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卡带着部下在阵地上构筑工事。
坦克伏击战的胜利之后,沃洛科拉姆斯克肯定是没法呆了,德军显然不会放过那些村庄的那些房屋……说是报仇也好,说是避免再次被俄军利用也好。
所以,坦克第四旅第一时间就撤出了沃洛科拉姆斯克以西地区。
而德军炮火和轰炸机果然就出现在它的上空将民房一幢幢的炸毁。
德军“斯图卡”轰炸机使用一种战术,他们会几架通常是六架轰炸机联合在一起组成一支小队,然后这支小队在天空中绕着一个轰炸的目标盘旋,然后一架紧跟着一架对目标实施俯冲轰炸。
这有点像舒尔卡让坦克及反坦克炮之间组成一队以弹着点来修正弹道提高命中率。
所以,当德军下定决心要炸毁某个目标时,它们通常很难幸免。
村庄里的房屋也是如此,再加上德军还投下汽油……此时德军已很少往战场上投汽油了,一方面是这样轰炸效果并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则是德军自己的汽油都不够。
由此也可知德军对于这次失败或者也可以说对俄坦克第四旅的痛恨到什么地步。
不久,村庄就到处都是浓烟和火焰,只不过坦克第四旅已不在那了。
此时指挥坦克第四旅的是坦克第四团团长扎哈卡维奇少校(卡图科夫上校依旧在特维尔)。
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或许相对比之下加夫里洛夫少校更有战斗经验和指挥经验,但毕竟坦克第四旅是一支以坦克为主的坦克部队,在这方面扎哈卡维奇少校显然更胜一筹。
不过卡图科夫上校命令:“要充分听取加夫里洛夫少校的意见!”
其实这话还隐藏着另一个意思“充分听取舒尔卡同志的意见”。
因为谁都知道加夫里洛夫少校能“充分听取舒尔卡的意见”。
比如现在,坦克第四旅就没有布置在前线,而是退回防线然后隐藏起来。
它们继续采用“机动防御”的策略,只不过“机动防御”缩小了范围,仅局限于沃洛科拉姆斯克一带的防线。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很正常的战术转移,但在苏军部队里实施起来却不容易。
原因是它看起来像是“逃跑”,甚至严格来说还违反了270号命令。
因此扎哈卡维奇少校还犹豫了下。
结果是加夫里洛夫少校十分坚决的提出建议:“我们应该立刻撤退,有什么问题由我承担!”
福明政委也做出了相似的保证,于是扎哈卡维奇少校才敢将部队撤至二线。
所以,第270号命令虽有积极作用,也就是让一些原本打算抱着侥幸心理逃跑的士兵打消这个念头,但同时也会有些负面影响。
比如会影响指挥官的指挥灵活运用战术,再比如会迫使一部人干脆投降德军。
甚至可以说一部份苏军官兵会成为德军间谍都与第270号命令有间接关系……被俘就被定性为叛徒,放回去后只要德军随便揭露一点信息他们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他们只能甘为德军所用,甚至希望最后德军能取胜。
当然,舒尔卡不需要考虑这些,他专心的对付着眼前的工事。
要把坦克隐藏起来的方法很多,比如像之前一样开进房屋,再比如在坦克外搭个帐蓬,甚至为其披上一层帆布再弄点泥水上去都可以将其伪装起来。
但最好的方法,就是为坦克挖一个坦克掩体,也就是挖一个坑让坦克开进去只露出炮塔或是连炮塔都不露……最理想的坦克掩体,就是掩体里头分两层,退一步炮塔都不露,前进一步炮塔冒出而且车身水平,可以马上射击。
这样的掩体可以使坦克即便被敌人发现都很难将其摧毁:飞机很难发现它的准确位置,而炮弹必须直接命中掩体否则很难对坦克构成伤害。
舒尔卡就是在构筑这样的掩体。
它的难度就是四周都会渗水,必须为其构筑排水沟并将底部用原木、石块等夯实,否则积水淹过坦克或者坦克陷在里头出不来就不是好事了。
这时指导员就走到掩体上头把舒尔卡叫了出来。
“身为连长,你可以不用做这些的!”指导员朝舒尔卡身上的泥水扬了扬头,然后递上了一条干毛巾。
舒尔卡接过干毛巾擦了擦脸和手,打个冷颤之后忍不住搓了搓被冻僵的手……在寒冷的十月做这些事的确不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这是一种手段,明白吗?”舒尔卡一边走向火堆一边回答。
与德军相比,苏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敢在前线生火。
原因是苏军前线有太多构筑工事的百姓,他们如果不生火几乎可以说没法活下去。
但很快就发现一个好处……火生得多了不仅不会暴露目标反而成为掩护,因为德国人分不清哪些火堆是百姓的哪些火堆是部队的,而且多到德国人无法逐一轰炸,于是也只能听之任之。
“手段?”指导员问。
“是的,手段!”舒尔卡一屁股在火堆前坐了下来,然后将几乎冻僵的手放在火焰上烘烤,他恨不得将这双几乎失去知觉的手烤熟。
“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与你有距离感!”舒尔卡说:“试想,如果这会儿我没有跟他们一样冻得发抖,打仗时要他们冲锋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愿意心甘情愿的服从我的命令?”
指导员不由点了点头,然后对勤务兵说:“去给我准备一把工兵锹!”
舒尔卡疑惑的望向指导员。
指导员扬了扬
喜欢苏联1941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