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猛一回头,才发现正有一个宫装丽人亭亭而立,正对着自己嫣然巧笑……
“梓童,你怎么来了。”朱由校一愣,连忙起身迎上。
张嫣向前一步,任由皇帝抓着自己的手把自己拥入怀中。回道:“臣妾听宫人报信,说皇上躲在书房里不出来,便过来看看。”微微抬头,却发现皇上眼睑尚带有雾气,便笑道:“陛下这是怎么了?怎么还……”
张嫣微笑着眨了眨眼睛,却故意住口不语,好让朱由校不觉得太过尴尬。
“是辽东,”纵使这样,朱由校的脸颊也微微发烫,连忙取过奏章给张嫣详细分说。“辽东的兵丁太苦了,每月只有二两饷银,可米价竟然也是二两银子一石。他们终日辛苦,却食不果腹,真的太苦了……”
“陛下如此爱惜子民,真是大明之福、黎民之福,臣妾代天下臣民谢过陛下。”张嫣微微一挣,便从朱由校怀中挣脱出来,对着皇上盈盈拜倒。
“你这是做什么?!”朱由校一乐,伸手又把张嫣揽到怀里,点着张嫣的鼻子道:“想学长孙吗?”张嫣一阵不依,便和朱由校闹成一团……
如此闹过一会儿,张嫣才开口笑道:“陛下虽有此心,可有所不知,外面的那些人,又有几个天天吃的是大米啊。”见朱由校专注的看着自己,张嫣一阵娇羞,又解释道:“臣妾未进宫时,虽也比较富足,可这大米也不是常吃的。”
“是吗?”朱由校一愣,心中却不由的浮起一个典故来,‘何不食肉糜’。晋惠帝为百姓不吃肉而惊讶,张嫣却认为百姓吃不起米是正常的……
“大米多产自南方,沿运河长途运输到京,自然价格昂贵。而臣妾之家在河南开封,并不产米。日常饮食便以面食为主,这大米就吃的少了。”张嫣以为皇上长在深宫,不明白这些,便急忙作出解释。“辽东也不产米,价钱自然高涨。可天生万物,百姓自会有食用之物,陛下也不需太过在意。”
听张嫣说完,朱由校有点不悦。刚想出言训斥,却见张嫣握紧拳头,装出一副恶狠狠地样子说道:“不过,辽东米价二两一石,也实在太贵了。陛下可要好好治治那些奸商。”
“你呀,”朱由校乐了,在张嫣脸上拧了一把,“还是不要操心这些事了。多想想怎么给朕生个儿子吧……”
到了第二天,朱由校便以辽东米价太贵,辽东兵丁百姓难以接受为由,让内阁并户部商议如何平稳辽东粮价。又把户部农业署侍郎徐光启召进宫,详细询问辽东农业生产状况……
“徐爱卿,你好好想想,这辽东就只能一年一熟吗?就不能收两季吗?”朱由校清楚地记得,辽东,也就是后世的东北,可是中国的一大粮仓,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如果只能一年一熟,那怎么会有大量粮食调出……。要知道,东北的大米、大豆可是很出名的。朱由校心中想道。
“陛下有所不知,辽东冬季太过寒冷,作物播种后俱被冻死。唯有在清明后种植春麦,此点与与关内截然不同。”见皇上发问,徐光启连忙解释道。
“那番薯呢?”朱由校满怀希望的问道。
“这个,”徐光启有点尴尬,迟疑道:“番薯怕寒……”
“好了,算朕没有问。”朱由校脸一红,连忙掩饰道:“朕也只是病急乱投医。辽东还能种什么,徐爱卿也帮着想想……”
“臣遵旨。”徐光启应了一声,便低着头仔细盘算起来。
‘后世的东北都种什么呢?’见徐光启在那里苦思冥想,朱由校也不闲着,掰着指头仔细算了起来。“有春小麦、大豆、大米、还有土豆和玉米……”
‘有了,种玉米。’朱由校突然眼前眼前一亮,急忙问徐光启,“徐爱卿,你知道玉米吗?他也是从海外传来的。”朱由校突然想起玉米来,在他的记忆里,玉米、番薯、马铃薯是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三大农作物。如今,番薯已经被徐光启给推荐上来了,那玉米和马铃薯呢?
朱由校满怀期望的看着徐光启,希望徐光启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答案。
“玉米?”徐光启仔细想了想,却没有印象,便问道:“陛下,这玉米是何形状?可有实物?”
朱由校心里一紧,却笑道:“朕也是无意中听内侍闲谈时说起的,说玉米产量极大。可一时大意,竟忘了问那内侍姓名了。如今也不好找到他询问……”
“这个,”徐光启犯了难,这只有一个名字,怎么知道是什么啊?想了半晌,才为难的说道:“要不,陛下下个旨意,让宫中查一下。可好?!”
朱由校嘴一撇,我到哪里去找那个内侍啊?!只好装模作样的想了一想,又提醒道:“朕当时好像是听那内侍说,他用水煮熟后,用手拿着啃食,最后还把棒子给扔了……”
“能煮熟后啃食?中间有棒子?还是海外传来的?”徐光启仔细想象了一下,迟疑道:“莫非是苞谷不成?可苞谷的产量并不大啊?”
“苞谷?那是什么?”朱由校好奇的问道。
“启奏陛下,”徐光启详细的解释道,“苞谷传自佛郎机人,也叫玉蜀黍。其果实与其他谷类不同……”
“啊,朕想起来了,”朱由校突然叫道:“好像那个内侍说过玉蜀黍什么的。”心中却是暗叫惭愧,这玉蜀黍多好的名字啊,我怎么给忘了啊。
“……可是,这苞谷的产量实在太低了啊。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辽东种植。
喜欢明风万里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