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越巂旧例即可。”
冯永毫不犹豫地开口道。
事实上,相比于越巂的南蛮而言,陇右羌胡更加容易处理。
因为越巂的蛮人部族当初可是叛乱份子,需要先用武力降服。
而且有很多部族都是生活在山林里,你还要想法子把他们迁到平地。
最后才能教他们耕种,或者建起草料塔让他们适应定居的生活。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蛮夷都是从零开始向定居耕种方向转变。
但陇右的羌胡不一样。
他们不断地向陇右和关中迁移,本就是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所以他们不管是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要学习耕种。
事实上,凉州、陇右、关中这三地,越是往东,羌胡就越习惯于耕种。
关中不提,陇右和凉州的羌胡,绝大部分都是处于半游牧半耕种的状态,甚至还有小部分是处于转化成耕种民族完全体的状态。
虽然羌胡不断内迁,同时也在不断地与汉人融合。
所以羌胡的基础其实比南中的夷人要好得多。
而且由于汉朝是一个大汉族主义风行的时代,所以羌胡的社会身份并不高。
他们种出来的粮食,除了要上交相当多的一部分,地方官吏还会随时强征剩下的粮食。
有地方官吏和豪强眼里,他们被视作奴仆,经常被随意奴役。
“其内属者,或倥偬之豪右之手,或屈折于奴仆之勤”,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地位。
最悲惨的是,随着凉州羌乱越发频繁,羌胡还会经常被边地将领借首级冒领军功。
他们对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一个很迫切的需求——你不给,我就叛乱,自己来拿。
换作以前的大汉,或者换作世家作主的曹魏和东吴,想要让朝廷主动给羌胡提高地位,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季汉不一样。
基本国策《隆中对》首先提出了南抚南彝的建议,得到开国皇帝刘备的肯定。
诸葛老妖作为一个务实的大汉丞相,南征南蛮时,有七擒孟获,与南中蛮夷誓盟,承诺汉夷如一等诸多举动。
虽然他这些举动有特定的政治目的,同时也是为了能尽可能地聚拢人力物力进行北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举措在客观上提高了夷人的地位。
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南中的开发。
相比于冯永自己那个恶名昭著,臭得跟狗屎一样的“鬼王”称号,大汉丞相如今已经被不少的南中夷人尊称为“诸葛阿公”。
相比于以前朝不保夕,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在南中种植园的日子至少有地方睡,不怕猛兽的侵袭,有衣穿,有饭吃。
甚至生病了还有医工医治——那是南乡医学院的学生在练手。
这种生活在蜀中百姓眼里,可能是苦日子,但在南中的夷人眼里,那就是生活质量噌噌往上提高。
所以诸葛阿公名传南中,那就是必然。
这让冯土鳖感到了深深的嫉妒。
自己在南中的名声是没办法挽回了,但阴平武都,陇右诸郡就不一样了。
冯郎君的名声那不是一般的好。
既然如今大汉有提高胡人地位的政治需要和现实需求,羌胡同时也有这个迫切需要,两者一拍即合。
所以冯永觉得自己可以借着这个东风,适当地挽救一下自己日益败坏的名声。
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羌胡人民需要我的拯救!
操作得好,说不得千年之后,羌胡人民也会流传一个“冯阿公”的名声呢!
走在前面的大汉丞相自然不知道冯永才一瞬间就转过这么多的念头,他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冯永在越巂的做法。
突然怀疑起来,这小子不会是早就谋算好的吧?
越巂针对在山林里放牧的夷人胡人的做法,几乎不需要做一丁点改变,直接拿过来套用就行了。
想到这里,诸葛亮狐疑地转过头来,正好看到冯永正一脸傻笑的痴呆模样。
大汉丞相眉头就是一皱,“这是你早就计划好的?”
冯土鳖正沉浸在幻想世界里不可自拔。
“跟你说话呢!”
诸葛亮提高了声线。
若是换了别人,敢在他面前这般无礼,大汉丞相早就拉黑名单了。
只是摸了摸怀里值五十万缗的望远镜,大汉丞相觉得可以多给他一个机会。
一声低喝,把冯永惊醒过来,他下意识地擦了擦嘴角,嗯,还好没有口水。
“啊?哦,丞相,我方才是在想着怎么治理陇右的胡人,一时走了神。你刚才在说什么?”
冯永回过神来,连忙紧走两步,开口问道。
“你在越巂的所为,莫不是早有谋划?”
“没啊。”
冯永一口否认。
诸葛亮自是不信。
只是不管冯永是不是早有谋划,对大汉丞相来说,影响不大。
他所关心的是,以冯永这等年纪,究竟有没有经验应付接下来的事情。
他停下脚步,挥了挥手,让底下的人都散开,不让人听到两人接下来的谈话,这才继续说道,“如今陇右干旱已成定局,大汉刚光复陇右,就遇到这等事情,实是太过于凑巧。”
“若要安抚羌胡,首要之物就是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羌胡只怕就要行盗贼之事。而大汉刚复陇右,为树官府威严,必然要进军剿之。”
“不然陇右百姓和豪族就会觉得大汉仍像后汉那般,律法松驰,威刑不肃。一旦百姓对律法没有敬畏
喜欢蜀汉之庄稼汉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