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次突如其来的册封,文府上下立刻忙开了。
原本,舒眉安排妥当的行程,被彻底打乱。用文曙辉的话来讲,就是他们此番南行,不再是个人行为,朝廷还赋予他们一项使命——代表泰宁帝看望刚刚回归的江南百姓
如此一来,他们此行所到之处,还有代天下体查民情,替天子广布恩泽。
这突如其来的改变,让舒眉不得不推迟出发的计划。
接下的日子,她进宫接受宫廷礼仪训练,而父亲文曙辉却到紫宸殿。列席御前会议,跟朝廷一帮重臣,商议南边诸事。
原来,有人担心江南再出变故,提出要派钦差及官员,尽快到南方接管政务。
这跟舒眉此行本没任何关系,可太傅施靖给项忻突然出了个主意,说是想要朝廷任命的官员,到那儿之后顺利交接,恐怕得指派熟悉本地,且信得过的官员才行。
此条件一经提出,让朝中大臣都犯了难。
自丙子之乱,高世海篡位后,南边举起反旗,跟北边分庭抗礼,已经数年过去了。熟悉江南的那帮旧臣,要么归附了南楚以及后来薛博远,要么辞官引退了。
这上上下下,哪里还有熟悉南边政务,又信得过的大臣?
于是,施靖就举荐了季贯良,不仅自己作保,还拉了文曙辉和舒眉出人作证。
此人选提出,其他人自然没异议,有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不甚赞成。
“其他方面尚可,不过资历略显不足。”宁国公齐屹,听施靖提议,要派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官员走马上任,他忍不住提出了自己担忧。“之前他最高的官阶,才不过七品的县令,提升一级,领一府政务尚显稚嫩。要他辖几省的百姓,只怕有些困难……”
对于季贯良的背景,齐屹早派人调查过,知道此人的来历——乃竹述先生的高足。跟他四弟齐峻还是同窗好友。施太傅在江南供职时。曾跟他有些往来。
宁国公的担忧,立即引起其他大臣的附和。
大楚开国以来,江南就是天下的粮仓,民间还有“苏杭熟。天下足”的说法。
虽然,先前朝廷已派唐将军,随葛曜南下接管防务了,可作为朝廷任命地方官,季贯良的资历,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不足以坐上江南总督如此重要的位置。且不说本人能力如何,就是他十分能干,把江南地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跟镇守那边的同级武官沟通起来,只怕还是有不少问题。
于是,大家争来争去,江南总督一职,到江南送来的奏章送达后的第七天。还没有确定最终人选。
最后施靖一拍脑袋,把主意打到即将南行的文家父女身上。
“微臣这儿有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只不过,就怕有人会推辞。”说完这番话,施靖将目光,转到宁国公身上。
齐屹一脸莫名。
施靖随后说道:“此人的资历,论起来比季贯良要老一些,而且,出身公卿世族,从小在京城长大,跟唐、林几家少将军,想来都十分相熟……”
他把这些条件列出,众人皆被勾起了好实之心。
什么时候还有这样的人物,自己怎会不知道的?而且,在场之人谁先前谁也没记起来。
齐屹更是诧异:“谁啊?还有此等人物?本公记不起来了?”
施靖笑了笑,跟坐在上首项忻道:“陛下,宁国公胸怀坦荡,一心为公,竟然连自己亲兄弟都回避了。古人有云:‘举贤不避亲’,微臣提议,就派宁国公的二弟齐岿,担负起此等重任吧!”
将人选一经说出,在座众人恍然大悟。
虽然,大伙都听说过此人,但见过的少之又少。据说,当年老国公爷齐敬煦过世后,这位齐二爷守制了三年,随后又到任上,从此以后再也没回过京。在南楚兴建之初,被任命为徽州知府,后来,薛博远逼逊帝项昶下台之后,他为了稳住朝局,特意拉拢过齐岿。
齐岿颇有骨气,宁愿被软禁,都没曲膝变节。
上次葛曜送来奏章,把南楚旧臣清点过一遍,还特意提过他的情况。
此时,施靖把他单独拎出来,推举为江南总督一职,也算事出有因。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宁国公,等他作出回应。
“不行,虽说他的资历,比季贯良稍稍深一起,可总督一职,仍显不足。而且,他多年未回京城,甚至连陛下的面都没见过,如今能及时领会上意?”齐屹怎么也不会想到,施太傅会竟然将二弟推上前来。他半点犹豫都起过,当场就否决了这一提议。
连着两个人选都被齐屹淘汰,施太傅面上显得颇为无奈的样子。
坐在上首的项忻,见大家争论不休,就是形不成一致的意见,不由叹了口气,说道:“想不到,收回江南这么难的事,都让王叔办成了。没想到,竟然会卡在官员任命上。要不,就把那块地方划为王叔封地,让他自己来打理算了……”
“万万不可!”一听这话,施靖惊得从座上站起来。
与此同时,对面的齐屹起来劝阻:“此事事关重大,望陛下三思!如果那样,只怕以后会有大麻烦!”
在座其他大臣,也均表示反对的。
关于赐王公封地,大楚开国之初不是没有先例。只是到圣祖爷驾崩之后,几家王爷为了争位,曾联手起来,跟当时储君发难,曾出现的长达近五年的“三王之乱”。
现在天下还未统一,泰宁帝就轻率地作此提议,这如何不让人忧心
喜欢举鞍齐眉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