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闭了嘴,却又心有不甘。大长秋一定知道的,她在宫里可不止一双眼睛。大长秋只是不想说而已,她有她的理由。
“不过你可以问问刘逸,他或许知道。”大长秋缓和了脸色说。
问刘逸?月华不想问。她没有那么相信刘逸。即使刘逸也没做过对不起她的事。
或许是因为,当年她被带走的时候,刘逸却是袖手旁观。
刘逸背后站着赵太后、赵皇后、赵司徒,月华是知道的。刘逸不可能为了她去和整个赵家对抗。他们只是盟友——这还是基于太子长琴还活着的基础之上。
月华都知道,可是,她还是小小期待了一下。
毕竟嫁给他几十年。
毕竟两人之间还有过两个孩子。
刘逸没有消息。长京到前线路途遥远,说不定耽搁了。月华想。可是,在玉阳关里等了整整一年,月华知道,刘逸是不会来了。
那一瞬间,月华心静如水。不是那种古井里的再无波澜的死水,而是海啸之前的海面,慢慢退却,随时准备排山倒海而来。
“王爷对两个孩子很好。”大长秋低声说,似有暗示,“你要看看平儿和元让吗?他们这个时候,应该是放课了。”
平儿是长女,月华走的时候已经通晓人事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月华大概也只剩下一个朦胧的影子。元让是抱在手里就被带走的,对这个母亲,却是几乎没有任何印象。
月华这个娘亲,更像是一个符号,留给两个孩子一个念想,但对于两个孩子来说,恐怕是可有可无的。
月华自己深知这一点。幼年时的某个深夜,月华还记得,那天很热,是个夏天,不知为什么,蝉都不叫了。月华半夜醒来,看到一个女人站在窗子外面对着她招手。那影子影影绰绰的,一身白衣,好似女鬼。年幼的月华并无惊慌,很镇定地走过去,那是一个无比苍白的女人。
那影子说:“我是你娘。”
月华自然是不信的。完全没有传说中母子连心的感觉,只是没有感觉,眼睁睁看着那个女人嘴角扬起一抹微笑,比她整个人更加苍白的笑,她抬起手,想要摸月华的脸。
门外有动静,月华回头去看,再回头时,那女人已经不见了。
这事她谁都没有告诉,连大长秋都没有告诉。
那个笑,却深深印刻在月华的脑海中。如同午夜的梦魇一般,月华一想起来,心就发慌。
月华不去看大长秋,自嘲道:“也不知道我能在长京待多久,见什么,徒增伤悲罢了。”万一他们记不起来我,岂不是更加伤悲?
大长秋说:“不见也好。平儿在我这儿还好一点,元让养在太后那儿,你这一接近,不知道太后会怎么想。”
月华像是想起什么,问:“平儿是和元让一起上课吗?”刚才大长秋好像是这么说的……一个女孩家,和男孩子一起上课,也不知道外面要怎么说呢。月华是不在乎,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月华。
“还有几个宗室的孩子,都不是外人。”大长秋说,“没人会说闲话的。”
“可有别的女孩?”月华又问。
“没有,就她一个。”大长秋说。
月华想,平儿是特别的,这就够要人命了。很多人都不甘平庸,月华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刘瑜那小子要挑伴读,把几个王爷的孩子都挑中了——刘过家的两个儿子也在,我就顺便把平儿也送去了。”大长秋继续说,“平儿那孩子,真像你啊。”
平儿很像我?月华努力回想,记忆中那个抱在怀中的小姑娘早已面目模糊,她已经不太记得平儿的样子了。
“从小就要强得不得了。”大长秋语带欣慰,很是喜欢这两个孩子的性格,一点不输于男孩,又不像韩凌笑那么清冷,“当年元让去尚书房的时候,她还跑过来质问我。”
“有这样的事?”月华漫不经心地想起小时候,她也背着大长秋,偷偷看些论语之类的书。
大长秋回忆起当时,依旧啧啧称奇:
“都说长幼有序,为什么弟弟都去了尚书苑,我只是留在这里?”年幼的平儿质问大长秋。
“因为你是女孩子啊。”大长秋摸着她的脑袋说,“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女孩子就不可以去尚书苑?”平儿继续问。
“因为我的平儿只要乖乖的,等着嫁人就好啦。”大长秋说,“世事艰难,这个天下,究竟是由那些男人们支撑的。”
“如果这天下是由男人支撑的,女人就永远低人一头。”平儿说,“再说,韩国夫人不也是女人么?”
大长秋愣住了。
平儿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大长秋想了几十年,都不明白的事情,一个黄毛小儿,居然就这样轻易地说出了口。
如果,她早年的时候,就这样想,也许,赵太后就不会这样轻易地将她和亲到异国他乡。
说不定,就是另一种结局了呢。
“你想像韩国夫人一样吗?”大长秋回神,极其细致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小姑娘,“别看她面上风光,也是苦的很呢,浑身上下都是伤。”
平儿点点头:“将军自当马革裹尸——我愿像她一样,手执利刃,镇守疆土。”
大长秋大笑,平儿从来没有看到她笑的那么开心放肆过。好久,她才停下:“本宫愿意给你这个机会,你要是绝对能抓住,就去抓吧。”
平儿不知道大长秋说的抓住,是抓住什么
喜欢重生之牡丹有毒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