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面带微笑对刘体纯说:“你是我的爱将,又身任侦察敌情的重任,有什么话不可对我直言呢?说吧,快说吧!”
“陛下,我军进北京后,抓了几百个官吏勋戚,酷刑追赃,至今已经死了许多人。这件事很失人望。吴三桂一看这情形,不愿意降了。山海关城中仕绅,原来还在观望,如今都劝说吴三桂传檄远近,兴兵复明。人们都说……”
李自成重新端起茶碗,笑着说:“说下去,说下去。人们都说些什么?”
刘体纯又一次跪下去,说道:“请陛下听了后不要震怒,恕臣直言不讳。”
“体纯,快说吧,有什么不可直说的?”
“人们纷纷议论,自古夺得天下从来没有这样胡搞的,人们骂陛下虽然占了北京,终究是个流贼,是黄巢一流的人物,不是坐天下的气象!”
李自成故意露出的笑容突然消失了,手中的茶碗砰一声落到御案上,茶水溅出。过了一阵,他又叹一口气说道:“逮捕在北京的六品以上官吏严刑追赃一事原本是我与宗敏在长安出兵前商定的一件大事,原想着国家草创不易,此举既可以解救国库空虚的燃眉之急,也可以使万民拍手称快。不料北京城和远近士民不仅不拍手称快,反而同我离心。在长安时,宋军师和李公子对这一重大决策都曾婉言谏阻,我未听从,如今想要不拷掠追赃也晚了,你还有什么要禀报的?”
刘体纯迟疑片刻,又说道:“刚才陛下问起吴三桂的关宁兵为什么七八天前士气低落,如今士气又忽然旺盛,其中道理,臣刚才说了一半,还有一半原因臣一时忽然忘记,尚未说出来。”
“你说出来吧,不要顾虑。”
“吴三桂的关宁兵原本以为陛下真的率领二十万精兵来到北京,还有大军在后,所以一时十分害怕。吴三桂因此不敢率领两三万关宁铁骑星夜西来,驰救北京。在我军攻破北京的数日之内,山海关仍然不知道我军虚实,眼看进退失据,士气难免低落。”
“随后他知道我大顺到北京的只有数万人,也无后续部队,他才敢于拒不投降,士气反而旺盛。如今他按兵不动,等待时机。要想迫使他投降,或是将他打败,攻占山海关,除非我军有更多兵力,同时出奇兵绕过山海关,焚毁他停泊在姜女庙附近的粮船。”
“啊,我都明白了。你带来多少亲兵?”
“臣因为是夜间赶来,带了三十名亲兵,以防不测。”
“你退下去吧。早膳后你赶快返回通州,继续打探敌军动静,愈快愈好。还有,你回通州后立刻传我的口谕,叫罗虎今日下午赶来北京,我有要事召见。”
“遵旨!”
刘体纯叩头退出以后,王瑞芬进来,请他回寝宫用早膳。他似乎没有听见,向王瑞芬看了一眼,想到要召见费珍娥的事,但时间尚未确定,没有说出日期来。
早膳以后,他启驾往文华殿召见唐通与张若麒。
*****
从山海关到永平,本来急行军一天就可以到达,但是他按照平日行军的速度,走了两天。为的是北京的情况吴三桂他不很清楚,害怕和李自成的人马突然在北京接战;同时也不愿一下子离山海关太远,万一战斗失败,会进退两难。所以他一面向永平进发,一面不断地派出探马,探听北京的消息。
吴三桂他这次离开宁远,来到关内勤王,并不是真想同李自成决一死战。对于自己人马的实力,吴三桂和周围的官员都很清楚。凭这些人马,能否挡住李自成的大军,他心中毫无把握。可是他不能违背皇上的圣旨,只有入关勤王。另外他也想到,即使不进关,他在宁远也迟早会站不住脚。
自从去年多尔衮扶立皇太极的幼子登基,满洲朝廷曾经互相争权,多尔衮杀了几个有力量的人,将大权操在自己手中。去年秋天,多尔衮已派兵攻占了宁远附近的几座重要军事城堡,使宁远变成了一座孤城。从那时候起,宁远的形势就空前地险恶。所以吴三桂之奉诏勤王,放弃宁远,实在也是因为担心宁远不会长久凭守的缘故。
当吴三桂率领宁远将士和老百姓向山海关撤退的时候,宁远附近的满洲人马没有乘机前来骚扰,也没有向他追赶,分明是有意让他平安撤出宁远,顺利进关。当他抵达山海关后,便立即得到探报,说是清兵已经进入宁远城,不费一枪一刀,将宁远拿去了。留在城内的百姓已经加入了大清国,也已经按照满洲的风俗全都剃了头发。于是吴三桂明白,从此以后,他在关外就没有退路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更不敢贸然向北京前进,宁可晚一步,也不要将他的几万辽东将士拿去孤注一掷。同时为了给自己留条退路,在开往北京的路上,他对山海关的防守事务念念不忘。山海关原有一个总兵官,总兵官下边有一员副将、两员参将,另外还有游击将军等等,但人马只有三四千兵。
高起潜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一千人,留下的人马现在统统归吴三桂所属了。他将山海关的人马大部分带来永平,而留下他自己的亲信将领和五千精兵,镇守山海卫城。
他一再嘱咐:山海关必须严密防守。这不仅因为是在和李自成的作战中,山海关是他的唯一退路;而且也因为要防止清兵从宁远来夺取山海关。所以他到了永平,仍然对山海关放心不下,派人回去下令,要镇守将领不断派细作探听清兵动静,同时又吩咐
喜欢不死贱男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