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韩世忠效仿当年的方腊,每到一处都抢光当地的粮食,烧毁所有的房屋,当地百姓活不下去就只有参加韩世忠的军队,于是很短的时间内韩世忠就拉起了一支将近十万人的大军。
韩世忠并不担心他们反水,因为金人对待这些叛变的各族百姓,尤其是汉人,一向是只剿不抚的,大家没有别的出路,只能跟着韩世忠一条路走到黑。韩世忠的狠辣对于胡风极重的辽东汉民有着相当大的威慑,再加上还有朝廷将来的犒赏作为诱饵,恩威并施之下大家总算是日益归心。
另外,这支临时凑出的大军人数虽多,粮食却不用担心,因为此时秋收刚刚结束,韩世忠强征来的粮食足够大家吃到寒冬腊月,这也正是赵旉选择此时派兵突袭辽东的主要原因。
辽东民风尚武,这支乱七八糟的军队个人战斗力其实并不弱,但因为缺乏训练,只能算是一支乌合之众罢了。尽管如此,前来围剿的金军却在他们身上吃了大亏,因为这些“乱民”几乎全都负隅顽抗,金军就算能够打垮他们,自己也累得够呛,而韩世忠亲率的精锐则会乘机杀出,给疲惫不堪的金军以致命一击。
辽东是金人的后方,又一向是重要的产马地,韩世忠一路上缴获战马无数,不但得偿夙愿拉起了一支两万多人的骑兵队伍,而且全军无论步骑都实现了骡马化,机动能力大大增强。而与之相对应的,他们的破坏力也大大加强了,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杀死各族金兵三万多人,并将队伍发展到二十多万人......
韩世忠的部下大都与金军有刻骨之仇,韩世忠对战区军纪的约束又不如岳飞那么严格,而那些新加入的辽东本地士卒也常常破罐子破摔,再加上这次本来就是外线作战,以破坏金国根基为目标,于是这支大军很快就在事实上沦为了一股破坏力惊人的流寇,几乎大半个辽东都因此毁于战火。而人员伤亡就更是骇人,韩世忠进入辽东的前两个月里,就有十多万女真人和数量接近的其他各族死于非命,甚至包括汉人在内。而且,这些死难者大多都是老弱妇孺......
出现这种情况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当一个正常的男人被杀光了全家后,他很自然地会想要杀死仇人的全家作为报复。而当初南侵的金军之中,女真人固然不少,但更多的还是辽东各蕃族以及汉儿官兵,事实上他们造的孽一点也不比他们的主人少。
韩世忠的部下又没受过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教育,迁怒于辽东百姓是理所当然的事,说起来要不是韩世忠尽力安抚,只怕他们会一个不留。尽管如此,由于行军和作战的需要,韩世忠也不可能将那些走不动又没战斗力的病弱带走,于是他们就成了士兵们发泄仇恨的主要目标。
不过,即使不考虑仇恨因素,那些死难者也未必就能够幸免,事实上死于新附军之手的人要比韩世忠带来的将士所造杀孽多十几倍,因为在这个年代,军队进入战区后,和盗匪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烧杀抢掠本来就是常态。
例如当年方腊之乱时,先是江南百姓被花石纲搞得怨声载道,然后方腊乘机起事,到处烧杀抢掠;接着官军赶到江南平乱,对降贼的城池也干出了同样的恶行,结果平乱结束后,昔日繁华似锦的江南已经十室九空。这种官军狠过盗匪的情况,在历史上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灭亡后的军阀混战时期,最有名的就是太平天国期间的例子了,“曾剃头”的绰号可不是搞笑的,那上面可有着几千万条人命啊!
也正因为内战可以抢掠,而外国普遍穷困没有油水,所以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军队都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还是一个动力问题。宋代之所以崇文抑武,正是因为在五代这种情形发展到了极致,以致于百姓见到军队就胆战心惊,朝廷和文官也没有了半点权威,武人想反就反,想杀就杀。可惜宋代的士大夫精力全用到权力斗争上去了,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到底应该如何治理好国家,对于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地限制了一下武人就完了,结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造成了更大的悲剧......
虽然这种传统流毒无穷,但不可否认,其对经济的破坏力是难以想象的。而且采用流寇战术的韩世忠大军只是留在金国大后方专心搞破坏,全无固守一地的打算,而金军则被迫处处设防,不但难以遏制宋军肆虐,军事上也因为兵力分散而连吃败仗。当年女真人就是这样对付辽军和宋军的,现在却被人拿来对付他们自己,兀术一时间五味杂陈。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征讨不利的将领们很自然地成为了兀术的出气筒,连韩常这样的亲信也挨了他不少鞭子。结果这样一来,反而没人敢去率军平乱了,而黄龙府却因为容纳了太多难民致使粮食紧张,如果迟迟不能平乱,大饥荒早晚都要爆发,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其实本来倒有一个不错的人选,那就是新近崛起的二十三岁年轻将领仆散忠义,但是上京也需有人镇守,不然万一被贼人乘虚而入,那兀术可就哭都来不及了。就在兀术心急如焚,准备带病出征的时候,他那年仅十六岁的侄子完颜亮却主动请缨。由于完颜褒的例子摆在眼前,兀术本来不想让这个小子前去,奈何现在实在是无人可用,自己又被气得病情加重,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完颜亮自幼崇慕汉文化,喜读兵书,与他那些习惯于靠经验打仗的叔叔
喜欢医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