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师巡阅使(江南军区的司令员);
两辞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江苏江西军政大员,大西南外交、商务部长);
三辞兵部尚书(相当于主持军委的国防部长啊)
奕詝觉得,自己如果把以后号称为“雪帅”的人请来,那自己的军事事业,特别是海军事业,那自己只要提一点指导意见,到时候,太平洋就是大清的后院池塘了。
想到这里,奕詝立即说道,“筠仙兄,孤也明白,可是,孤有些担心彭玉麟不会为国效力啊!”
“哈哈哈,太子爷,你说笑了,小的保证,一定将雪琴(彭玉麟,字雪琴)请来,如果到时候不来,小的愿立军令状!”
“军令状就算了,孤相信筠仙兄的为人”
奕詝在笔记上记下程学启,彭玉麟
接下来宝鋆看了看崇厚,说道,“太子爷,我推荐的是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进士,盛京正红旗的瓜儿佳??文祥,这厮今年三十二岁,有勇有谋,公正廉洁,做事灵活,通达……”
“好了,孤准了你们的请辞,也认可了你们的推荐,孤希望,明年二月初,这些人能够来京受命,到时候,孤会给你们安排新的官职!”
说着,将文祥也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对于郭干章,倭仁,还有翁同龢,这三位孤的亲信之人,由于是国之干才,也就不再任命其他了。当然,如果你们想干点别的,可以给孤说,不过,你们的找到顶替之人啊”。
“遵旨,谢太子恩典”,七人躬身说道。
今天的事情对奕詝来说,真的是喜出望外。
可是有一点,奕詝感到很不高兴,那就是在自己建构的“高层建筑”中,这安徽人和湖南人好像有点多,这如果发展到以后,形成乡党,那会危害国家社稷的,当然,这是后话。
开完会以后,奕詝就离开了。
午饭和自己的女人在澄静斋享用,看着圆明园里,苍翠的松柏,在寒风中岿然不动,福海也结冰了,明灿灿的冰面上,奕詝就想到了,开春湖水解冻,万物复苏,自己的梦想也会成真,到时候我就可以君临天下,身登九五之尊了。
饭后,奕詝也没心睡午觉,嘱咐了几声阿曼后,带着杨露禅和自己的卫队到京城去逛逛。
奕詝随性来到了东城的安定门,看到了孔庙,不过,奕詝没有进去拜谒圣人,而是随即走到了旁边的国子监,也就是“北雍”,因为南京的国子监,它叫“南雍”啊。
奕詝看到稀疏破落的国子监,心中不胜唏嘘,是啊,教育败落,反应出大清的衰败之象了,导致国家的官学教育也就日薄西,不言而喻了。
当奕詝进去后,发现里面的监生竟然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人。
可是根据去年祭酒的报告,这个国子监里面有三百多人啊。
在国子监里面,奕詝没有找到学院的最高长官——祭酒(正四品),就连司业(正六品)也没有。
后来,奕詝找到一名监生问了一下情况,才明白了原因。
原来国子监的授课竟然是每月的初一十五这两天啊。
还有,里面没有监生是由于在监读书的贡生和监生分内外班,内班住监,每年发给膏火费(蜡烛、灯油费)白银二十四两,外班不住监,每年发给膏火费白银六两。
此外,每年赏给国子监白银六千两,充做开课时膳食费,余下的用于补助有困难的学生。
贡生和监生都享受免役特权。
贡生和监生分置六堂读书,每堂分内班、外班,皆有定额。初每堂内班二十四人,外班二十人,六堂合计二百七十人。
乾隆二年(1727),每堂改为内班三十人,外班仍二十人,六堂计三百人。乾隆三年,裁去外班,只留内班一百八十人。乾隆六年,每堂内班裁去六人,将节余膏火银移发外班,外班共一百八十人。
被录取的贡生、监生并不都坐监读书。取要通过考试,名为考到。
考列一、二等者再试,名为考验。贡生考中一、二等者,监生考中一等者方取得入监资格。由于六堂名额有限,取得入监资格的人还要等待六堂出现空额时才能真正进入监内读书,名为补班。在监读书称为肄业。不入监的贡生和监生仍保留国子监学生身份,享受膏火费和伙食费以外的一切待遇。
奕詝一听,麻痹的,这简直就是扯淡啊,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大清三万万人就录取三百来人,这简直就是埋没人才啊。
与其说国子监是培养人才,倒不是说是圈养人才啊,这简直就是坑爹啊,不,应该是坑国啊,看来,以后要对这国子监进行整改啊
国子监的未来在哪里?请关注下一章!
ps:书生说点实话,历史文真的不好写,特别是有根有据的历史文更不好写。一般来说,书生如果纯粹的码字,一小时可以三千字,但是,我这一章,至少花了三个多小时,不为别的,就为了让看官们晓得,书生的书不是胡谄乱写的。里面的历史人物都是根据历史原型进行塑造的,描写上都是有理有据的!
最后说一声,有心的可以捧个小场,点个收藏,到纵横申请了账号,你就可以自动订阅了,如果你觉得订阅费钱,也可以只订一章啊,一章连一毛钱都不到啊,权当作为对正版的支持,对书生的支持啊!
喜欢远东帝级之枭雄咸丰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