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山能开窑么。”
叶镇将虽然也激动,但提问的时候还是很冷静。
“石楼山采石、烧石灰还行,这开窑不能吧?”
临汝县白县令有些怀疑,石楼山在梁县东北,离得不远,以前有过烧陶的事业,但很早就破败了。
制器的历史倒是悠久,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和王莽打了昆阳之战后,制器业务就废了好几百年。
昆阳之战在哪儿打的呢?其中一片战场,就在汝水以北的郏城和梁县之间。
后来汝州长期就是产粮区,诸多高附加值的产业,都没有再复兴过。
而且南北朝几次对峙,动不动就干到洛阳附近,汝州的手工业基本就没有稳定过。真正进入恢复期,还是隋文帝上台之后的事情。
只是也没赶上好时候,隋末大战,一帮军阀先后在洛阳地区盘踞。汝州最终只能以粮仓和兵员基地的身份而存在,好不容易熬到王世充嗝屁,偏偏唐朝一开始定都就是长安,洛阳附近,还是老大世族们说了算。
可以说一直没有太好的机会。
等到李皇帝迁都了,可李皇帝迁都,和历朝历代都不一样,那是实力彻底压倒了山东世族。
然后十几年时间,“环京城无人区”就这么诞生了。直隶近畿就出现了中心和边缘地区人口稠密,过度地区人口稀少的局面。
百工行业涌入汝州的数量并不在少数,但外地人到了汝州,本就没有乡土情结,扎根久居者少,自然都是愿意赚“快钱”,而不是埋头苦干十多年,赚个长远利益。
所以严格地说,汝州各县并不缺太多技术,但并没有说得过去的政策让来到汝州的外来户们扎根。
叶镇将问石楼山能不能开窑,实际上也是因为本地小工数量还是够的。只是石楼山目前也只是在做“快钱”,采石场是有,因为“汝水路”要用到石料,还有汝水沿岸各县的城市建设,也需要用到石料。
但这种基础建设,一年到头其实也没多少,并非是大建。
采石场属于典型的有了上顿不知道有没有下顿。
要是采石场开在“汉安线”沿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叶镇将这光景也要琢磨出路,采石场这买卖,在“汝水路”完工之后,采石量已经锐减,他作为“地头蛇”,想要多搞点油水,也没有太大的机会。
“先别管能不能,这样,十九郎,你透个底。这郏城的窑厂,你能吃多少?”
当兵的还是耿直一些,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话一出口,站外面的一群汝州官僚都是竖起了耳朵。
源宝也不介意,这事儿早晚都得知道,而且现在他已经旱涝保丰收,没必要得罪同僚。
于是就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这瓷窑厂呢,小弟没打算掺和。”
“不错,要做成贡品,能不伸手就不伸手。”
一直闭嘴不说话的皇甫县令也是连连点头,拂须赞叹。
白县令横了他一眼“然后?”
“小弟不掺和的原因,不是小弟不眼馋,而是打算引钦定征税司衙门的人过来。这民间散单,就由得钦定征税司衙门的人去折腾。”
“钱谷那条恶狗,还是不要惹的好……”
“除了瓷窑厂,这砖窑厂,便是小弟为数不多的去处。”
“砖窑厂能值当个几钱,无甚意思。还是瓷窑妥帖。”
叶镇将摇摇头,“就说石楼山,我一镇上下,总要用到器皿,这采买事宜,还不是写个条陈的事情?十九郎,你若是能说通武汉来的人在石楼山开窑,这石楼山的土特产,那就算是咱们一起的,如何?”
“石楼山开窑的话,可要入贡?”
“这入屁个贡,就做民瓷。就咱们汝州地面,光卖碗碟也是够本了吧?”
“那龙兴那边……”
“管他们去死?咱们汝北的一个锅里吃饭,共进退,如何?”
说这话的时候,叶镇将看了看四周十几个汝北三县的官员,尤其是州治所梁县的官员。
沉默了许久的梁县皇甫县令被盯着看了好一会儿,他一直皱着眉头,不过很快道“此事……老夫这里无妨。”
“妥了。”
叶镇将点点头,然后对源十九郎道“看看武汉人多大胃口,相差不大,咱们就做了这一票。”
。
喜欢唐朝工科生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