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坐在那里,一边听着众人的议论,一边也在心里继续权衡利弊得失。出兵平原郡并不是他一时冲动做出的草率决定,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才作出的。
大周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庞然大物,远非小小的朔北所能对抗,但在平原郡这面,朔北却占有极大的优势,大周的那些敌人都是朔北的天然盟友。
何况大周和北狄结盟之后,对于自己的威胁实在太大,如果不能果断出兵,将这个联盟扼杀在萌芽状态,那无论是腾出手来的大周,还是一直凶残的北狄,都会成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那时,自己除了向南进攻朔南,或者向北攻占北汉外,向西几乎就没有发展余地了。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这两个地方动手,都不是很符合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大陆乱象已现,自己若不抓紧时间壮大自己的实力,那到时候即使机会放在自己的面前,自己也没能力去抓住他,行险一搏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说是行险一搏,但算起来,胜算还是在七成以上。朝中,两党他都派人试探过口风,无论是太子还是雍王,都更希望他将精力放在大楚外面,对他出兵大周自然是大力支持。
荆襄四藩对他招惹大周虽然不太赞同,但也勉强答应了襄助一臂之力。这样,荆襄和甘洛交界地区的周军就被牵制住了,再加上南面的南越、闽越、西岐等国,大周能抽调增援的军队仅仅只有京城附近的驻军十万人而已。
对于大周的情况,他早就安排王燕文派了大批人手前往侦伺。这可以说是一个已经老透了的老大帝国,官僚士绅们占据了国内的大部分土地,却不缴纳任何赋税,军队人数号称大陆第一,却连西岐这样的边鄙小国都奈何不得。
皇帝陛下号称英明神武,却连一个改革都不敢推行下去;宰相以前也被很多人视为大陆第一贤相,却要整天忙于周转财务。从表面上看来,大周似乎还光鲜无比,实际上内里早已腐朽。
对于蔡文泽这个人,李青云的评价并不高,虽然他的目光很敏锐,一下子就找到了大周的弊端所在,并且提出了很多合理的改革措施。但是他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和人心。人才是这个社会最主要的,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好人的关系,平衡各个群体的利益,那么改革最终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放开人的因素,只就事论事,去奢谈改革才是蔡文泽失败的最大原因,可惜他自己却始终没有发现这一点。
作为一国宰相,不仅要能够处理好政务,更主要的是协调关系,平衡利益。在这一点上,李林甫和苏味道两人做的就比蔡文泽强了许多。
收回了飘远的思绪,李青云看了一眼还在热烈讨论的众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众人立刻停止议论,将目光转向主帅。
“刚才大家的议论,我也听到了一些,对于平原郡,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在短期内占领,不能再给大周和北狄靠拢的机会。”
“唐仲虎,你立刻出发,前往上京城,向朝廷奏报我们近期出兵大周的计划,请求朝廷出兵牵制;四藩那面你也派人联系一下,请他们同时出兵。”
“沙成贵,你将府中事务交给副手,前往土图城去拜访一下海迷失,让她将王城护卫军也调往北狄边境,给他们施加压力,军费可以由我们全部负担。”
“梁世成,北汉那面,你也要派人去一趟,稳定一下他们的情绪。我这里有封信,让你派去的人交给北汉的新任大将军田夫兴,兵部尚书靳雷也要他拜访一下,阐明我们的意图。”
“马周,你从现在开始,半个月内备齐十二万人的粮草军饷,将这些物资全部运到襄州府,交给赵向南。”
“王燕文,你现在就派人前往平原郡,搜集那里的各方面情报,探查清楚各府地形。再让人散布北狄准备大举进犯平原郡的谣言,在各府之中制造动乱。”
“祝文奎、赵向南、孙冲、韩尚志、旭里兀,你们五人回去之后,立刻整理好麾下兵马,向襄州府靠拢,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靳一维、土突成粲,你们回去之后立刻率军南移,做好随时支援准备;贾成化、耿冲你们两人扩大防守范围,将海拉尔也纳入进去;杨云峰,你的万骑队分成三部分,加大巡逻范围,将靳陵、海拉尔和三关附近全部纳入进去,一有异常,立刻来报。”
“候跃白、郭道文,你们几个知府回去之后,也要继续抓好府内经济建设,维护好治安秩序。战争期间,稳定问题也是第一位的,谁那里出了问题,我唯谁试问。好了,你们都散了吧。”李青云挥了挥手,让众人离去,自己靠在椅子上,闭目养起神来。
这半年来,他既要处理郡中各项政务,还要打理军中诸事,再加上要协调各方关系,虽然平时看着轻松写意,挥洒自如,实际上不知透支了多少精力。特别是这一段时间,筹划下一步发展规划,更是殚精竭虑。
下位者往往只看到了上位者的权威赫赫,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他们背后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步走错,付出的就是全部的身家性命,政治斗争哪里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
手底下还是缺乏人才呀,马周和梁世成二人虽然都有佐辅之才,但地方上的事情却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精力,很多全局性的事情都得自己亲自处理,也许是该让他们抽出身来了。
军中也是一样,祝文奎等人打仗
喜欢大盗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