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戚和宦官的夹缝中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的蔡邕,政治智慧自然不用说,又兼董卓乱了京师,风雨飘摇中这个睿智的老头想必也是不断扪心自问的,以他超然的眼光,看出如今天下的大势自然不难。
蔡邕对卓逸夫惊讶的目光中包含的意味心知肚明,有些气不顺地瞪了他一眼,翘起胡须愤愤然偏过头去,就像一个被大人怀疑的小孩一样,卓逸夫不禁哑然失笑。
蔡邕又说:“这个曹豹,心眼不少,但资质不是很好,沉不住气,我刚才一试探他就差点说出挑拨离间的话来,这样的人,你须防着他,但不要太过得罪,这世道已经乱了,说不准哪天你还会用到人家,留条路给别人,自己也会有路可走。陶恭祖么,哼,比我年龄还大,这些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风风雨雨的闯了过来,心血早熬干了,徐州士族林立,陶恭祖能镇得住他们,多半还是靠着朝廷的威望,现在朝廷……嘿,他陶恭祖也油尽灯枯,看他的军佐就知道,徐州再无可以镇得住那些士族的人了,一旦陶恭祖下世,徐州必然乱起,平原土地肥沃百姓众多,得平原如得一州,谁会不眼馋?!总之,小心为上,老夫漂泊半世,累了,好歹有个安身的地方,不想再动了。”
卓逸夫默然,斟酌了一番措辞劝道:“大人也不用太挂怀,一破一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就好比人有生死聚散,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人说的对,现在的诸侯们,各自蓄势待发,就等一个兵吞他人的机会,徐州的陶恭祖,不得不防。不过平原如今自保已经足够了,曹豹虽然心里有他的打算,但我相信在几年之内,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和我闹翻,这个人有小聪明,也有点野心,以后他想当徐州刺史,我这一关他就绕不过去。”
蔡邕叹了一口气,忽然问道:“听说你已经有家室了?”
卓逸夫坦然面对他的目光:“是的,大人是知道的,我是个出身卑微的人,当时沉沦下僚的时候,青青不因为我的卑微而青眼有加,情深意重,我不能负她。”
蔡邕呵呵笑道:“不用这么紧张,要不是对你有所了解,说实话我不会这么痛快跟着你的人跑来平原,不忘恩负义的人才会有人跟随,你这样很好。”
卓逸夫看得出,他是在担心蔡琰在这里的地位,心里一笑也不去解释。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蔡邕是明白人,青青也是很好相处的好脾气,自己看到的,总比自己信誓旦旦的保证来得好。
又坐了一会儿,听蔡邕说起陈留的形式,很郑重地提示他要小心曹操,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地又说了一会儿袁绍,卓逸夫心下感动,能让蔡邕这么说教的,天下估计也再没第三个人了,虽然在他看来袁绍比曹操更值得重视,但不管怎么说他的好心还是在自己这里的。
对卓逸夫言辞间偶尔以原官职相称的问题,蔡邕郑重告诫:“我已经完全辞去官职了,董仲颖给我加了个中郎官,我也推辞了,在平原我就是一个闲人,从前那些称谓,在别人面前你要注意不要提起,蓄养名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时候说话用错一个字,你苦心经营的名声就会折损大半。这一路上我看了,你做的很好,对这些桀骜不驯目无法纪的士族,既打压又不能赶尽杀绝,百姓有田可耕有饭可食,平原短短半个多月,你做的足够好了。现在的这些个诸侯,蓄养名望却看不到名望的真正来源。士族固然会给你很多助力,但真正跟随你的,大部分还是最普通的百姓,让他们交口称赞一个人不难,但让百姓真心跟随一个人,比在士族中蓄养名望更不容易。”
又问:“你请我来平原,不会就这么养着一个吃闲饭的人吧?说说看,准备让我干什么。”
卓逸夫起身从后堂里翻出一卷竹简,跪坐在蔡邕身边慢慢展开,指着上面的数据说:“大人请看,这是平原郡全部的人口,上面是可以征召入伍的青壮,中间是全郡的乡老士绅望族名门,最下面的,是无论士族庶族家庭可以接受学问的三个层次少年。第一层次的,是年龄在十四岁左右、有点学问底子的,这些少年大部分常年在外求学,大人这番到来,想必平原会出现返学热潮。第二层次,是有族学村学的地方,认过几个字,可以继续学习的少年,年龄不等。第三层次,占据这些可接受学问少年的绝大部分,出身贫寒,大字不识一个。我总觉着,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要想发展,学问之事必须先走在前面,这些少年,是平原将来十年二十年的根基和希望,只从外面招纳贤良之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自己同时培养人才,因此……”
蔡邕一摸胡须笑道:“你的意思,是想让我主持求学的事情吧?”
卓逸夫点点头:“对,现在的天下,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之内还没有太大的扩张机会,对外用事没有多少时机,所以我想着在内部自寻发展,但又不能用士族门阀的那种教育方式,仔细琢磨,才想出这么个法子。”
蔡邕放下竹简,怔怔望着厅外的阳光没说话,卓逸夫又说:“最近几天,我打算先去下面的县看看,摸摸底,尽量省出更多的钱,就在平原城内建立起学堂,要能够供应目前情况下各层次学子们求学的要求,等大人休息几天了同去看看,如果满意的话,我想请您担任平原郡学的祭酒。”
这时,内堂里脚步
喜欢盗鼎三国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