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慌得下马,竟对着马车九叩,说道:“微臣乃西凉刺史董卓,奉令入京。”童音道:“卿(卿为君主称呼臣民,最初出现是在唐宋年间,早在春秋战国之后可指对将军的称呼)辛苦了!十常侍已诛。雒阳方乱,正需卿护驾回京。”
董卓大奇,抬头一看,马车上的一名幼童正含笑盯着自己看。印绶赤黄缥绀,只是才三百首,想来这就是陈留王了。董卓往里一看,同样还有一位童子,印绶五百首。只是神情有些懦弱,靠着母亲更紧了些。
袁绍发作道:“大胆!知道是陛下还这么盯着看!”陈留王说道:“无妨,边将性直而已。”袁绍冷笑着盯着董卓,右手却握着了剑柄。
董卓感激的看着陈留王,心里也下了决断,随后对袁绍轻轻说道:“袁本初,做戏给谁看啊!”袁绍冷冰冰地说:“陛下面前休得放肆!良家子就是良家子!哼!”
董卓眯着眼不说话,只是扫了一圈,似乎要把这些重臣记在眼里。
十常侍被杀了,大将军也死了。济阳侯这个小丑也没了,看起来大汉的盛世就要来了,但真的是这样么?士族虽然此刻大占上风,但他们此时的注意力却集中到了另一个方面上——天子六玺虽在,但第七玺也就是和氏璧却失踪了!
何氏被挟持当日,匆匆布置,命心腹宫女带走和氏璧想要藏在德阳殿皇帝垫子身后的暗格之内,但令人吃惊的是,回来之后何氏发现暗格空空如也。
如此大的事,自然是瞒不过有心人。但令何氏惊恐的是,她的心腹也活生生的失踪了!袁氏当日虽然大开杀戮,但宫门却是死死的守着,直到清晨都没有放一个人出宫。至于吴匡的军队就更不可能。他们是从守卫外宫的的军队挑选的。
何氏惊慌至极,甚至夜间都睡不好觉,一想到那个男人,心里更是慌张,同样都是他的儿子,难道辩儿真无天子之命?
董卓进了京。李儒劝他趁机“收编”禁军,由于自己带的兵少,禁军不买账,李儒又献了增兵之计——手下的五千人不停地“只进不出”,让人摸不清虚实。
董卓进京,虽然大部分人都是不欢迎的,但贾氏却很高兴——贾诩的“春天”终于来了。西凉的士子本来就少,更何况董卓接纳了李儒的另一个计策——拉拢不得意的士子,如此一来,贾诩自然就是升了官。
贾诩终于补了实缺,为太尉掾(可以理解为太尉的秘书,在汉代掾是属员,负责文书之类的活),这下子俸禄可就多了。夸张的是,贾氏专门为此宰了一头小猪,使得贾诩有些心痛。穷日子过惯了,贾诩还是接受不了比较“奢侈”的风气。
贾诩这几天非常有干劲,有了闲工夫还会和刘启商讨一下朝廷大事,很有指点江山的意思。不过令刘启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那些士族竟然眼睁睁的看着董卓把西园军、禁军等彻底收编。不过也有令刘启非常激动的消息——人中吕布终于来了。
有机会穿越到汉末,没见过赤兔,没看过吕布,还好意思吹嘘“xx到此一游么”?小皇帝虽然下了旨令各地军马回京,但丁原的部队几乎是旨意刚下达,军马就到了。士族们出于警惕心里,就留下了这支士族的军队。是的,并州刺史丁原,早就和士族暗通款曲,尤其是灵帝驾崩之后,他就“无所畏惧”了,直接换个马甲,投入到士族的阵营里。
士族们为了留住丁原又上奏天子,保举他为执金吾(就是京师警戒司令)。然而,士族们没想到,丁原坐上了执金吾完全是一个败笔。丁原的官职是并州刺史,如今他带了三万兵就驻扎在城外,一来就封了个执金吾,同样都是边将,那把董卓置于何处?
更何况,丁原他对董卓有敌意!董卓这个人其实度量不大,袁绍出自袁家,他可以忍。但丁原呢?他是什么身份,寒家子,论起来还不如良家子,凭什么自以为能压董卓一头,大呼小叫。真要较个真,官职等阶差不多,是丁原“逾矩”了,在汉代,出身,有时候就是一种特权。
所以说像什么小说里yy的那样,变身吕布等“超人”,然后一统三国是完全不可能的。单论刘曹孙三人,刘备真正发迹其实是在刘协认他为皇叔的时候开始,因为他得了个名分;曹操虽然出身宦族,但在雒阳诸侯唯他一家出击,赢得了大义,但沛国曹氏本身也是很有实力的;孙家,虽然在江东经营百年,但失去大义,号召力就差了些,武将手下的士兵都是私兵就为明证(比如说吕蒙手下的兵可以拒绝孙权的命令)。
雒阳城封了城门,两家军队打得昏昏暗暗,虽然仅隔着个城墙,但惨叫声和嘶鸣声却听得清清楚楚。贾诩再一次“深沉”了,准确的说他是被董卓和丁原还有士族给“伤”了——“诸侯”的军队竟然在都城外大开杀戒,而士族却沉默了。
不过千古之谜再一次出现了,董卓派李肃说反了吕布,丁原被杀,三万并州兵大多都投降了,只有穆顺带着几千人跑了。
刘启对这个结果并不感到稀奇,毕竟史书已经写着结果,但稀奇的是,他所知道的与现实却并不相同——有传言说,丁原违抗圣旨,被吕布等人所杀。还有的说,丁原素来贪鄙,失去了军卒之心,吕布未反之前,军中已经哗变了
喜欢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