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定国与黄应运决定李海岳终身大事时,有钦使到来。
钦使这些天来得有些勤,特别是孙可望派兵暗杀了十几个拥戴永历的朝臣之后,钦使来得就更加勤了。
也难怪,永历帝如今的日子,是真得不好过,民众都知道,当今天子,是无土无兵无银的皇帝。
好不容易,身边聚集了几十个臣子,不想被孙可望这厮,派军队暗杀了。
永历帝就象是,被孙可望圈养的一只小鸟。
见到李定国这根救命稻草,那不得紧紧攥在手心里?
不过这次钦使来,显然有些不一样。
钦使要李定国接旨前先沐浴焚香,之后,才郑重其事地从胸取出一叠黄绫来。
这黄绫上浸出的斑斑血迹,让跪在地上的李定国和黄应运,不由得震惊。
血诏!
这是要闹哪样?
在李定国和黄应运惊愕互视下,钦使开始宣读。
永历诏书中,列举孙可望目无君父、嚣张跋扈、自封秦王、盗宝矫诏、戗害忠臣等十数条罪名,钦使读了有半柱香的时间。
后面,永历言词恳切,急召李定国前往安龙府护驾,并授李定国临机决断之权。
安龙府,原本是安隆所,是洪武年间设的一个千户所。永乐时,升千户所设城,改名安龙城。
孙可望挟裹天子,为安永历帝心,美其名曰,安龙府。
可府哪能叫叫就成府了?
一没人口,二没商贸,三无钱粮。
连驻守的军队,都是孙可望的人。
可永历帝能有什么办法,有道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诏书,其实对普通人来说,屁用没有,什么叫临机决断之权?
就是说,只要你肯前来护驾,做任何事,朕都给你托底,有什么黑锅,皆由朕来背。
这一句是空话,此时的永历能托谁的底,托得住吗?能给谁背锅,抗得了吗?
但李定国是性情中人,他听着钦使的诵读,早已激动地伏地,痛哭不起。
都说君子欺之以方,英雄欺之以义。
李定国当着钦使的面,誓言要为永历帝铲除奸逆,反清复明,恢复河山。
……。
正月十八,当天夜里。
李定国夜行三百里,去普安州找了驻守的抚南王刘文秀。
李定国将永历血诏展示给刘文秀之后,道:“三弟,陛下苦孙可望荼毒已久,此时已是不可再忍了……我意欲奉旨讨贼,前往安龙府救驾,宁负孙可望,也不负陛下!不知三弟意下如何?”
刘文秀有些意外,十天前,李定国已经和他商议过,与孙可望决裂、共扶天子之事。
当时刘文秀还是念及十多年兄弟之情的,况且,二十余万大西军,李定国麾下五万余人,而自己才三万多人,二人加起来,还不如孙可望一个。
这要是一旦决裂,先来一场手足相残,到时就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所以刘文秀那时,还是想和稀泥的。
可眼下,李定国当面逼着刘文秀表态。
刘文秀稍一迟疑道:“你我都认为,孙可望就是董卓那样的人,可就算诛杀了孙可望,也难免会出现像曹操那样的。”
李定国虽说是武将,可这话还是能听出味来的。
刘文秀的意思是说,咱们十几年的兄弟,谁还不知道谁啊?孙可望之前也不是这个样子的,是因为坐上了那位置,野心才越来越大。今日我听了你的话,随你讨伐孙可望,来日,你坐上了那位置,或许也会变得象孙可望一样。
李定国随即当着刘文秀的面,指天为誓,此生决不学孙可望。
刘文秀这下没话说了,于是答应,合兵共讨孙可望。
首先第一步,两军会师,即日赶往安龙府护驾。
……。
三日后,正月二十二。
李定国、刘文秀率八千大军,赶到安龙府,包围了孙可望留下的守军,守军将领白文选,也是张献忠的旧闻将,与李定国、刘文秀平日关系不错,见是“小尉迟”来犯,哪还有心思对抗,随即下令全军反正。
于是,孙可望留下的六千军队,瞬间成了李定国、刘文秀的人。
见到永历帝时,君臣抱头嚎啕大哭。
随后,永历为感李定国、刘文秀忠于王事、前来救驾,大手笔册封,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白文选为巩国公,一应军政大事皆由李定国一言而决。
这王爵,可不比孙可望自封的秦王逊色,晋、蜀的王爵封号,一样是亲王爵。
想来永历一是真感恩李定国二人的忠诚,二是故意要恶心孙可望。
事实上,李定国自此,已经有了当年魏王曹操的名份。
这次政变,直接使得李定国掌握了军政主动权,为他真正掌控大西军奠定了大义名份。这也使得吴争想让大西军东进的建议,开始提上了永历朝的日程。
永历坚定支持大西军东进,在他看来,与其让孙可望在得悉政变之后,会师火拼,不如东进,与吴王连成一片,这样既可驱虎吞狼,又可与郑成功会师,可谓一举两得。
……。
宋安连续十天的密查暗访,结果一无所获。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将军府衙门中任何一个人,至于地方官员,没有进入他的视线。
也是,地方官员,就算被多尔衮收买,也不足以威胁到吴争的安危。
就算各地衙门有差役,那也无法与大将军府数百府卫相提并论。
所以,宋安的目光一
喜欢汉明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