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一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般,几乎一夜之间所有顾家、邵家的店铺门面上全都多出了一块招工牌:“口外招工,普工每天65文,技工每日220文,食宿全包。”这可不得了,要知道就算是每天65文,两个月就能换三个大洋。加上食宿全包,就是说只要去了,这三个大洋就是都能攒下的,这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技工就更不得了了,一个月可是五个大洋的酬劳啊。这下,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做不了生意了。呼啦啦的围得全是人,都在打听。
“掌柜的,您这要木匠么?”
“掌柜的,俺有的是力气。你先收下俺。”
“俺是铁匠,俺先报个名。”
“诸位、诸位,都别挤——别挤。诸位看好了,这边收技工,凡是铁匠、木匠、机工,凡斯手艺人都在这边报名。卖力气的兄弟请到隔壁,卖力气的兄弟去隔壁。”掌柜的可没想到这招工牌刚刚挂出去不到半天,就来了这么多人。所幸都是洞庭湖的老麻雀——见识过大风大浪,一下子就把现场给镇住了。
“大兄弟,给俺报个名,还有俺们家两个大小子。都是铁匠,手艺没得说。”一个憨厚的汉子,站在桌子前开了口。
“这不是杨铁匠么,你怎么也报名?你去了口外这铁匠铺子谁打理?”做在桌后的伙计一抬头,就看见城南西头铁匠铺子的杨铁匠带着两个大小子站在自己面前,有点吃惊。
“这生意没法做了,辛辛苦苦累死累活赚点散碎银子全交了税。肚子都填不饱了,还管什么铺子?”杨铁匠一脸的无奈。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伙计看了看站在杨铁匠身边的两个小子,摇了摇头。拿起了笔:“姓名。”
“杨得贵。”
这样的场景在大同、太原、鄂尔多斯、********、榆林、朔州等地不断上演。一时间,闯口外、去包头成了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民众的首选。在这个年景,天灾已经让黄河两岸的民众叫苦不迭,而麻木不仁的层层剥削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而现在,突然有人告诉你有个地方,只要你不偷懒,包吃包住,还有一个多大洋一天好攒,你会如何选择?
“杨铁匠,这是你的身份牌子拿好了,凭这个吃饭。回去收拾收拾,后天卯时北门有大车送你们去包头。记得别误了点。”伙计递给杨铁匠三块上面栓着线圈圈的小竹牌子,杨铁匠接到手里看了看,转过身一人一个的挂到了自己和两个小子的脖颈上。
“杨铁匠,报上了名就走开啊,你要报名俺们也要报名的哩。”后面排着队的见着杨铁匠还在磨磨蹭蹭,有些不耐烦的催促。
报好了名,也领了吃饭的凭证。杨铁匠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听了后面的催促也不生气,赶紧往旁边闪开,嘴里还不住的道歉:“抱歉、抱歉。”
杨铁匠领着两个小子挤着出了顾家粮米铺,爷三儿踢踏着往家走。胸口挂着的小竹牌子还透着点点冰凉,可瞧着陆续赶来排队报名的人群,杨铁匠一下子觉得有了盼头。走着走着胸膛也挺了起来。
“爹——我们都去了口外,娘怎么办?”说话的这个是家里的二小子,问的问题也够二。
听着这话,杨铁匠不知该笑还是该气:“你傻啊,你娘当然跟着我们一块走。”
“可俺们只有三块小牌牌,娘没得吃的咋办?”二小子的这个问题更绝。
“咋办,你是真傻还是装傻啊?俺们三人一人余点出来不就得了?”家里的老大听不下去了,照着老二的脑袋就是一巴掌。
“爹——哥没事又揍俺。”老二摸着后脑勺,一脸的委屈。
“揍的就是你这傻小子,该。”杨铁匠没管老二,却是叫了声好。
说着话就到了铁匠铺,这是一个独门小院。前面一大半被收拾成了铁匠铺子,穿过了铺子,就是一个小院,穿过了小院就是两间房,一间是杨铁匠和婆娘住,另外一间是家里的两个小子的。靠着铁匠铺子的窗口,木板隔了隔,就着这个角落垒砌了灶头就是烧火做饭的地了。
杨铁匠的婆娘一个人守在房里,正拿着针线寻思着纳双鞋。听了动静,急忙迎出来。见着人就问:“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收了买卖?”
“嗯——火都熄了几天了,今天索性早点关了板子。”杨铁匠叹了口气,这年月饭都吃不上了,还有谁来打家伙什。现在总算好,口外再苦总也能寻口饭吃。想着这些,杨铁匠把手里的口袋递到了自家婆娘手里,“给,拿去做面。”
“这啥?”杨铁匠的婆娘接过口袋,再一看可就有点呆了,“洋面粉?你怎么跑去糟蹋那些钱买洋面粉。这可是老贵了。”
“行了,别啰嗦了。赶紧的,去整点面穗,饧着做刀削面。等会还有事要和你说。”杨铁匠看着自家小子眼巴巴的看着这一口袋洋面粉,连忙催促自家婆娘。
交代好媳妇,杨铁匠带着两个小子回到了前面的铺子。该收的收、该整的整,吃饭的家伙得打包带着去口外,扛不动的要收拾好。就这么一会,爷三儿利利索索的把铺子整得清清爽爽。杨得贵这一抬头,就看见自家媳妇站在了门口:“全都拾到干净了,不做买卖了?”
“不做了,赶后日就去口外。”杨铁匠回了一句又低下头,狠狠的拽了拽包袱。
“去口外,家怎么办?”媳妇听了这个消息身子晃了晃,压了口气才问。
“哎!”杨铁匠叹了
喜欢少爷的奋斗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