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太师法眼无差,因为本府占地太大,所以最近正在招些人手。不过不劳太师为此小事烦心,皇上已经答应钱两由户部支。”
“那就好,那就好。不过……“韩侂胄脸色由和悦转为担忧,”听说殿下前几天曾遭人刺杀?”
“确有其事,不过跳梁小丑成不了大事,皇上已经让王知府严加查办。”赵玄淡淡的道,显得处变不惊的气度。
“前几天,老夫正忙着增加团练之事,一直没有顾上,今天特意带来几份小礼物为殿下压惊。”
辛俊安有些惊讶的看了韩侂胄一眼,想来对送礼的事并不太清楚。
赵玄的大眼亮了亮,又来财了。“真是多谢太师了,托太师之洪福,我并无大碍。这礼物不收也罢。”他故意谢绝,当韩侂胄劝了两次后,他才勉为其难的收下。
韩侂胄向旁边的辛俊安使了一个眼色。辛俊安心领神会,上前一步道:“殿下,前几天我们谈到税收的事。今天俊安还有事请教。”
“请说。”赵玄客气的道。
“东南沿海地区税收屡征不全,不知殿下可有妙策?”
赵玄静了下来,好半天方才道:“太师,你是真的要听吗?”
“哎,此事己成我心头大患,东南沿海税收事关国之根本,若不能完全收上,我大宋将兵如何能安心在前作战。”韩侂胄一声长叹,脸上本来藏起的皱纹也纷纷出现,显然为此事极为烦心。
“恐怕不仅是东南沿海税收无法征全,川四路与两淮路、两湖路也是如此吧。”
“不错。”韩侂胄坦然。上一次辛俊安来谈过,但并没有深入,但辛俊安已经为赵玄奇异说法所动,回去之后也曾说于朝侂胄。
“税粮之所以征收不全,是因为我大宋征税的体制不符合已经发展的实际情况。”
宋朝的税是一种扁平税,以平均的税率向全国统一征收,而不管各地区本身的情况。因此表面上相等的县份,实际的税收总数却可以有天壤之别,富饶地区的税收额可以达到贫困区的三百倍到五百倍。即便是在同一个县份,根据土地肥沃的不同,产出也大相径庭。因此虽然税率本身不高,但在贫困地区却足以激起民变。这也是为何中国的税率一直不高,史书上却常常写有“民不堪负”的原因。所谓“民不堪负”不是指全民都不堪负,而是指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无法承受,偏偏中国从来也没有贫困户减免税收的政策。而为了抑制因为此而引起的民变,当地官府只有对无法征收的税粮睁着眼闭着眼,上下打点,以求保持均衡。而原本有能力负担税收的人,也会因为有大量欠税不交者而意存观望,不愿交纳税收。
如果要将税征足,似乎应该选生活较好的县份。但实际的情形是,农村土地上的农民早已将扣除的税粮融入到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小自耕农虽然摆脱了贫困,但离饥饿线相去并不远,与城市中的居民和农村中富裕地主相比,自是差之甚远,如果真的将税征足,势必要引起大乱。
更令情形复杂的是,社会上还存在着其他种种制约因素。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以来,未曾重新分配过土地,很多县份的耕地几个世纪都没有作过系统的丈量,其间有的增加,有的减少,甚至该地区的地形都有了改变,过去所定税粮数额,可能已与现在实际情形大相径庭。至于土地的所有权,经过几易其手的典押,有时也难以认清谁是真正的地主。此外,官方所用度量衡和民间所用的就有大小的不同,这都阻碍了税收的足额征缴,也为这种征收行为带来极大的成本。
这是税收低的县份,税收高的县份税收同样不可能足额征收。最一般的情形是,如果一个县份的税收征收到百分之六十左右,余下的百分之四十即再也无法征收。因为一个地区总是有贫困有富裕,有些地区的贫民无法上缴足够的税粮,这就为富裕户的欠税提供了良好的理由。富裕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清楚的知道,官员们是不可能长期与大量欠税不交的税户相抗衡的,官府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精力,也没有这么大的成本。当地的官员无奈之下,也只能以种种名义免去这些人的税,一旦有了这个成例,以后的征税将更为困难。
“因此,我并不奇怪为何会无法上缴足够的税粮,也不奇怪为何我大宋财富无法转化成军事力量。”
韩、辛皆有拨云见日的感觉,终日掩在心头的阴霾扫去了一半。韩侂胄哈哈大笑道:“殿下之语有如清泉,将老夫心头灰尘一涤而清。果不愧为奇材也。”
辛俊安满脸的深思与敬佩,“殿下之语发人深省,只是不知有何策可以解决此法。”
赵玄一时大感为难。此中道理讲清楚已经有些困难,再找办法解决就更难了,因为解决的办法不是这个社会或者这个时间所能提供的。比如说,农村必须重新丈量土地,而这非三五年能完成;官员要了解辖地的具体情况,这个也非财力薄弱、技术缺乏之官府所能完成;如果贫困户减免税收,则必须了解贫困户情况,这需要极大的精力;……所有的困难太多太多,不是说变就可以变的。赵玄倒是想让他们按累进税率征收的,但这个社会明显不具备普遍实行这种税收的条件,提了也没有用。
韩侂胄却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他既
喜欢十三世纪——希望与转折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