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篇第六章动机与行为--了解行为的背后
在《圣经》第一章创世纪里讲到: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式用泥土造了一个人,取名叫亚当,让他主管一切。
后来上帝觉得他一个人生活不好,于是取了他的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叫夏娃。
上帝让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生活,园子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上帝对亚当和夏娃说园子里的东西随他们管理,只是一棵分辩善恶树结的果子不能吃。
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园里过着非常快乐的生活,只是夏娃每每看到那个分辩善恶树的果子又红又大,又得人喜爱的样子,非常想尝一尝,但一想到上帝说的话又忍住了。
直到有一天,蛇对夏娃说,其实分辩善恶树的果子非常之好吃,而且吃了还可以增加智慧。
夏娃经不住诱惑,终于偷吃了一个果子,而且还让亚当吃了。
吃完后,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做裙子。
上帝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将亚当和夏娃赶出了伊甸园。
他们来到大地上,开始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祖先,而且需要劳作才能从地里得吃的。
如果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祖先,我们不难从他们身上找到人类的心理,比如,他们为什么要偷食jìn_guǒ?
因为jìn_guǒ分外香,越是不让做的事情,越是引起人们的好奇与逆反心理,人们越想做。
什么是动机?
马路上出现了一起交通事故,大家都围在那里看。
有一个人没挤进去,光听见围住的圈里面的人在议论:“真惨,压成这样了都。”
“可不是嘛,恐怕活不成了。”
他又看不见,只能干着急,一着急就喊:“让我进去,我是死者的弟弟。”
这一喊真管用,人群中立马让出一条路来,他进去一看,地上躺着一只狗。
可见,人们对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并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做成了某事。
通常一种涉及行为的引起、与维持支配、强度和持续性的心理过程,那种驱动力驱使去做某事时,这种驱动力就是动机了。
动机有哪些种类?
如题所示,动机都有哪些种类呢?
当然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分出来的不一样。
按动机的起源分,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按照行为动机的社会价值分,可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按照对动机内容的意识程度来分,可分为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等等。
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引发动机有什么条件?
电影《枪王之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香港某基金经理关友博在实战射击比赛中夺冠,并结识了亚军、警员庄子维。
后来关友博巧遇抢劫案,他连续开枪击毙4名劫匪,成为市民眼中的英雄。
而心思缜密的庄子维认为事情并非看到的那么简单,根据种种线索他对关友博产生了怀疑,将他锁定为嫌疑对象,并且寻找他杀人的动机与目的。
看过电影《枪王之王》的观众,一定记得庄子维为了寻找关友博在抢劫案中杀人的动机,他连夜看犯罪心理学书《犯罪心理与动机》的画面。
关友博想利用不些不记名的债券洗钱,联合了好友警员和枪具店老板一起洗钱,但他策划的抢劫案中,不得已有交通警察的出现,使得事情不像想象中的顺利。
后来他成功洗钱,别人给的是不能用的连号美元时,他受不了好友枪具店老板的逼迫,又杀死了枪具店老板,最后事情一一败露,这个抢劫案的幕后策划人关友博,最终被庄子维设局围捕。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引发动机的两个条件是驱力和诱因,或者简单地说,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内在条件就是需要,动机就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需要很强烈时,又有满足的对象存在时,才能引起动机,离开需要的动机也是不存在的。
外在条件,是指能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需要时的外在刺激,也叫诱因。
对照电影《枪王之王》,聪明的你,有没有分析出关友博的动机了呢?
需要与动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虽然动机是由一些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需要和动机是有区别的,需要是人积极性的根源与基础,而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原因。
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转化为动机,比方说,鲁滨逊漂流在荒岛上,很想与人交往,但是荒岛上缺乏交往对象,所以这种需要无法转化为动机。
后来鲁滨逊遇到“星期五”之后,就开始教他各种事情,因为他需要有人与他交往,最好这个人还能明白他表达的意思。
所以,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说,需要转化成动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需要转化为动机要有适当的条件,有了条件后,才能促使人得到与满足需要。
其次,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也就是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需要得到满足。
哪些需要必须先得到满足?
人的一生当中,有各种各样的需要。
俗话说,生喝拉撒,这些都是生理需要。
我们还需要爱,需要被爱,需要被人尊重,需要成就感等等。
那
喜欢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