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出奇,战斗中之妙技,计谋中之妙着也。然亦贵乎善用焉,彼未来而先移则失于早,早则见我移而不来,或变势而来。彼已动而移,移则失于晚,晚则我欲移而不得,必要身受其毒。用此术者,须将眼位审明,身法辨明,步法分明,手法说明,提赘术熟,呼吸气练,迎其风而闪之,乘其间而取之,一存一尽,一动一静,而功捷矣,所谓捶打人不防也。
捶把妙术在移闪,动静呼吸一气连。来来去去需随便,玄妙尽在接取间。通背名移闪,心意号腾挪。近移接取便,远挪找不着。一气通天地,两气隔山河。密云蔽日月,总为妙术多。
有,力至也。无,力抽也。虚势中有实而若虚也。实势中有虚而若实也。
盖人已交手之际,将势踏定,看着动而势虚,却又有力而势实,以为势实而有力,却又无力而势虚,时有时无,忽虚忽实,运用之玄妙施于一身,而抖擞之威灵存于一心,即所谓不滞于有,不沦于无,运实变虚,以虚为实。
如与人相交不可妄动轻进,要将我身秀住,上提下赘,手不离口,前领后追,足紧随身,退存进尽。眼为见性时常循环,耳为灵性时常报应,心为勇性时常惊省,蓄吾势以养神灵之精,则见可进而进,接取必得。不然,恃其强壮而无门可进,有不为人所败者,寡矣。
牛街白猿通背拳老话讲“低头猫腰,学艺不高;拔杆拧钻,传授有限”。通过一遍遍的纠正,身形中正不支棱了,立刻显得舒展大方起来。
萝卜酒讲李雅轩先生教拳时爱从头到尾把徒弟脊柱捋一下,这一捋,就是最大的秘诀。李仲轩先生在《逝去的武林》里讲武人要练出自己,练出了自己,有了自己的节奏,就会越来越强。什么才是练出自己呢?
身子懂了才是真的懂了。练出了松活中正的脊柱,练出了灵活敏感的腰胯,就懂了中庸之道。中不偏,身形中正有主心骨。庸不易,气沉于海气定神闲。
《中庸》首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历代大儒对此均有解释,从拳法得到的体会是喜怒哀乐等诸情都在脊柱,这些情绪释放点都在身体中节,即腰胯。人在情绪极度爆发时,身体会控制不住的颤抖,这些都是从中节腰胯而来。脊柱是本位,腰胯是大道。松活了脊柱腰胯、就找到了自己在世界的坐标位置、对万物会有新的认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后天的习气业力,它们在一刀一刀削减我们的性命。放下这些东西,脊柱松开插地上,就能成佛。佛是觉者,觉行圆满。“觉行
”实际上和《中庸》里的“中和”相通。
世尊成道后徒弟众多,都是苦行僧,没地方住。有个老者叫给孤独长者,找到舍卫国太子祇陀,想买下他的花园给世尊修僧舍。祇陀为难他,说你用黄金把园子铺满,我就卖你。
给孤独长者果真做到了,祇陀很感动,与世尊接触后大为钦佩,与长者合建僧舍,名为祇陀园给孤独精舍。佛的境界咱们普通人达不到,但通过练拳,有了一定的觉行,能够更好地与众生、万物、世界相处,何乐而不为?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古以来,教育都是要跟从老师的。没有人是自来明白。释迦牟尼佛也要修行几大劫,最后到娑婆才得圆满。用他自己的话,曾经跟随无数古佛身边学习。
道艺为骨,武艺为皮。
不懂道艺,武艺就肤浅了。
道艺到底是什么?形而上道艺,形而下武艺。形而上,就是道家性命双修这些,佛家身心转变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功夫。如果认为只要明白什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就是得道了,那就连肤浅都算不上,肤浅好歹还有个瓶底,浅也不是没有啊,是有一点。
这个就是自作境界,自己思想上觉得自己明白了,还是在后天思维琢磨上,门槛在哪里还不知道呢。要是悟道了,就是一点点,身心也马上就会开始改变。
大家站桩打拳,这么多人身心上受益,就是形而上道艺的部分,首先把身体由弱转强,才能给后面武艺上易骨易筋打基础。天地君亲师,老师就是传道受业解惑,不然靠自学那就不是教育,而是教愚了!
道艺和武艺没法分开。武艺一途就是强欺弱,犹如虎豹对牛羊。虎豹不练套路,也不练肌肉,而且只有一招。虎豹可以猎取体重体积比它大很多的猎物,所以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虎豹只是在搏杀的那一瞬间强于对手。如果虎豹和牛羊对面抗衡,还真不好下口。所以虎豹都是偷袭,从侧面出击。招法就是一扑一咬。扑,就是破坏重心。咬,就是毁掉对方抵抗能力。换作形意拳呢?其实也就是这一下。
扑和咬在虎豹其实是一下,连扑带咬。在形意拳扑和打也是一下,扑上就打上,打上就没好。如果打人家好几下都没啥事,就不叫功夫而是花活了。
虎豹从小就通过游戏磨炼这一扑加一咬,熟则生神。家里养猛犬的都知道,这类犬平时和主人嬉戏,也都是连扑带咬,它可以把你的手咬在嘴里但不下口。那么扑就要带动冲量,四五十斤的狼犬带起速度扑过来,就是个大汉也得倒下。那么我们联想一下,一百多斤
喜欢磨刀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