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到这儿,我们不妨再次介绍一下刘秀的孩子们。
因为他们一天天长大,很多新的情况必然出现。
来,快过来吧,孩子们!
刘秀共有11个儿子、5个女儿。
他的这5个女儿目前年龄还小,还羞于见人,我们以后会介绍她们的。
他的这11个儿子分别出自郭圣通、阴丽华和许美人。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就对照着刘秀的册封文件介绍吧。
刘秀于公元26年6月把郭圣通的儿子、也是他的长子刘彊立为太子以后,他的儿子们一个个陆续面世了。
皇子们一天天长大,是要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的。
于是,一些眼皮活泛的文臣武将就向刘秀提建议,要求册封诸位皇子。
在这些纷纷提建议的同志中,比较积极、职务又比较高的,就有大司马吴汉等人。
刘秀谦让了一番。
虽说官职、爵位并没有编制限制,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但要把除了刘彊太子外的10个儿子一起都封了,数目太多。
但是,吴汉等人很了解皇上的心思,认准了在这方面越提建议皇上越高兴,别看他这么推辞:
皇上想封皇子,但还要做出不想封的样子。
于是,大家再提。
刘秀就一再推辞。
一批高干窦融、李通、邓禹、贾复等也琢磨透了刘秀的心思,就联合上书,恳切要求刘秀恢复皇子封国制度。
刘秀觉得这10来个儿子都还是几岁到10来岁的娃娃,一下子封以高位,确实不好意思。
看看满朝文武,哪个不是追随自己在金戈铁马中打拼过来,哪个不是运筹帷幄的行家里手,哪个不是治国理政的技术人士。
大家苦苦追求、耐心经营,才谋得个一官半职,如果自己的这几个屁孩儿一上来就享受高爵厚禄,确实感到难为情。
于是,他把这个“工作”批转下去,让大臣们讨论觉定。
大家讨论的结果可想而知。
就这样,在大家再三的要求下,刘秀半推半就,“批准”册封皇子,由大司空窦融具办。
(三奏乃许。)
公元39年4月,窦融以朝廷的名义把刘秀的除太子刘彊外的10个儿子全部封为公。
当然,刘秀爱子心切,觉得这么封还是不解渴的。
公元41年10月,刘秀又把这10个儿子中的9个全部晋升为王。
具体名单如下:
郭圣通所生5个,(大儿子刘彊为太子)刘辅为沛献王,刘康为济南安王,刘延为阜陵质王,刘焉为中山简王;阴丽华所生5个,刘阳为东海王,刘苍为东平宪王,刘荆为广陵思王,(刘衡为临淮怀公,时已去世。),刘京为琅琊孝王;许美人所生1个,刘英为楚王。
这里有两个情况顺便说一下,阴丽华的儿子刘衡公元39年和弟兄们一起被封为公,但他太没福气,不久就挂了,年龄太小又没有儿子,封国就被没收了。
还有一个情况是关于刘英的。
由于老妈许美人不被刘秀重视,刘英的地位在弟兄们中间最低,他常常感到自己很自卑;封国也最小最贫瘠,在彭城一带不怎么大的一点地方。
(母许氏无宠,故英国最贫小。)
许美人看在眼里,恼在心里,但从不敢声张。
不敢硬抗,就只有软磨了。
许美人让儿子继续呆在京城,磨蹭了10多年,刘英才到自己的封地去。
(十七年晋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
在后宫,根本没有许美人说话的机会。
在郭圣通、阴丽华之间,几乎看不到她的存在,好像她不过是个普通的宫女。
在刘秀王朝的政治舞台上,暂时还没有她和娘家人的位置。
这一切,都在刘英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在这11个儿子中,刘秀最疼爱、最喜欢的是老四,就是阴丽华的大儿子刘阳。
刘阳于公元28年5月出生于元氏县。
当时,刘秀正在御驾亲征,讨伐彭宠。
刘秀出差时一般情况下都是带上阴丽华的,即使阴怀有身孕也是如此。
所以,刘阳是在老爸的军营里降临人世的。
(阴贵人初次生男,曾在元氏县中分娩,彼时从征彭宠,适当有娠,故在行辕中产儿,取名为阳。)
让刘秀对这个老四疼爱、欢喜不已的,不仅是因为对他老妈阴丽华的万千柔情,还在于小刘阳自己,也着实让刘秀对他有无限的可疼可爱之处。
小刘阳长得端正堂正,聪明好学,年仅10岁就能通晓《春秋》,刘秀觉得这个孩子简直神了!
(两颊甚丰,至十岁时能通《春秋》,光武帝目为奇童。)
很值得提出的是,小刘阳不仅长的好、好学习,而且能够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
说到这儿,我们重申,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用先进的理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读书人和为政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但是,这个课题太重要,本来只能是大人们的事儿。
让我们、当然也让刘秀叹服的是,小刘阳年仅10来岁时,就能娴熟地完成这个课题了。
这里,我们说一说度田事件。
这个事件是刘秀后汉王朝早期政策的一个败笔,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形势。
当然,我们这个时候说,是因为本来刘秀的家事和国事无法严格区分,而本来不是这台戏的演员、并没有什么戏份儿
喜欢刘秀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