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也有人养蚕,民间还存有不少生丝。可因为不是生丝的主要产地,百姓抽取了蚕丝之后,大多存在家中,等江南商人前来收购。也因为如此,量也不大,无法满足房山织造局所需。
可用来说服豪绅们也可以了。
一个多月时间,厂房很快建设完毕,占地三百来亩,都是黄泥土坯房,厂房一排列整齐,如棋盘格子一样,每个格子之间还开完了排水渠。这三百亩的面积在古代规模很大,虽然厂房都很简陋,可远远望去,却黑压压好大一片宅子,如同平地里起了一座新城。
特别是织机都开动的时候,轰隆的噪音彻夜响个不停,震得大半个房山县城的居民都失眠了。
这个时代的房山人或许还不知道一个工业基地,即便是最简陋的手工业作坊式的工业基地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可就在厂房奠基的那一刻起,周遭的生活却发生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变化。
首先,修建新厂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正值农闲,孙淡一口气雇佣了上千青壮建筑工,没日没夜地干。号子声,打夯声,竟夜不息。因为要上夜班,需要大量火把,城中买桐油的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其次,这么多人要吃要喝,得了工钱之后要进城消费,只几天工夫,城中新开张了十几家杂货店和小饭馆。
而临近年关,工人们也需要购买年货,干杂店里的货物也卖到断货。
就连卖馒头的那家铺子,每天早上都要排队,去迟了,还吃不到一热馒头。
生意是如此地景气,这年头,只要你想赚前,只需到街上摆一个摊,就能赚得满身挂满钱串子。
房山百姓看到了实在的好处,都恨不得孙淡的厂房能够永远这么修下去,永远不要完成。
等孙淡的厂房建好,那些刚开张的店铺都心中郁闷,只恨自己动手太迟,没赶到好时候。
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纯粹多余,厂房是建好了,建筑工人也都回家猫冬去了,可从江南请来的织机师傅却来了,一共六百人。这六百人在江南地区根本就不算什么,每月也不过六七钱薪水,可到了北方,却是个顶个的技术骨干,孙淡也很大方,给他们开出了二两银子的月薪。
二两银子在这个时代可是一笔巨款,如果不粘荤腥足够一个普通人家吃上五六个月,遇到灾年,可以买两个黄花大闺女了。
这些工匠师傅大老远从江南来顺天,生活枯燥,工余时,难免不去城中胡天海地,这群人的消费能力比起以前的建筑工不知要强上多少,六百人比以前的几千人花费还高。
于是,城中的酒店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这还是开始,以孙淡现在手中的织机数字,如果三班倒,每台机器需要三个工人,加一起,上万人了。上万脱离农业的工人,不知道要带动城中多少产业。
纺织业直接解决了上万人的生计,可相关的下流行业也要随之蓬勃发展,如此一算,至少有十万人受惠孙淡所开办的织造局。
就目前而言,因为是年关,工人们还没到位。但六百个工匠的到来,这些手握现银的江南姥成天在街上喝酒玩乐,还是让房山人发现,市面上流通的资金变多了。
同时,更大的变化突然发生。
织造局因为是孙淡和晋商联手所为,等织机到为之后。史万和上百个山西商人在房山常驻,这些家伙可都是富得流油的。一到房山就大肆买地建宅子,房山县城就那么大点,被山西人这么一炒,地价一日三涨,逐步与京城价格靠拢。很多城市贫民睡一觉起来,愕然发现自己破旧不堪的小房子竟然价值不菲,变成了中上人家。
精明的人都将房子扣在手中,等着自己身家一点点水涨船高。可也有等不及的人将城中房屋都换了现银,搬回乡下去当小地主了。
随着地价的进一步上涨,许多京城的商人闻风而动,纷纷来房山买房炒地,一个月时间竟涌进来一千多人。
城中的旅馆已经暴满,连普通脚夫歇脚的大通铺也涨到三十文一个铺,上面躺着坏揣钱票的北京人。
这些天来,从京城来房山炒房的商人们几乎赌红了眼睛,其中最牛的一个商人有口气买了一百多间房十几个铺子。
大量商人的涌入,再加上上百个晋商的入驻,房山市场的繁华度已经不亚于京城。这些人可不是孤家寡人,每个人都带了几十个家人伙计。也就是说,房山县城中突然增加了上万人口。就人口密集程度而言,已经达到了南京扬州苏州的标准。
不过,这其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首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公共设施不够用了,尤其是茅房,每个茅房都暴满且不去说。单就孙淡让豪绅们掏腰包新建的几个公茅房已经满得流到街上去了。不但如此,还有不自觉的人趁人不备,随便找个地解决问题,弄得城中的野狗们见日饕餮盛宴,吃个不亦乐乎。
以往美丽恬静的房山,如今却变成了一座臭气熏天的黄白之城。
掏粪的农民忙得脚不沾地,还是没办法应付这突然增加的上万人的排泄量。可以想象,等一万多工人到位后,城中不知要挤成什么样子。孙淡现在简直不敢上街,一上街就有百姓拦轿告状:“青天大老爷啊,我们都快被外来人都熏死了。”
这是其一,其二,随着消费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城中的特殊产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陆续开张。妓院、赌坊四面开花,莺莺燕燕当垆卖
喜欢大学士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