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百家争鸣、群雄并立--大气磅礴的春秋战国(2)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兵书?
《孙子兵法》,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全书十三篇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也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名武,字长卿,生于春秋时代的齐国。
孙子原是陈国陈完(后改称田完)的后裔,名将田书和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是其先祖,正因如此,孙子得以从小诵读《司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优秀军事文化典籍,为其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和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后来,孙子来到吴国,在伍子胥的极力推荐下,受到吴王阖闾的召见,孙子向吴王献上了自己苦心钻研蔚为大观的兵法十三篇,得到吴王的赏识。
之后,孙子辅佐吴王破强楚、伐齐晋,为吴国春秋霸主地位的奠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然而,就在吴国强大之时,孙子却急流勇退,悄然隐去,不知所终,惟留下《孙子兵法》传诵人间。
孙子兵法思想,既自成体系,独放异彩,又与其他各家互相融通,相映生辉,在政治上,继承了先王们治国御众的统御策略;在思想方法上,又与道家、儒家有许多相通或相似之处;军事上,基本承袭了姜尚、管仲等用兵制服之策,如奇正、利害、阴阳和神速、戒备等等,正是因为孙子集中了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才使得《孙子兵法》留传后世,千古不衰。
《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宝,不但被我国人民所推崇,也越来越被世界所公认。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的唐代,《孙子兵法》就流传到外国,陆续被翻译成英、法、德、意等多种文字,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孙子是中国的孙子,而《孙子兵法》则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
鲁昭公客死他乡的原因何在?
公元前517年,鲁国公室失去实权已有四世(宣公、成公、襄公、昭公),而季氏掌权已有三世(文子、武子、平子)。
此时,鲁昭公在位,季平子专权。
有多家贵族与季平子有过利益冲突,其中的一些矛盾本属微不足道,但他们为了个人利益,就鼓动昭公用武力消灭季氏。
昭公兵败,出逃到齐国。
昭公本想与季平子讲和,而与昭公一起出逃的其他家族则暗中作梗,因为他们害怕季平子的报复。
因此,鲁昭公此后再也未回到自己的国家,而鲁国国内也始终未立新君。
就这样,鲁昭公到死时一直在齐国流亡,鲁国国内则是无君的状态。
公元前511年,鲁昭公在齐国流亡了七年之后,客死在该国的乾侯。
所以,在鲁国史书《春秋》的记载中,总是说“公在乾侯”。
弭兵之会有何意义?
弭兵之会是由受大国争夺之祸最深的宋国发起的,前后共两次,是春秋后期中小诸侯国要求停止争霸战争的会盟。
春秋中叶后,晋、楚争霸日趋激烈。
楚联秦,晋联齐,南北对峙、旗鼓相当。
长江、黄河流域大小诸侯国几乎全部卷入战争,终年争斗,兵连祸结,几无宁日,受害最深者以郑、宋为甚。
公元前579年,宋大夫华元约合晋、楚于宋相会,订立盟约,共同约定:“凡晋、楚无相加戎……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
此为第一次弭兵之会。
三年之后,楚乘晋国发生内争之机,撕毁盟约,再度与晋争霸,楚、晋经过一系列战争,晋连败楚国,并侵入齐、秦等大国,国势再度上升。
但不久,晋国六卿赵、韩、魏、智、中行、范氏之间内争再起,无力外顾。
这时楚也受制于吴,不思北进。
宋国大夫向戌再次约合晋、楚于宋都,齐、秦、鲁、郑、卫、曹、许、陈、蔡、邾、滕等国也积极参加,举行了14国诸侯共同与会的第二次弭兵之会。
会议主要决定“晋、楚之从,互相见”,即晋、楚原有属国此后对晋、楚同样朝贡。
虽然这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满足晋、楚两国贪欲的,但此后四十多年间,晋、楚之间再未发生较大战争,这对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是十分有益的。
贪名刺庆忌的人是谁?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在伍子胥的帮助下,成功地登上王位,是为吴王阖闾。
吴王僚的儿子公子庆忌则逃到艾城,招纳亡命之士,邀周围的国家相助,准备攻打吴国,以报杀父之仇。
阖闾听说庆忌的计划后,召见伍子胥说:“庆忌有攻打吴国的想法,他在世一天,我就一天也不得安宁。
我想找个勇士去刺杀他,以绝心头之患,你有这样的人选吗?”
伍子胥说:“我有一个叫要离的门客,大概可以办成这件事。”
阖闾说:“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一个门客怎么行呢?”
伍子胥说:“他虽然只是一个门客,但实际也有万夫不当之勇。”
阖闾便让伍子胥请要离见面。
见面后,要离提出了一个刺杀庆忌的计划,阖闾同意了。
第二天,伍子胥带要离上朝,要离假意请吴王出兵伐楚,吴王斥责要离,要离强争。
吴
喜欢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