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中国攻略338会谈
多方会谈在一片猜疑和防备中开始,祭祀炎黄拉近了大家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谈判桌上,各自的立场并未有所改变。
果然如叶枫所料,首先引起争论的焦点就是关于地盘,太平军不肯撤军,湘淮更不愿让步。
湘淮的代表王凯泰、赵烈文等人都是饱学之士,说起来有理有据,太平军多是底层出身,在谈判桌上难以抗衡,索性就摆出一副愣头青的模样,要紧牙关就是不撤军,要打就打。
叶枫也不指望大家能达成一个统一的多边协议,在多边会谈遇到困难的时候,双边和小多边会谈也在进行,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华夏和石达开展开了福建、广东两省问题的谈判,这个两个省当初都是各占一半,华夏占海,石部占内陆的那部分,虽然石达开也将两地当作根据地经营,不过随着大军转战广西、云贵,石达开驻昆明,石镇吉驻桂林,只占片隅的广东、福建两省便不如以往重要,只是因为和华夏的关系密切,经济反而日益发达,成为石部重要的经济来源。
叶枫的意思,是两省都应该统一,这对经济的发展有好处,成立一个政府,各自组织一个政党,参与选举,在选民的范围上,华夏也同意按照有利于太平军的方案,就是在基层选举时扩大选民的范围,让更多的平民有投票的权利。
但是石达开和石镇吉并不希望失去这两个地方,因为这两个地方虽小。每年能提供地收入却不少,几乎可以赶上广西、云南两省,如果选择合并的话,那么以后的财政收入要怎么算?是给华夏还是给石部?在行政隶属和关系上,又要听谁的?
“两省经济、行政相对独立,重要事项需由双方会商决定,平时都不作过多干涉。”王韬作为倾向于太平军的华夏高官,负责和太平军方面接触。他代表叶枫叙述了华夏的意见。
“只要按照双方认同的办法,选举出省贤良阁,省布政使及重要官员,地方上地运营,双方都无需太多干涉,重要事项分别向双方汇报,如果有分歧的。再由双方坐下来谈。”
“至于地方收入,可以分作三块,一是地方税收,归两省布政司收支;二是国税,这部分收入,按比例分别解送给华夏和贵方。”
两省目前地发展情况,华夏所控制地区的经济要远远超过石部控制的地方,所以华夏占有的比例要超过石部。但是石部所得也远远超过从前,特别是从发展的前景来看,华夏控制地区的发展无疑要快过石部,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所以面对华夏提交的一份两省产业情况地统计数据,张遂谋和石镇吉派来的代表石镇常都有些心动。最终还是答应华夏展开两省一统的谈判。
实际上,张遂谋和石镇常对华夏的财政收入体系并不完全了解,以福建为例,虽然东部工矿产业和贸易发展远比西部石达开控制地区繁荣,经济规模超出很多,但税赋的不同,华夏从税收中所得到的财政收入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多。
双方都有共同的意愿,事情谈起来就比较容易,经济分配和政权组织是谈判地重点,张遂谋和石镇常关注的焦点是经济收益。至于民主政权会带来的影响。他们能看到的不多。
张遂谋作为石达开手下的首席幕僚,当然能看清其中藏着的一些风险。虽说是地方自治,但组织形式却完全是华夏地方式,可以想像,这样的政权稳定运行以后,必然会更加倾向于华夏,而不是太平军。
不过这两个地方目前控制在石镇吉手中,张遂谋早就担心石镇吉有私心,特别是这次石镇常也作为代表来参加多方会谈,更让张遂谋忌惮,故而失去这两个地方对石达开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可以削弱石镇吉的实力,昆明想从这两个地方得到的,也不过是经济收入,合并后这样的收入必然增加,他自然没有什么要犹豫的。
石镇常虽然也想到他们会失去对两省的控制,但是经济上的收入,以及张遂谋的支持,都让他难以做出反对的决定,石镇常并不是那种知识很渊博,或者很有心眼地,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农民领袖。他和石镇吉地野心其实并不大,都认为像一条线似的广东、福建地地盘,他们想守也守不住,还不如从华夏换取一点好处,如今的方案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
经济上的谈判和政权组织的确定需要更长的时候,但原则很容易达成,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军事,双方都认同两省本身不设军队,由华夏和石部分别驻军,驻军的数量和规模由双方讨论确定。
两省都将废除封建赋役,其中也包括兵役,也就是说无论太平军还是华夏军都可以在两省选取兵员,但只能是募兵,不能强迫,当然现有的兵员都属于双方各自的军队,与两省无关。
华夏目前实行的是募兵与义务兵相结合,国防军和警备军都是募兵,民兵则是义务兵,太平军则更类似于兵役,也就是义务兵,现有兵员独立划出,地方还会保留民兵的建制,但是这个武装只接受省贤良会的指挥,而且规模和武装程度都会受到限制,因为这只是民兵预备役,而不是正规军,虽然以华夏民兵的训练来说,基本上会超过很多太平军和清军。
至于两省不设正规军,由双方驻军保护,两省如遭到攻击,双方都会出军,为两省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这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带来太多困扰
喜欢大发明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