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妃暄依旧是一脸的平静,眼中只有对手的长剑逐渐刺来。心里想到的却是数十天前斋主所说的话。
“慈航剑典确实能够帮助学武者上窥天道,但是远不像世人想象的简单。否则我慈航静斋就不会自地尼创下之后就无人能够看破天机。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需有缘人方可有机会借助剑典的帮助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慈航剑典对我静斋的作用,妃暄也看得太重了。如果没有了剑典就无法延续下去的话,净斋早就消失在江湖中了。通过习武上窥天道的不世奇才,大概每一百年就会出上一两个。而这其中借助各种宝典秘籍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法自然,而窥天道。所以妃暄此次出门能带回剑典最好,带不回来也不必强求。”
当对手的长剑已经到达眼前不足三尺的时候,师妃暄才自己的思绪拉回到眼前的生死决斗中来。色空剑剑柄向内挽了个剑花,剑尖准确无比找上对手的长剑。
两把长剑一击而分,两人都承受不住巨大的冲力向后飘开。同时一声嘹亮而不失悠远剑鸣以两把长剑的交击处为中心,向四处扩散开来。听在林冠原的耳中,却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慈航净斋中每天早晚课时间想起的钟声。不容他有太多回味的时间,一股沛不可挡的巨力沿着手中的长剑迫体而来,正如一记闷锤直扣心坎。
林冠原立刻明白自己被色空剑的声音所扰,心绪出现了不应有的破绽,竟让师妃暄成功的找回优势。以一个女流之辈,无法依赖超强的臂力而能造成如此效果。林冠原不得不暗暗佩服师妃暄的内力之深厚,远远超出想象。然而这并不是最令林冠原担心的,因为他最清楚内力的深厚与否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要不然最近几年也不会自己强行散去了接近一半的内力。师妃暄借助色空剑帮助发出那声钟鸣的用意才是另林冠原心中隐隐不安的源泉。对手不但武功修为了得,临战的经验也不容小视,眼光和智慧更是令人折服。
一股阴柔的内力在林冠原的手肘出突然出现,引导着侵入的异种真气在体内一个小周天的运转之后送回手中的长剑里消失不见。在空中完成了这一切以后,毫发无伤的林冠原落到地上,长剑斜指地面,一言不发的看着眼前年轻的对手。同时不得不将一小部分注意力分散到了身后快速接近的寇仲和徐子陵身上,尤其是后者让林冠原有一种十分不安的感觉。
最近十年的修炼让林冠原对力量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高度。自己体内所有能量的流动,以及背后的运作方式在林冠原眼中就好像是清澈的泉水般一览无遗。同时借助视觉、听觉等六感,能够掌握周围一定范围内能量的运转方式,并用这些本源的力量运作方式对其进行控制和利用。这样的修炼方式突破了人体自身内力和体力限制,而追求的是自身和周围一切力量控制和利用。
但现在不断接近的两个年轻高手却蕴藏着他所不了解的力量,尤其徐子陵强大的武技和内力背后还有着并不强大,却令人无法琢磨的其他力量。最令他不安的是这种力量的气息还似曾相识。
林冠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现在的境况进行了重新估计和判断,马上拿定主意改变原来的想法。长剑再次平举,直指前方五丈远处的对手。一股微弱的气流在手握剑柄处旋转而生,并不断地集聚强大起来。顺着手中的长剑旋转向前,同时气势慢慢向上攀升。不等气势聚集到顶峰,林冠原人随剑走,毫无花巧的向前击出。
刚才的两剑交击,师妃暄决不像表面上这般轻松。在与绝世高手交锋的压力之下,第一次轻松的达到剑心通明的境界。还没来得及仔细的体会其中的变化,就被对手的一剑打回原形。阴柔的内力透体而入,如同千根钢针般四散开来,无孔不入的钻到全身的经脉中去。万幸的是对手的内力跟自己本是同源自慈航静斋,对这种气劲的熟悉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将其悉数化出体外还不至于受伤,糟糕的是在这短短时间内对手就开始了下一轮进攻,没有给师妃暄任何喘息的余地。
剑心通明的感觉再次毫无征兆的出现,师妃暄没有太多的时间表现自己的惊讶,对手的长剑就已经递到自己身前不足一丈的地方。林冠原的脸上准确的表达出一种一往无前,决不回头的坚定表情。省略掉所有花巧的直刺在越过四丈空间的时间里聚集起无以伦比的气势,就在这一点上现在这把普通的长剑甚至要超过本以气势致敌的井中月。师妃暄立即明白的对手的战略。胜负将在这一剑之中分出,根本不给后面赶来的寇仲和徐子陵任何机会。也就是在这一瞬间,师妃暄明白了自己能够连续两次轻松进入剑心通明境界的原因。这种感觉来得十分突然,没有任何道理或是证据。但是知道就是知道,没有什么原因。同时师妃暄脑海里没有来由的想起了徐子陵总爱说的一个词—“遁去的一”。
“战!”徐子陵的真言如同平地炸雷般响起在交手双方的耳畔,经接着以高出原来几乎一倍的速度扑向战场。同时寇仲停下了前进的步伐,甚至还向后退了几步。
这一声真言在师妃暄耳里无异于久旱后的甘露。真言大师本来就是慈航静斋的护法使者,静斋里几乎所有的年轻人从小就时常能
喜欢大唐同人传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