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询长叹了一声,“我如何能不知道,只是之前定下的半途骚扰计划恐怕会大受影响。”
“不论赵玄在不在王猛的车队里,我们都要派出人手骚扰。”
“对了,那边怎么没有传来信息,前两天不是还说要在两天后启程的吗?”赵询开始疑惑起来,间谍得来的情报与赵玄的实际行动差别太大,似乎有掩饰赵玄行动的嫌疑。
刑静沉默了一阵,道:“殿下,我想我们的内线已经暴露,赵玄是有意利用他们传递假信息。”
“什么?”赵询又怒叫了起来,“他们现在在哪?”
“其中一个已经跟随蔡飞上了百战号,现在已经无法联络。另一位还在车队中,但是一直联络不上。”
“算了,这件事就交由先生办理了,我先休息一下。”赵询本想发怒的,只是又泄了气,大为气闷的走出房间。
今天koghf提出了许多的批评建议,由于内容过多,所以不在评论里写了,贴在正文后面。
赵玄意识和赵君豪的意识之间的联系,目前暂定为融合,以赵玄为主,赵君豪的知识为辅,赵君豪的人生经验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之所以不说明白,一方面是我也没有完全确定下来,另一方面,不说明白也是让大家去想像与判断,都说明白了岂不是少了一大乐趣。
“生生的冒出‘资本’‘土地兼并’‘商业通讯网络’一类的词”,写的时候我也已经想到不太合时宜,只是,我并没有想到有什么词可以较好的代替,且如果赋予新的内涵,岂不是又要解释一番?所以也只有这样含糊过去,这是其一。其二,如果我用古代所用之语,则又怕读者会犯糊涂。
第三就是赵君豪身为顶尖的历史学家,居然还不能应付古代十三岁小孩要学的那点诗书,也算是一大怪事。赵玄的文名就算不能天下共仰,超过赵询这等黄口小儿应该是轻而易举吧。
关于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兄台读黄仁宇书大概也知道中国在农业社会时,传统文化的主题是均衡、对称,但是一进入商业社会,是以不平衡来促进发展,整个社会在不平衡的影响下达到暂时平衡(最典型的就是经济的起伏波动)并获得发展。所以赵君豪的所有知识与人生经历都是建立在这种不平衡思想的基础之上,与宋时所处时代所讲究的平衡对称思想是截然相反的,根本不可能指望他超越赵询。另一方面,在赵君豪的影响之下,赵玄本身是对传统文化是无法投入的,不像赵询,他本来就是要做太子的,对道德礼仪研究之透,断不是赵玄这种异类可以相比的。
关于历史观点结论过多,我现在也很为难,看过黄仁宇书的觉得不该太多,但是没看过的呢?前两天就看到有人说写的太简单,致使无法看懂其中的推理过程。目前来看,我也只有在这两者之间游走,非常尴尬。
历史观点出现的不自然,缺乏应有铺垫这一点我不得不承认,有许多地方确实是有一种拼凑的痕迹,这个是我功力与想法的问题,确实得改一改。可能这也与情节本身有些零散有关。
;
喜欢十三世纪——希望与转折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