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巢自率义军主力在南方横扫唐军之时,朱温与朱珍、庞师古、丁会、邓季筠及其他将领带着自己的队伍留守在山dong、河nan一带。此时,中原地区的唐军兵多将广,势力雄厚,留守的义军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于是朱温邀请各支留守义军的将领商讨应对之策,大家的意见主要分为三派:
第一种是投降派,他们认为义军主力已经南下,而留守的义军实力太弱,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如果硬拼,只会以卵击石,搞不好就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不如趁早向唐军投降,既可保住兄弟们的性命,说不定还能谋个一官半职的,比在此等死强多了。
第二种是躲避派,他们也认为现在唐军的实力过于强大,不宜与他们发生冲突,不如主动退让,撤出城镇,进入农村地区或者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主动远离唐军,必要时,也可挥军南下,投奔黄巢主力。
第三种是主战派,他们认为义军的任务就是消灭唐军,推翻朝廷,虽然留守义军的力量没有唐军强大,但只要敢于战斗,敢于牺牲,就达到了义军的目的,即使被唐军消灭了,起码也让唐军付出代价,为黄巢义军主力将来反攻减少了压力。
朱温起先只是默默地聆听大家发表议论,他觉得大家说的三种方案都不可取。于是他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立即与周边唐军采取议和之策。秘密派出大量的使者与周边的各镇节度使和各州刺史进行讲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义军和唐军互不侵犯,如果确有矛盾可先由主将进行商量,尽量避免战争。二是义军每年向唐军守将进贡财物,当然只是几位有发言权的主要领导,而且还是秘密进行。
第二,努力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一是加快招募、训练新兵,增加队伍人数,提高士兵质素,增强作战能力。二是对现有分散各地的义军进行整编,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形成合力,共同抗敌。三是加强军队后勤保障建设,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军需来源。
第三,保持与黄巢义军主力的联系,相互配合,共同牵制唐军。
其他将领听了朱温的想法,虽然不能完全赞同,但在此等情况下,也没有表示出强烈的反对,毕竟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且朱温在留守的几支零散的义军中职位最高,士兵也是最多。
朱温对自己的方案却充满信心,因为,他知道此时的唐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很难控制地方上的割据势力,各镇、各州之间有的相互勾连、有的相互攻伐,不断扩充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当他们接到朝廷让其剿灭黄巢义军的命令之时,很多都是阳奉阴违,有的按兵不动,有的提出出兵条件,有的虽然派兵攻打义军却也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并不是真的为朝廷出力。
随着黄巢义军的南下,中原地区的压力就大大减小,朝廷也不再需要各地方势力的保护,于是对一些原本答应了各地方势力的要求,也开始变挂,甚至还想办法收拢地方权力,对他们进行控制,更加引起了各割据势力的不满。
当朱温的议和使者到达各镇、各州之时,那些唐军将领听了朱温的议和条件也都十分高兴,他们觉得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战争,保存实力,而且还可以获得一份钱财,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朱温于是利用朝廷与地方势力,以及地方势力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彼此的不信任,通过与唐军议和的方式,为留守义军换取了一段安定和平的日子,解除了外部的忧患。
此时的留守义军各部并非铁板一块,各将领之间也是互有矛盾,大家原本都是听从黄巢号令,现在黄巢不在,就有种群龙无首之意,号令难以统一,常常是政出多门。
朱温认为这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做得好可以将留守义军的所有将领收归麾下,但是具体采取何种方式,朱温一时还没有想好。
一日闲来无事,朱珍、庞师古等众兄弟邀请朱温去郊外打猎,朱温自从参加义军以来好久没有打猎了,于是便同意了。
朱温、朱珍、庞师古各带一队人马,约好来个竞赛,谁的队伍打的猎物多就算谁赢。朱温是打猎高手,一看地形就知道哪里有野兽,哪里有飞禽,不一会就打了几只野兔和山鸡。
就在他准备返回营地之时,突然发现树丛之中躲藏着一只健壮的梅花鹿,朱温悄悄地移过去,左手持弓,右手搭箭,瞄准猎物后,猛的一拉一放,离弦之箭“嗖”的一声,正中鹿颈,那只可怜的梅花鹿挣扎着跑了十来步便倒在地上不动了。
随从们一哄而上,抬着猎物来给朱温道贺,朱温看着面前的鹿儿脑中忽然闪出一个计策,一拍大腿,连叫三声“好,好,好!”,随从们都以为朱温是在为自己的高超箭术叫好,哪里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刚刚想到的计谋叫好呢。
狩猎结束后,朱温马上叫来朱珍、庞师古、丁会、邓季筠等部将,吩咐他们按计行事。
三日后是朱温生日,朱温让庞师古通知所有留守义军将领来府中聚会,请大家务必赏光。
那一日,朱温先是陪同大家畅怀大饮,等到酒喝得差不多时,又叫出一般歌妓在堂中舞蹈,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原来,那领舞之人竟是朱温部将邓季筠所扮,他穿着妇人的衣服与歌妓们一起舞蹈,那笨拙的动作与凌乱的舞步也引起了朱温的注意,当一曲结束之时,朱温装着醉酒
喜欢五代十国之朱温传奇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