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2-17
郑森怒而离岛,但以刘中藻为首的十几个隆武朝廷来使却仍然留在崇明。对于刘中藻来说,崇明高氏与福建郑氏这一南一北的两大海盗军阀家族的冲突,这正是隆武朝廷所期望的。毕竟刘中藻出使崇明为的是为隆武朝廷寻找一个强而有力的外援。尽管崇明高氏的态度颇为暧昧,但刘中藻将受隆武之命长驻在崇明,作为隆武朝廷对江南的观察使,以在抗清的最前沿了解江南动态,以及最大限度地笼络高氏。
无论如何,崇明民众驱逐鞑虏的决心是刘中藻所看到的地方之中最坚决的,且不说别的,光是同盟广场就足以证明崇明高氏向天下人表达那种誓死不二的决心了。
广场事件让高旭觉得颇为辣手。现在与福建郑氏闹翻,这不符合高氏的利益,毕竟崇明所需的大量物资都倚仗着进口,特别是海上贸易,要是郑氏封锁了福建、广东海域,高旭最重要的南方外贸通道便被截断了,特别是广东佛山熟铁原料的输入,将对高氏工坊的影响是致命性的。没有铁,再好的兵器也打造不出来。
然而,觉得大失面子的郑森也不给高旭善后的机会,他直接离岛,扬长而去。
郑森如此作态,高旭也知道在他的气头上,如果放低姿态地去挽回事态也是无用,以郑森那动辄动怒、气量偏狭的性格,事件既然已经发生,说什么也是徒然。对于郑氏来说,不过是吐了一口痰,撒了一把尿,就折损了一名将领,这个场子是无论如何都要找回来的。特别是郑森小时在日本受到武士道教育,那种骨子里的争强好胜的浪人性格,肯定不甘罢休。
对于郑森的郑氏舰队的去向,高旭密切关注,同时调高崇明本岛的警戒,以防郑森冲动之下实行报复。同盟军的主力都在崇明岛外,徐玉扬的第一镇九月挺进浦东,已占据了沿海川沙堡、南汇堡、金山卫三个要塞,正在消化浦东地区,作为以后反击的内陆根据地,与驻兵在上海的李元胤部据江对峙;徐鸿的第三镇则是驻守崇明隔江相望的吴淞,与尼堪部清军相持;至于阎应元、何常为首的第二镇则在江阴、小石湾阵地死守,应对满清主力博洛部的强攻;而以史战、赵天武、顾容为首的同盟舰队却是在布置在江阴的对岸靖江,与耿仲明的镇江水师相持。
留在崇明本岛的只有邬含蓄驻守在同盟广场的宪兵营,崇明城内沈从武的城卫军,以及驻守在高老庄的赵明月的巾帼营,此外,还有在同盟军训练营地里集训不足一个月的两个预备镇一万新兵。这两个预备镇因为训练时间短,又没有实战经验,在战力上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广场事件之后,长远来说,担心福建郑氏对广东海域的封锁,目前来说,又担心郑森的郑氏护卫舰队的报复,对于目前日趋严峻的抗清形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保护郑氏的少主郑森,郑氏派出的北上护卫舰队实力不俗。福建郑氏财大气粗,随便拨要汗毛都是非同小可。光是郑森的护卫舰队,就拥有数十上百艘战舰,数千人马,以规模来说,声势极大。
当郑氏舰队离港之后,闻讯后的高旭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参加会议有高老头、沈廷扬、顾炎武这些崇明主事者,当然刘中藻也名列其中。
“大敌当前,这又是同室操戈啊。”沈廷扬叹道,“要是以高郑两家的实力,若能齐心协力,南北呼应,长江以南的局势势必为之一振啊。”
顾炎武不屑道:“当初清军南入时,那拱卫南京水路的郑氏水师望风而逃,兵败如山倒。要是指望郑氏抗清,哼哼,除非太阳从西而升。”
刘中藻听罢,也是叹了一口气,道:“正如亭林先生所言,郑氏的确毫无抗清之心,只有偏安之志。自六月底继位大统以来,陛下每日志在中兴,期望郑军兵出仙霞关,北伐抗清,但那郑芝龙只想挟制朝廷,偏安福建,虽有富可敌国之资,数十万水陆将士,奈何皆不为陛下所用。”
高老头则是忧心忡忡地道:“俺担心的是那郑森,万一他炮轰崇明怎么办?”
顾炎武接口道:“高爷莫要担心,以我看来,那郑森虽然为人有失豁达,行事冲动难料,但若说他挑起战事,炮轰崇明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径,这种大是大非,他还不至于置之不顾。”
要说对郑森的了解,在场的大约没有一个人比得上高旭。无论如何,历史上的郑成功矢志抗清,现在同盟军负天下之重任,誓死抵抗满清下江南铁骑,要说这时郑森会悍然发动内战,高旭也是不相信的。
高旭担心的不是郑森,而是他的老子郑芝龙。
因为高旭创建同盟会和同盟会,打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使得他日浙名誉天下。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隆武对崇明高氏的重视,对高旭的赞不绝口引起了郑森的嫉妒之心。两人都有海盗背景,而且不论家族的实力,还是他郑森个人的学识,都自信比那高旭更胜一筹。但现在的情况是,高旭总是压他一头。以郑森看来,同盟军所取得的战绩肯定有极大的泡沫,他有了一探究竟之心,所以,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强行要北上江南。
正因为郑森的北上,郑芝龙不得不派遣一支舰队护卫固执的儿子。
高旭知道,历史上,从没有一支郑氏舰队在隆武元年的九月份开到江南。
在江南的水路上,郑森的郑氏护卫舰队将成为清军镇江水师
喜欢大明时代之死人香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