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进今年二十七岁,家在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当地有名的凤阳花鼓中,有句在当时可以算大逆不道的歌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可以从这句词中看出凤阳百姓之苦。其实也不能全怪朱元璋,明末以后,官员腐败,太监横行。东西厂与锦衣卫迫害忠良,再加上这个时候属于小冰川时代,极端天气让田地往往颗粒无收。而苛捐杂税反而越来越重,百姓活不下去,只有逃跑,成了流民。
葛进连考了三次乡试,皆没有考中,见留在家乡,实在没有活路,只有举家逃出了凤阳县。没想到在淮南县遇见张卫国施粥,也就留在了安置点。
这日,张卫国跟杨洛练完早晨必修的武课以后,连早饭都没吃,就与杨洛来到了安置点。来到的时候,施芳已经到了。张卫国没想到施芳也来的这么早,就向她点头示意,算是打了招呼。施芳经过这十几日与张卫国的接触中,发现自己不再认识张卫国似的,这个原来不学无术,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竟然会想到帮助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而且还帮了这几千人之多。她知道如果没有张卫国弄的这个安置点,这些人中,大多都会饿死,病死。“难道是自己以前看错了他”?施芳看着张卫国远去的身影,心中想道。
小安子现在一直负责从张府的粮店中买米回安置点。现在他手下也有好几十人,大小也算个头了,心中那个美呀,所以更加卖力。可以说每天忙的不亦乐乎。见张卫国和杨洛走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事,迎接张卫国!
“二少爷好,杨师傅好”小安子讨好的说道;
“小安子,你来的正好,我和我师父还没吃早饭,你去弄两碗粥过来”。
“二少爷,你怎么能吃这样的粥呢?这是给百姓准备的,我这就去飞燕楼,给你弄些酒菜过来”。小安子说完就要跑,张卫国连忙叫住他。
张卫国不满的说道。“百姓能吃,我为何不能吃,叫你去就去,吃完我和师父还有正事要办”。
小安子慌张说是,就跑去取粥了。不一会就拿来两碗浓粥。其实张卫国严格规定一锅粥放多少米,所以,说是浓粥,其实和百姓们吃的也没有两样。张卫国和杨洛很自然的吃了起来,可是排队领粥的百姓不自然了。他们没想到张卫国会和他们一样。早饭也就吃粥而已,很多人想到张卫国为了帮助他们,可能把银子都花完了。对张卫国这样无私的帮助他们。很多人都感动的流下眼泪,心想张公子真是好人,以后有可能为张公子上刀山,下油锅也在所不惜。张卫国没有想到,他一个无意的举动,会引发这样的效果。
张卫国今天之所以这么早来,就是想从安置点里选出一些自己的班底,毕竟张卫国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了他们,衷心度还是值得信任的。从古自今,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他要从这些人中选出一些可以帮助自己的人!
等安置点的人都吃完早饭,张卫国就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老老少少有几千人。现在虽然穿的破旧不堪,脸上的精神确好很多。现在每天都能吃三顿粥,所以众人的精神恢复的很好。大家都在等,想知道这位帮助他们的大善人要说什么。
张卫国看这下面的几千人,心中有点酸楚。这才一个淮南县,就有如此多的难民。整个大明朝要有多少这样的百姓?想到这,张卫国更加坚定自己要改变历史的决心。
“各位乡亲父老,各位兄弟姐妹。您们为什么来的这里?又有谁愿意愿意背井离乡?还不是因为在家乡活不下去。出来找个活命的机会?人命大如天,这句话此时此地来说,好像是错了。现在往往人命还不如三斗米值钱。如果不是没有活路,谁愿意卖儿卖女?我张卫国无德无能,但也见不得这般人间惨剧,我只能进自己的对大的能力来做些什么!我保证,有我张卫国在的一天,就最少保证大家有口吃的,有遮风避雨的地方。可是我一个的力量,毕竟有限,我想帮助更多的人。只能靠你们,今天,我们将会给你们中的一些人,找些事做,很多人会来帮我。我们一起来帮助更多的人,大家说好不好”?张卫国对下面几千安置点的百姓说道。
“张公子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张公子救活了我们一家,我这条命以后就是张公子的”。
下面你一言,我一语,所有人只有一个意思,张卫国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张卫国和杨洛对望一眼,对这种结果很满意。当下宣布,读过书的,练过武的,有各种手艺的,都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登记。再根据每个人的能力进行分配。
这次张卫国从这些人中找了一百多个读过几年私塾的,分进张家的各各商铺做伙计和学徒。所有进张家商铺的给五两安家银,以后每月还有五钱的银子。学成以后,看能力给工钱。而后就是十几位读了十年左右私塾,看起来老实本分的人,葛进也在这些人之列。张卫国让他们跟张府的一位老帐房后面。他打算让这些人对自己所有的开销与慈善券所得利的钱记账,当然,只能几个人一组,每组分工不同,做好后交给他,所以总账只有张卫国自己知道。各类工匠,现在还留在安置点,以后另有安排。
最后张卫国还挑了四十多个练过几年拳脚的年轻人,打算由杨洛训练他们。这些人和那十几个帐房,
喜欢重生之大明王朝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