊,这下我无忧矣!今后还劳烦各位英雄多多相助我高俅,功成之时定为各位加官进爵。”
众人欢喜称谢,当天大醉而退。第二天高俅派牛邦曦带着檄文快马
喜欢忠义护国水浒传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