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鸡鸣山中
从此,徐温处处让着张颢,不争权,不夺利,不抢功,不占财,甚至在王府或是张府议事时,都不怎么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干脆懒得出席,就让大家都当自己的“隐形人”吧。整日里,他或是请病假,躲在家里读书赏画,著诗诵文;或是借故游山玩水,寻道访友,好似真正的世外之仙。
这一日,徐温照例不问政事,与徐知训、徐知诰、徐知询等子侄趁着天气晴好,打马游走于离扬州城不远处的鸡鸣山中,观山水、识民俗,不亦乐乎。中午,正当**时,他们在山林深处看到一处掩映在绿色中的房舍。那房舍,片石砌成的院墙上爬满了爬山虎,院子里两棵大杨树枝繁叶茂,到处弥漫着绿的韵味,连空气之中都荡漾着绿的波纹。偶尔会有一束阳光拼命地往下蹿,在脚下的石头滩子上织下了奇形怪状的图案。
这是当地猎户张三吾的家,一个绿色的世界。张三吾为人淳朴、热情,是方圆百里最知名的猎手,据说只要他瞄上的猎物,不管是飞禽还是走兽,就再也逃不掉了。所以,鸟儿见了他吓得振不开翅,兽儿见了他吓得迈不开步。这天,他刚打猎回来,看到有客人前来,便热情地迎了上去:“这位先生、各位公子,你们这是打哪儿来的啊?”张三吾问道
“我们打扬州城里来,正玩得**,在老哥你这儿歇歇脚,可好?”徐温说道。
“行啊,我姓张,是这儿的猎户,刚打猎回来,有些雉、兔什么的,等会儿我在后厨收拾一下,大家一起吃几杯酒,只是莫嫌粗鄙才好。”张三吾见这几位器宇轩昂,举手投足端是不凡,一时心生好感,热情地邀请他们一起吃饭。
“这可真是太好了,只是叨唠了张大哥,有些过意不去。”徐温心中一喜。这么多年了,由于有了地位,有了权势,每日三餐吃的是细致的扬州大菜,这乡野风味都快忘了。
待张三吾在后厨收拾那些野味时,徐温父子几位坐在这绿意盎然的院子里,不知怎的谈起了山水,谈起了游兴。“古人对山水的追求与喜爱,恐怕比山更高,比水更深吧。其中极致者,莫过于东晋名流孙统了。他非常喜好山水,无论做官还是居家,都不留心碎务,而是志在游历名山胜川。并且往往在一处山水间逗留十天半月之久,毫无归意。即令返程回家,也常在半途突然折回,复奔那处山水而去,令人无不瞠目。折而复返,不辞辛劳,对山水之热爱,何其深也。而更令人叫绝的,是孙统的爷爷孙楚。他年轻时想隐居山水之间,在和时任骠骑将军的王济表明自己的志愿时,一时紧张,将原本应说的‘枕石漱流’,口误成了‘漱石枕流’。面对王济的取笑,孙楚非常睿智地回答说:‘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枕石漱流’,非常旷达,似乎心无所累,可那只不过是山野村夫的山水之趣,是常态。而‘漱石枕流’,却非常通达,分明是仁者雅士的山水之乐了,是极致。”徐温谈古论今,谈资侃侃而来,信手拈取,别有味道。
“前些天,读王勃的《滕王阁序》。眼下,秋色渐浓,描写秋景的文章,表现秋意的画作越来越多。从客观存在的秋景、秋意中,有人感受到了凋零,有人知闻到了收获;有人读取到了落寞,有人观赏到了浓烈;有人抚摸到了清瘦,有人拥抱到了丰腴……可是,我始终认为,《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却是古往今来所有描写秋景、表现秋意的文章与画作的极致了。我常以为,古人那些山水游记,为什么许多到现在都还脍炙人口?那是因为它们有‘灵魂’,有‘根儿’。这种‘灵魂’,这种‘根儿’,或是表现为蕴含其间的淡淡哲理,或是融合其间的铮铮情怀。更可贵的是,这些个哲理或是情怀,不是强加在文字里,也不是突兀在字句中,而是与文章、山水浑然一体,成为它们永远不可分割的部分。这是男人的山水,男人眼里有了山水,有了情怀,就有了家国和责任。”徐知诰顺着义父嘴里的山水主题,说出了自己的山水观。
徐知诰不知道的是,他的这番“高论”在徐温心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让徐温暗自佩服:“这孩子志存高远,眼界开阔,又极有真知灼见,不是凡品,假以时日,又览得大好机会,一定会大有作为的。可惜自己一众亲儿子,没有一个比得上他的。唉,自己这点基业,如若交到他手里,或许会被他发扬光大的。可是,他毕竟是义子啊,交给他行吗?”
徐知诰当然不知义父的心思,一时兴起,他接着说起了自己心目中的山水:“男人游玩山水,或许会经历这么三个层次。首先是纪录山水。把所有看到的,从高山大泽,到细草独木,都通过眼睛,纪录在大脑里,没事时‘翻一翻’,满足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其次是展现心境。高兴时,立于山巅,对着空寂的山谷长啸,让绵绵回声如鼓一样在耳边激荡,享受山水的热烈;悲伤时,立于浪尖,蘸着奔腾的江水写诗,让滚滚诗意在胸中酝酿、翻涌,最终喷薄成感人的篇章。还有呢,就是启人心智。山水不是静默的,不是无情的,它的每一种状态,每一个面貌,都饱含着智慧的元素,让人聆听,让人冥想,并在聆听与冥想中顿悟。男人眼里有了山水,有了智慧,就有了性格和标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男
喜欢灯火通明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