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时前秦大部分军队都未抵达前线,参战兵力不足二十万人,而东晋的北府兵八万人已经基本到位,再加上北府兵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强军,这一点从刘牢之率五千骑兵轻易击溃梁成统率的两万秦军就可以看出。所以在淝水前线晋军的实力反而占优。
而苻坚答应后退其实不过是自觉强攻没有把握,所以想趁机偷袭罢了,可秦军的民族成分极为复杂,彼此之间甚至无法交流,再加上朱序这个内应的作用,才使秦军一溃千里。
而金军现在虽然已经不如起兵时那样锐不可当,但依然是毫无争议的天下第一强军,何况兀术这次足足带来了七万大军,而且都是骑兵,更有既能上马野战、又能下马攻城的精锐女真骑兵一万八千人,其麾下的渤海、契丹等族军队也都有很强的战斗力。
在兀术看来,以他如此雄厚的军力,就算宋军将全国的军队集中起来与其野战,他也有必胜的把握,何况这次自己只需面对宋军一部,主将还是个文官?
看到宋军开始陆续渡河,兀术拒绝了部下赶在宋军结阵完成前出击的提议,他在这次出兵前就已经发现,金军由于此前的多次失利,信心已经受到了很大影响,所以这次他要硬碰硬地将宋军轻易打垮,证明金军依旧天下无敌!
兀术勇猛过人而又善于应变,堪称天下少有的将才,但他粗线条的性格与目空一切的态度却是其致命的弱点。历史上兀术在顺昌被刘锜和陈规大败,就是因为中了刘锜的示弱之计,而丢下了攻城器械只带骑兵奔赴顺昌。结果却顿兵于坚城之下,以至于兀术见到刘锜率军出城,便立刻应战。
诚然,即使是绍兴十年时的金军,野战较之绝大多数宋军仍有优势,而且兀术的兵力还远在刘锜之上。但利用机动力的优势,决定战斗的时间和地点,才是骑兵相对于步兵的最大优势,可兀术却由于自大将主动权让给了宋军,顺昌之败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的兀术显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自以为女真铁骑野战无敌,又将虞允文视为普通的书生,而在宋军事先选好的战场与之交战,战略上已经失去了主动权。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因为兀术潜意识里出于对水战和攻城战的忌惮,而想先在野战中歼灭宋军主力的缘故......
也有谋士建议兀术乘着宋军主力渡江之际,派出轻骑从别处南渡,突袭空虚的江淮地区,但兀术却觉得那样做的话好像自己是不敢和宋军决战的样子,并没有采纳。
其实兀术的理由虽然有些好笑,但这个计策也确实不靠谱,宋军的大船虽然还没有驶入淮河,但仅仅那些被称为“飞虎战舰”的小型车船,就已经令金军尝试渡河的先头部队吃了大亏。
“飞虎战舰”由于叶轮安置了转盘的缘故,可以向任何方向开动,再加上船身不大,显得异常灵活,其来去如风的速度更是令金军的大小船只望尘莫及。而且由于南宋造船工艺明显在金国之上,“飞虎战舰”的船体比金军的船只要坚固得多,再加上它们还按照赵旉的要求加装了撞角,金军就算是有其数倍大的船只也经不起它一撞。
几次遭遇战中,金军损失了三十多艘船只,伤亡上千人,而宋军却只有一艘车船受损,十七个人受伤。甚至连金军一向犀利的弓箭也没能发挥出半点作用,一是因为金军不习水战,在船只的颠簸下难以射准;二是因为车船的船员都是躲在舱里,靠脚踏驱动战船,除非金军的弓箭能精准到从宋军车船的射击孔射入,根本就伤不到人......
当然,金军的船只要多得多,只要不惜伤亡强行突破,宋军那不到一百艘小型车船是无法阻止他们渡河的。这也是卫王府的三巨头放弃只靠水军阻击的想法,而寻求与金军决战的主要原因。
因为金军的骑兵只要成功渡过淮河,其机动性的优势将会展现无遗,而宋军则必然被迫处处设防,就算最终能将金军击退,淮西恐怕也被毁得差不多了。
而兀术也不愿金军因为渡河而付出过大的伤亡,这恐怕是他接受宋军战书,决意在淮河北岸与宋军一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虞允文并没有急吼吼地让士兵们尽快上岸,如果阵势因此大乱,金军不守承诺杀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毕竟十五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并不算远。出兵前,大家也讨论过万一金人乘机偷袭该怎么办,所以虞允文早已安排了船只做好接应的准备,一旦出现变故,应该可以在只牺牲两三千人的代价下将大部分军队成功撤出,这也正是背水一战的好处之一。
而金军如果真的这么做,赵旉就会让宣传部门到处宣扬金军已经没落,居然在兵力明显占优的情况下,还不敢与宋军正面作战。那样一来,金军的士气和信心势必受到影响,宋军纵然损失些人,也绝不吃亏。
不过,虽然虞允文尽量求稳,但卫军建立以来将士们的辛苦训练大见成效,只用了一炷香出头的时间,一万六千多宋军就已经背靠淮河摆出了阵势。在对面的金军看来,宋军的阵型就像是一只巨碗倒扣在河岸上,兀术也渐渐收起骄狂之色,脸上略微有些凝重起来。
兀术战争经验异常丰富,一眼便看出宋军如此布阵的有利之处,步兵阵型面对骑兵时,最怕遭到侧面和背面的迂回攻击,而现在宋军借助淮河的保护,只需对付正面的敌人就行了,可以投入正面战斗的兵力自然
喜欢医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