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已经明确表态,宣布了轲比能的死路,再加上,刘易也跟鲜于玉儿说了她跟轲比能的那点事儿,虽然只是刘易的推测,但鲜于玉儿也已经信了刘易的话。
起码,如果刘易所说的,加上她自己所细想以前的事,觉得是轲比能刻意的安排了一场英雄救美的故事也说不定。如果当真就是轲比能耍了手段欺骗了自己,那么轲比能就是她的仇人,她也不可能再为轲比能向刘易求情,饶他一命了。
第二天,桑罗王果然把轲比能给压来了。
这孩子,说起来还真的有点悲摧,一生机关算尽,没想到最后把自己都算了进去。
轲比能呢,他的确是颇具才略的,只是他自视太高,以为自己已经尽习得汉人的文化,足可以算计天下人。历史上的他,还真的有不少高光时刻,但是,这一世,他都还没有完全发挥的时侯。
他本是想着,鲜卑部族以退为进,主动跟刘易谈降,他更与桑罗王商量好许多细节的事宜,准备让他负荆请罪,做一出苦肉戏。所以有的一切,都是想让刘易看到,他轲比能已经知错,所以,他努力的促成鲜卑部族归降新汉朝,然后,可让刘易能够饶过他一命。但他不知道,他所有的表现,反而让刘易认为他实在是太过危险。一个部族,如果有一个具备太过出色的首领,那么想完全抹去其痕迹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为免少生事端,刘易干脆就懒得再考虑留他性命。
桑罗王把轲比能压来。这家伙估计也想到了情况不妙。因为,这个剧本不对。他可是与桑罗王在演苦肉计啊,怎么桑罗王就把他押送到了新汉军的军营来了?
他拼命的求见刘易。但刘易并没有就见他,而是先满足鲜于玉儿的要求,让她先去见一见轲比能。
鲜于玉儿见轲比能的具体过程,刘易没有多问,但是,事后鲜于玉儿的精神非常低落,非常伤心。如此,刘易估计,鲜于玉儿可能是向轲比能证实了她当年的确是被轲比能骗了的事实。
反正。刘易认为,如果那个要对鲜于玉儿施暴的人是鲜于玉儿早就认识的,并且,一直都对她有着窥探之心,那么,这么久都不动手,什么时候不可以动手?为何他偏偏对鲜于玉儿下手的时候,轲比能就出现了呢?
从晚上与鲜于玉儿在一起的时候,她更加的放浪。极尽的缠绵,尽可能的奉迎着刘易。看得出,她应该是已经从过去的阴影当中走了出来,真正的重新开始她的人生。
数天之后。刘易才见了轲比能,与轲比能深淡了一翻。他倒也没有死皮赖脸的再向刘易告饶,表现出有一定的风骨。
刘易告诉他。他自问是汉人通,可是。所学到的,仅只是得汉人文化的形。根本就没有领悟真正的汉人文化的精神。如果他真正的领悟精通了汉人文化的精髓,那么,他就不是仅仅的为了借汉人的文化来强大自己的鲜卑部族,不是意图让鲜卑部族谋夺别人的天下。而是应该从一开始,就立心改造鲜卑人,让他们摆脱野蛮,树立文明,向大汉靠拢,让他们的鲜卑部族,慢慢的与汉人融合成一体。这样,他们鲜卑族与汉人,同是华夏民族,汉人永存,那么他们就得永生。
可惜,轲比能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方面,只是想借汉人的文化来壮大自己,壮大的目的,是为了侵略。所以,他从一开始就错了。
轲比能这个时候也有点悟了。也明白到,他鲜卑部族,的确是错失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轲比能认为,当初新汉军平匈奴人,并在治理西北大漠的事上,已经做出了一些显而易见的成就让他们看到了。塞外大漠,关外草原上的民族,也只有那样,才是他们真正的出路。
轲比能现在也才明白,当初,新汉军在灭了匈奴人之后,在新汉军暂时还没能再兴大军灭乌桓之前。他的鲜卑族,如果能及时向新汉朝归顺,那么,那个时候,新汉朝是肯定会接纳的。那时,也不会因为他鲜卑部族部众太多,实力太强而不接纳他们。
如果,当时轲比能能够看透这个情况,早早就率鲜卑部族归顺新汉朝,那么,新汉朝在之后数年的时间当中,所打的那些战争,可能也会有他们鲜卑部族的大军的影子,他们也可以参与其中。如果,在那些战争当中,他们的鲜卑子弟军立了功,那么,他们鲜卑部族在大汉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将来,就算不及汉人的地位,但应该也不会在汉人的地位之下。
另外,乌桓起兵的事,他也的确不易参与其中,如果他没有参与其中的话,那么刘易也未必一定要他死。
最后,刘易答应他,表示自己不会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答应不会对鲜卑族人再下黑手,就不会下黑手。并且,鲜卑族人,除了不能再以鲜卑人自居之外,他们以后的日子,也肯定会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与蹋顿不同,轲比能与刘易谈过之后,虽然还是要死,可是,却也死得其所了。
刘易也给了他一个体面的死法,还准许桑罗王为其收敛尸体,厚葬轲比能。准许在轲比能的墓碑上刻下鲜卑最后一代鲜卑大王的碑名。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鲜卑山方圆数百里之内的鲜卑部族,由桑罗王亲自出面去劝服其部族人,遵从新汉军的命令,让新汉军收缴了他们的武器装备。然后对一些已经特别困难的鲜卑部族人进行了救济。让他们有足够的粮食,渡过这个寒冬。
而刘易也答应了桑
喜欢三国小兵之霸途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