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门外停着一辆马车,是顾孟平经常乘坐的那辆青布油壁车,可是车内的人却令人意外至极。
姜思贤?
他亲身到外三房所为何事?
顾孟平满腹疑惑,却不敢询问,按姜思贤的吩咐引他去见老和尚。
姜思贤倒也不背着顾孟平,直接令他在上房内伺候。
只是他说出来的话,却令顾孟平大吃一惊。
“董大人插箸而亡,大师父可知吗?”
不仅顾孟平意外,就连老和尚也意外至极。
随即,他微微颌首,“已知,方才京中派了大管家报信。”
见他并不隐瞒,姜思贤的脸色好了许多,“只怕这一次,顾家要牵涉其内了。”他说完这话,看了眼束手而立的顾孟平。
老和尚的目光就随之转动,而后薄露笑意,“尽人事,听天命,仅此而已。”
姜思贤脸色微变,却保持着良好的风度,稳稳地坐在蒲团。
顾孟平心头骇浪翻涌。
姜知府这是来向老和尚求援的?老和尚似乎是拒绝了?
想到这里,他仔细地打量着姜思贤,不过是两天没见,姜思贤看起来瘦削了许多,脸上的胡须也有些凌乱。
似是感觉到顾孟平的目光,姜思贤回头望了望他,和颜悦色地一笑。
姜思贤转过头,终是鼓起了勇气,“这次不仅是顾家,怕是姜家,也牵涉其内。”
原来,这次三皇子失踪案,牵涉甚众。不仅金陵一众官员捉拿问责,就连京中也有人因此而落马。眼见得两月过去三皇子还未见踪影,京中的各大佬这才着了急。
于是都察院中便有监察御史上表弹劾,要求把董知重从诏狱中提出来,交由三法司审理。巧之又巧的,这封奏折刚刚摆上龙案,诏狱里的董知重却死了……
那位监察御史勃然大怒,认为定是有人买通诏狱的人,置董知重于死地,好湮没事实证据。
他一连上了十道表章,要求彻查此事。
陛下留中不发,可是却频频催促锦衣卫查清董知重的死因。
为此,锦衣卫处死了一个千户,三个百户……
可是隐隐地,却有证据指明顾家参与了灭口一事。不仅如此,就连姜家也牵涉了进来。
顾家是支持大皇子的,姜家是支持二皇子的……
这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
姜思贤此番来的意思是希望顾姜两家能暂时联起手来,不要互相揭短,以免被第三人给害了。
“监察御史姓卢,他今年三十九岁,不朋不党,不与任何人交往,是个孤臣……在下断定,他是陛下的人……”姜思贤缓声道,而后他话风一转,“经此一事,金陵的都水清吏司上上下下被人一窝端空,也不知陛下何时会委派新任河道官员……”
老和尚就微敛了霜眉,静静地坐在蒲团上。
顾家虽是子弟单薄,可是学生故旧却不少,能争取到河道的职务,确实不错。
虽然以前这个职务是属于顾氏一党,可是董知重死了……
死人是没办法占着职位的!
见老和尚不说话,姜思贤又道:“都察院都事尚炎鸣九载考满,特擢升南昌府知府,不日便可上任……”
一个六品的都事一下子连跳两阶,成了正四品,这话里透出来的意思有好几层。
然而在顾孟平看来,这最重要的一层却是,都察院都事的位置空缺了,你顾家的人要不要?
要的话,就站在我姜家身边不要捣乱,如果不要的话,这次我姜家就先对付你,对付完了再去对付大皇子。
大不了鱼死网破,两败俱伤。
老和尚诵了声佛号,说声:“知道了。”
姜思贤勿勿而来,满意而归。
老和尚就派义净再去请顾奇,说有事相托。
等到义净走了半晌,老和尚方幽幽道:“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他看了眼顾孟平。
顾孟平知道这是在告诉他不能因为姜思贤威胁老和尚而厌烦姜思贤!他轻轻颌首,不轻不重地替老和尚捶着腿。
老和尚长叹一声,尨眉微敛,慢慢阖起眼。
顾奇虽是疑惑,可到底还是随着义净前来。
不过了呆了半盏茶时间,他便满头冷汗地离开了外三房。
回去之后,他勿勿向杨氏告个别就去了东府,在东府只呆了盏茶时间,就扬鞭往京城赶路。
顾孟平紧紧捏住老和尚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老和尚这是让东西两府都承他的情,将来不好不照顾顾孟平。
一想到几十年不理尘世的老和尚为了他如此殚精竭虑,顾孟平眼中的泪水,止也止不住。
他其实,不爱哭的!
老和尚也不劝他,只是笑着望他。
顾礼先写给他的信,他终是没有看。里面无非是一番勉励的话,无非是让他不要忘了自己的出身,将来不要负了西府……
他在枫林寺呆了十一年,顾礼先别说写信了,甚至根本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如果不是因为老和尚的缘故,谁会知道他顾孟平是谁?
董知重董大人的死,似乎在遂平连个流花都没有掀起来,除了东府偷偷挂了白。
仿佛没有一家知道。
顾孟平依旧是隔三日就去汝宁府,余下的时间就照顾老和尚。
姜思贤也从未在他面前再提起京中的事情,只是要他加倍孝顺老和尚。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
喜欢生在大明朝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