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要想了解一个人,其实是很容易的,在现代信息面前,所有的人几乎都是在裸奔着,完全没有隐私可言。每个人都是一串数字,全都挂在网上,你要想了解他,太容易了。还要有了解一个人的手段,有几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手机电脑和电视。还有少数人像马吉平这样的人,就是电子书。
我打开他的电子书,里边足足有几十本书。有军事的,政治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历史书占了很大一块,各种版本的史书都有。还有在一般书店里都很难看到的大型字典。没有一本是娱乐的和网络。再看看他的书柜,柜子里的书虽然不多,但档次很高,有关二战的书占了很大一块,还有蔡东蕃的《中国历代史通俗演义》。甚至还有不少医学著作。有《本草纲目》,《医宗金鉴》,《黄帝内经》,《实用临床医学》等等。这使我非常怀疑:这些难道是他读的书吗?他能读懂吗?是不是别人的书放在这儿了?或者是因为他太出名了,拿这些书来装装样子。不过,这不难,跟他谈谈这方面的知识,是真是假,真懂还是装懂,一问便知。来日方长,我慢慢地一定能把这些都搞懂的。
他忙着炒菜做早点,我打开电视,他看的是网络电视。真没想到,在这样偏僻的农村,竟也实现了一网通,电脑电视手机,一根线接进来,什么都能看到。
电视是智能电视,有50多英寸。这种电视盒子,几乎能收到国内所有电视台的电视,足足有几千套。几乎能看到全国各县级以上的所有电视台,非常之多,也非常之杂。如果电视没有收藏夹,根本无法看。我打开他的收藏夹。只见收藏夹里边所有的电视台,全是记录和纪实性的,没有一家是电视剧和娱乐性的。包括央视的新闻频道,农业军事频道,法制频道,科教频道,记录频道,老故事,历史频道,人文杂谈和本省的几个纪实频道,以及本县的电视台。还有外省的几个地方频道。全是记录真人真事的东西。这完全能看出主人公的追求和爱好。
不一会儿饭熟了。他把饭菜端在茶几上,我们就坐在沙发上,边吃饭边看电视。他炒了两个菜,一个是鸡蛋炒青椒,金黄色的蛋,青翠欲滴的青椒,秀色可餐;另一个是西红柿炒莜面。主食是窝头和馍馍,饮料是这里人常喝的米汤。我用筷子搅了搅米汤,黏稠黏稠的,筷子挑起来还能拉出短短的细丝。而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小米,黑米,燕麦片,大米,绿豆,黄豆,豇豆,还加了冰糖。豆子和黑米是昨天晚上就泡好的,所以就很容易煮烂。看看碗里的米汤,红黄黑绿白,五彩缤纷,真是色香味俱全。我还真从来没有喝过这么丰富的米汤。
马叔看着我喝的香甜的样子,给我解释说,米汤是我们这里必须喝的东西。不管再穷再苦,一天三顿饭,一早一晚是非喝米汤不可的。所以,我们这里的主妇,一早一晚打招呼,不说别的,第一句就问,熬上了没有?话都没有说完全,说者听者都清楚。这个“熬”就是指熬米汤。只不过现在的米汤和过去的米汤根本没法比:以前喝的米汤,一般只有米,有几颗豆子就不错了,半勺米,要熬一大锅,喝的只是个味道。而现在的米汤,喝的是营养,口感还要好,营养还要全面,关键是现在东西的样数多了,人们也不差钱了。
他说,本来他自己是不喝米汤的,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嫌麻烦。一个人喝一碗,熬上一锅。少了没法熬,多了喝不了,主要是要喝牛奶:如果喝了米汤,牛奶就没法喝下去了,米汤和牛奶只能二选其一。虽然米汤口感好,营养也不差,但跟牛奶比较起来,还是牛奶的营养价值高。所以,他一早一晚喝的都是牛奶。但他考虑到我们城里人不差牛奶,虽然也可能喝到米汤,但不一定能喝到这么好的米汤。他为了让我体会农村人真实的生活,就让我喝米汤。他自己就从今天开始也开始喝米汤了。
这让我很感动,连忙说,不要给我搞特殊化,您平时吃什么喝什么,我也吃什么喝什么。
这不是特殊化,他笑着说,这其实就是我们农村人的日常生活。只不过我是特殊一些吧,让你喝米汤,要比喝牛奶还省得多。我是很会算账的。
他开着玩笑,慢慢地和我的年龄差距,身份差距拉近了。我说,这就好,不管你省不省钱,绝对不要让我吃我经常吃的东西。我一定要想在你这儿吃到我绝对没吃过,但对你们又是最平常的东西。不光好吃不好吃,省钱还是费钱,越是土的越是好的。不是常说的吗,越是适合自己的东西,越是好的。我现在到你这里来,就是要寻找你们这里对我最合适的东西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对我来说是一点都不适应的,甚至是腻歪的和厌恶的。越是原生态,越是古老的土味的,才是我最喜欢的。
他听着,吃惊地望着我说,那就太好了,鱿鱼海参,有钱也买不到。海味是没有的,山珍不敢说珍贵不珍贵,但一定是拥有的,我一定满足你。
太好了,我说,这西红柿炒莜面就算是吧?
还不能算,这在一般的饭店里也都有,包括杂面抿尖。
我在你们这里吃的第一顿饭,还真的是杂面抿尖,的确很好吃的,我说。
我敢肯定,还有你没有听说过,没有吃过的,你多待上几天,大叔我一样一样做给你吃。等你把各样的饭食都吃过了,我再拿不出什么新鲜的东
喜欢艳阳天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