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南水北调(下)
陶老大是在省委书记关国富陪同下来到郧城的,直接去了均州市的丹江大坝。~(
万红玉、胡晨阳等市县领导就在均州市迎候。
上面还事先通知,此事不要让媒体报道。陶老大是已经退下来的领导同志,其活动不宜公开报道。
等人的功夫,胡晨阳说了个笑话:说是某省委办公厅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下面:“首长要来,领导陪同,同志们站在两边,群众鼓掌,孙子们千万不要往前挤。”
胡晨阳问大家:“你们说说,电话中提到的这些人分别是指谁?”
万红玉笑道:“其它人倒还好理解,就是这‘孙子们’是指谁啊?”
胡晨阳道:“你们先猜猜看?”
江川猜道:“上访群众?”
胡晨阳摇头:“不对,这种重要的场合,要是混进上访人员,那就麻烦了。”
江川又猜:“社会闲杂人员?”
胡晨阳又否定了:“首长视察,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哪有闲杂人员?”
万红玉道:“晨阳你就别关子了,那孙子到底是谁啊?”
胡晨阳这才道:“首长,是指中央来的;领导陪同,这个领导指的是省里的领导;‘同志们站两边’,就是指我们这些市、县干部了;‘群众鼓掌’,这个群众,是指事先安排好的被首长接见的群众;‘孙子们’其实是指基层干部。”
大家恍然大悟,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江川叹道:“妈的,我们的基层干部,在人家眼里,成了孙子们。”
万红玉也道:“哎,这个笑话,不宜扩散,太伤自尊了。”
等到上午十点多钟,贵宾终于来了,几辆警车在前面开道,而陶老大是坐在一辆高档中型面包车里,当一位中等身材,微胖,脸色红润,满脸笑容的老人下车时,胡晨阳一下就认出来了:陶老大!
随后,陶老大的夫人张颖也跟着下了车,以前电视中也见过,张颖在中央领导的夫人中,算是比较端庄秀丽的。
万红玉率先迎上去跟陶老大夫妇握手。
陶老大显然是认识万红玉的,笑着问道:“红玉,来郧城市几年了?”
“二年多了。”
万红玉又将胡晨阳介绍给陶老大:“这是我们市长胡晨阳同志。”
胡晨阳很是恭敬地道:“承启同志您好!”
“胡晨阳?”陶老大显然听过这个名字,一边呵呵笑着与胡晨阳握手,一边打量着胡晨阳。
仓促之间,陶老大并没有多和胡晨阳说什么。
陪同陶老大来视察的有省委书记关国富,副省长陈清时等。
这种视察,省里的领导和均州市委书记才是主要陪同人员,万红玉、胡晨阳这些地、县领导真的成了“同志们站二边”,只在必要时适时地上前介绍几句,说话的机会不多,“鼓掌”的机会不少。
对于地县领导而言,他们要做的“功课”是在领导来视察之前。
车队直奔丹江水库。
陶老大并不是第一次来丹江水库,所以,他下车后,环顾了一下四周后就道:“丹江水库周边环境是越来越绿化了,你们治理得不错。”
刘仲年道:“承启同志,为了保证丹江水库的水质达到一类,我们在火焰山上都种上了树呢。”
“哦,均州还有个火焰山?”
工作人员适时送上了望远镜,陶老大和关国富都按刘仲年指点的方向,观看“火焰山”的位置,那里已经种上了一些树苗,仍然还有一些人在进行着种树的事业。
听了刘仲年的介绍,陶老大有些动容,道:“岩石上种树,种的不仅仅是树,也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啊!”
关国富附和道:“是的,这就是老区人民的觉悟:要把最干净的水送到北方,送到京城。”
陶老大站在丹江大坝上,对关国富道:“国富同志,南水北调,为什么要分成三条线?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太大了,北方地区缺水的情况太严重了,光一条调水线还不行啊。~”
关国富笑道:“是的。”
刘仲年指着远处的一座宝塔道:“承启同志,那是龙山宝塔,有二千多年了,以前,我们均州有著名的‘均州八景’,丹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起以后,‘均州八景’大部分都被淹了,就只剩下龙山宝塔了。”
刘仲年的话,当然有一种潜意思:“我们均州市可是为国家的水利事业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国家也应该多补偿我们。”
关国富也道:“哎,均州市,还有郧城市,确实为南水北调付出了很多,中央、省委是知道的。”
陶老大道:“同志们,周总理有句诗:‘大江歌罢掉头东’,自古以来,长江东流,这是自然规律,我们现在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让部分长江之水向北流,让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从根本上摆脱干旱,慢慢也跟南方地区一样,到处青山绿水,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这是在创造人间奇迹,这种奇迹,也只有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才可能创造出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南水北调,意味着局部地区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有位美国国会议员告诉我:在西方国家,比如美国,南水北调这种事永远通不过也做不成,因为它的地方政府是高度自治的,想要地方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别的地方,地方上根本就不会答应。”
关国富又笑道:“是的,是的。”
胡晨阳听了,觉得陶老大口才还好啊,怎么一到正式
喜欢官僚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