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弹药甲士在一定程度上能兼顾火力甲士的作战任务。比如,像发射导弹这样的任务,弹药甲士就能相当轻松执行。因为弹药甲士本身就携带有导弹发射模块,在战术数据链的支持下,完成导弹攻击任务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像布雷这样的任务,火力甲士就不能反过来越厨代庖了。
弹药甲士除去带弹药以及兼职发射导弹外,最犀利的绝技应该算是机动布雷。机动布雷也是在与快反部队高强度对抗的过程当中摸索出来的新战术,在出发前的一个星期最后训练成型。与其说是训练,不如说是智能反直升机地雷被改造到合适弹药甲士使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用载荷10公斤的弹药运输无人直升机隐秘完成布置、转移、回收、战果研判等全套战术作业。而且这样的智能地雷本身可以自动调整杀伤区域,具备环境拟态能力,地形适应能力极强。不仅能布置在地面,还可以布置在山顶,甚至树上的隐秘处。
当敌方直升机接近反直升机地雷时,地雷的智能系统就会进行敌我识别,并根据敌机的噪声及红外特征调整动能杀伤弹的爆射方向。一旦发动攻击,将对敌方直升机造成致命的杀伤!
弹药甲士在与甲士组与直升机对抗的过程当中,就是充当设计陷阱的猎手角色。而且有了弹药运输机的协助,还可以进行远程作业,无论转移还是回收反直升机地雷,都是相当灵活的。这样,就算每个弹药甲士带的反直升机地雷不多,但是每个地雷的作用都能够充分发挥。
望着甲士矫健的身影,姚涛叹信心满满地迈开步伐,跟上队伍,回归到本应该属于他这名指挥官的行军位置。
现在的行军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步兵行军了,尽然道路崎岖,但甲士们还是没任何压力地走出40公里的山地速度。队员们对于这个速度已经驾轻就熟,不过要是再行提高对于负重较大的弹药手和观察手恐怕有些小麻烦!
对于甲士们来说,行军不是一个难受的过程,反而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尤其在山路上行军更是如此。而装甲之所有如此优越的越野性能,完全是建立在生物电感应纤维应用的基础上的。
这些如同人体神经系统一般、被绣织在内甲之上的生物电感应纤维回路,会在训练期间充分记录人体动作的生物电流特性,尤其是大脑的电流特征。所以每个甲士都剃一个光头,就是为了方便协调内甲对甲士脑电波的采集。
当大量人体运动数据被采集后,系统就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构建不同的甲士动力学模型。这个模型构成后,会有这样的功能,它能够根据脑电波的特点,提前预判人体的动作,并指导装甲尽量跟人体协调的做到这个动作。当然了,这个协调是相对的,人体实际上是反过来被装甲“引导”去做到这个动作的,不然就不会说装甲能大量节省人体力量了。
可以这样认为,人体大脑指挥身体作出反应的时间大概是0.2秒,而装甲的反应时间要比这个动作快很多,装甲大概只需要0.05秒的时间。可以这样理解,装甲系统比人的肢体更早的翻译大脑指挥肢体动作的生物电信号,装甲做的动作是人脑本来就想做的动作,于是反过来协助人的肢体去做这个动作。正是这种半推半就式的动作协调,让装甲能够建立大量节省人体能量的技术前提。
也就是说,神行甲士能够做到的是大脑越过肢体去控制装甲。那如果这样,一旦判断错误不就十分危险了!那肯定还有技术来应对这个难题了,这个技术就是用人体接下来的动作去判断。并且人体的动作是甲士动作的最终判断依据,甲士的动作必须跟人体的动作保持一致。
于是乎,为了研究这门技术,《甲士动力学》这门高等级的机械仿生学的就应运而生了。丁傲珊与郑碧涵正是这门前沿科学的引领人,如果没有这门科学的发展,就没有催生仿生内甲,也就不能将外骨骼模式的装甲发展到全封闭式的智能装甲了。
相比于使用外骨骼装具,甲士的反应速度以及持续作战能力都是成十倍的提升的。外骨骼装备是无需测试什么契合度这样的核心指标的,只要是个人,甚至是条狗都能够用。但是甲士则不能,他需要人体与装甲本身的数据达到相当高的契合度才能够使用,否则装甲会失控,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试想一下,当你想往前走的时候,双腿突然被套住往后跃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吧!
但又一个纠结的问题是,每个人的脑结构都有细微的差别的,而这些差别却对生物电感应纤维的效能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挑选能够适应甲士动力学模型的大脑,就是所谓的契合度测试!测试用的内甲,就是专门设计用于采集人体数据的装备,用于挑选最能发挥甲士性能的人。
当然了,既然是挑选,那么肯定在契合度方面有高低之分了。当不同契合度的战士穿上装甲时,甲士系统就会根据动力学模型规则,自动调整动作的幅度以及输出功率。这很简单,就像喝酒一样,你能喝二两就二两,不能贪杯,否则后果难料!
当符合契合度标准的战士穿上装甲后,该战士就进入大脑直接越过身体指挥装甲的运动模式,而身体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充当运动校准的作用。假如战士在战斗中身体受到严重伤害,而大脑却能够没有失去意识的话,原则上仍能够越过
喜欢诡辰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