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语

首页 >> 科幻小说 >> 广东新语(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uu123.com/107648/

卷四·水语(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7)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西江

西有三江,其一为漓,一为左,一为右。右江至浔而汇左为一,而右江之名隐。左江至梧而汇漓为一,而左江之名亦隐。惟曰西江。西江在西粤为三,在东粤为一,一名郁水。唐志称,南海名山灵洲,大川郁水,亦曰鹘。予以其源远委长,经流四省,可为一大渎,而岣嵝碑有“南渎衍享”之语,因名之曰南渎。盖东粤江之大者无如鳎故南海一名骱#亦曰鞔笱蟆D虾9桃越而重也,则祠饔诠阒菀晕南渎也亦宜。髡撸江中两山名。左思云吐浪鳎西江之水。以髦山为始,以蚊胖口为终,髌湟辔鹘之岷山也。

江即今巴盘江,黔之水惟此为大。由滇阿迷、罗雄,径广南泗城、田州乃至粤。自广南以上,皆崎岖不通舟楫,而唐蒙以为一奇,欲从夜郎浮船制南越,计亦疏矣。光武时,鞔笮樟、傅、尹、董氏,与郡功曹谢暹保境为汉,自番禺江奉贡,盖陆至广南乃由水道耳。用兵贵取奇道,然深入人国,其势在分,武帝攻南越,兵分五路,其命驰义侯发夜郎兵下鳎特以为奇耳。正兵以下横浦为先,下横浦至番禺,水道平而径,故楼船先至寻狭。

西江发自夜郎,尽纳滇、黔、交、桂诸水而东,长几万里。然趋海之道,苦为羊峡所束,咽喉隘小,广不数武。霪雨时至,则狂波兽立,往往淹没田庐人畜,民居城上,南门且筑三版。故老言,伏波平定侧、贰,筑堤于其国,使交水不为粤患。自是交人恒虞泛滥,贿粤吏去石一版,遂以我为壑。考《水经注》,马文渊积石为塘,达于象浦,盖以防交水之患也。文渊此举,与史禄皆有功于粤。粤之上游,如氵匡,如漓,如横浦,如鳎皆湍急多石,其可舟行者,或皆史禄所凿,不止灵渠。自史禄凿灵渠,而两伏波赖之以下楼船,唐蒙所以请从夜郎浮舟直至番禺西浦者,亦以禄尝开辟此道云。

南江

南江,古泷水,一名晋康水。其源出西宁大水云卓之山,会云河松抱坎底上乌之水至大湾,又会东水至德庆南岸入于西江。予诗:“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双江总作西。”北谓浈水,南谓晋康水也。西江之源最长,北江次之,东江又次之,南江最短。然其水清于西江,西江岁五六月必暴涨,瘴气随之而东而南,饮者腹胀。惟北江绝清,潮之力仅至中宿,故禺峡之水,甘冽不减中泠。流至羚羊峡外,每蚊懦敝粒由截西江之水使逆流,或半入于北江,而北江之水浊矣。江间见泡沫色黑,即知天将寒,风雨且至,白则否,西江亦然。

三水

三水者,自肇庆而来者曰鹘为一水,自清远而来者曰浈江为一水,自广宁而来者曰绥江为一水,皆会于三水县东南之昆都山下,是为三水。《志》以鳌浈二江达于广州入海者为一水,非也。绥江至四会,会龙江顾水,东南出南津口以入浈江,又分一支。西南出清岐口以入鹘,其水甚大,不减浈江,一源而二流,西北二江皆受其灌注,可以为一水与二水参。夫以一水而能灌注二江,天下之所少。入西江以为上流,入北江以为下流,而不得合西北二江以称三水,此前人志山川者之疏也。

涨海

万州城东外洋,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盖天地所设,以堤防炎海之溢者,炎海善溢,故曰涨海。《后汉书》云:交趾七郡献贡,皆从涨海出入。涨者嘘吸先天之气以为升降,气升则长,长则潮下虚,下虚十丈。则潮上赢十丈,气降则消,消则潮下实,下实一尺,则潮上缩一尺,皆气之所为,故曰涨。凡水能实而不能虚,惟涨海虚时多而实时少,气之最盛故涨,若夫飓风发而咸流逆起,大伤禾稼,则气郁抑而不得其平,亦涨之说也。涨海故多飓风,故其潮信无定。雷州调黎之东,一日两潮而两汐,西则一。调黎之潮,东消而西长,那黄则西消而东长,其风不定,其潮汐因之,风者气之所鼓者也。平常则旧潮未去,新潮复来,常羡溢而不平,故曰涨海也。或曰涨海多瘴,饮其水者腹易胀,故入涨海者必慎其所养,亦一说也。

海水

炎洲之水,其边大洋以北者,清而绀。边大洋以南者,碧而黑。西涨暴下则黄浊,黄浊故淤泥壅积以成田。碧而黑,则性劲味咸,水卤所生,火膏所发,鬻之可成盐末。故凡海水,秋冬咸而春夏淡,咸则益清见底。谚云:“咸水清,淡水浊。”“咸水满洋,不如淡水一掬。”言淡者虽浊而可食也。虎门外之水重,咸也。虎门内之水轻,淡也。舟入虎门,则低五寸,出虎门,则高五寸,水咸故有力也。凡下海之船日以轻者,水咸且劲,入木而木质坚,故轻也。上江之船日以重者,水淡且柔,入木而木质松,故重也。入夜则海水纯丹,火光万里,波浪乘风,如千万火山冲击,物触之辄生火花,咸故生火也。然海中生火,亦尝不必以咸,凡水中必有火也,天地间水不足则火不生,海者水之至足者也。火之体虚,必丽于物而明,水亦其所丽之物也。水贵乎行,火贵乎畜,畜于山亦畜于水也,故海色之碧与味之咸苦,皆火之所为也。董子谓火至阳而有凉焰,此凉焰也。木华谓阴火潜然,此阴火也。邵子谓有温泉而无寒火,此寒火也。大抵火生于山与生于水皆半,山之光,火之所为,水之光亦然。火在山则阳,在水则阴,在山则热,在水则寒。而南海独称炎海者,既接俟龋复迩扶桑,其精气与日相摩而生火,故曰炎海也。

出澳门,其水

喜欢广东新语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卷四·水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7)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天启风云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鉴宝大师 传承基地 欢想世界 巨星从创造营开始 永恒圣王 乡村小傻子 重生初中校园:超级女学生 仙路争锋
经典收藏 雪鹰领主 大主宰 天火大道 巫神纪 全能游戏设计师 天域苍穹 星星之火,可以撩你 斗罗之我是素云涛 斗罗之无敌宗主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最近更新 梦界创生 快穿之永世相随 君少心头宝,夫人哪里跑 蓝色风雨恋 北里志 剑绝九天 桃花源 都市狂少 长纤劫 女配一路碾压
广东新语 官方好书推荐 - 广东新语 全文阅读 - 广东新语 txt下载 - 广东新语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