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宣忙微躬身子,掏出一份大红单子,恭敬地道:“家父得知世叔筹办书院,宣扬文教,特命小侄捐钱一万贯,布帛百匹,尽些绵薄之力,望世叔笑纳。【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王秀没想到吴宣送礼,上次并没有行贿,只是带来一些土特产,看来吴家那老狐狸用心思了!想要把关系维系下去。既然人家送钱,捐赠书院,他也不好拒绝的,一万贯可以购置二十所大宅子,不收岂不可惜?反正书院正需用钱之时,又不是落在自己腰包里,大不了在功德碑上,留在吴家的名字,也算是给他们交代。
宗良把单子收下,他才慢悠悠地道:“如此贵重之礼,我代书院谢过令尊。”
吴宣见王秀收下,那是大为欣喜,急忙道:“家父说世叔办理书院是宣扬文教,却耗费财帛颇大,奉上些许心意,使书院置办些田产,岂敢当世叔谢字。”
“难得令尊有如此心意,季叔准备随船队出海?”王秀淡淡地笑道,对方这点小心思,他真不放在心上。
“正是,小侄准备领略域外风情。”吴宣一脸的急不可耐,又显得惴惴不安。
“出去闯荡,未尝不是件好事,你是去扶桑?”王秀心念一动。
“正是。”
“嗯,扶桑多银,可以多带回来,朝廷缺的就是槠币啊!”王秀心中有了念头,三佛齐的黄金,小日本的白银,那可是大大的财富啊!放过去那才是傻瓜。
“小侄谨记,对了,还有一事,不能不向世叔禀告。”吴宣脸色变的凝重。
王秀没有在意吴宣的作态,笑mī_mī地道:“何事?”
“世叔,还记得那日海事局,世叔召集商人买卖盐茶,那位公然忤逆的韩玄胄吗?”
吴宣偷看王秀若有思索,慢慢地颔首,才谨慎地道:“韩玄胄未能拍到茶场,当天就回到行在,令人不解的是,他的堂兄韩大人,对世叔倡议政事多有苛刻。”
户部侍郎韩玄胄,王秀早就通过秘密渠道,得知韩肖胄和翰林学士院侍讲学士胡安国,公然抵触新军制,韩肖胄甚至说他有异志。不仅如此,连赵鼎、张浚等人的态度也很暧昧,他们和韩家走的很近,已经让他颇不愉快,怎么说张浚是他的同年,赵鼎也是他帮过的人,就算是理念不同,但跟他对着干也有点难以接受。
吴宣轻描淡写地话,勾起了他心头怒火,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也可以尽量温和地去改良,更愿意用妥协地手段,把名利让给别人,以求争取利益的平衡。
但是,温和、妥协和平衡绝不代表懦弱,更不是毫无原则,他能理解赵鼎、张俊,甚至能宽容张启元,但韩玄胄明知新军制有利家国,却因一己之私,全盘反对,竟发展为对他的人身攻击,实在难以容忍。
正如他不能容忍朱松一样,为人做事各有观点,无可厚非,大家可以一起商量,尽量缩小矛盾,在大利大义下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但为了自己不顾家国,那就不是政见不同了,而是人品道德问题。
他们的确有可取之处,但毫无原则的人品,绝不是行朝需要的人才。
吴宣感觉王秀那锐利的目光扫,他猛然打了个冷战,这道目光中,分明有一股令人胆寒的杀气,他绝不曾想到,温文尔雅的王秀,会有那么大的杀机。
忽然间,他想到这里是杭州是两浙路治地,当方腊席卷两浙路六郡,几乎无人可当,王秀率七千孤军抵达,浴血奋战,死死遏制方腊的扩张。又率先展开反攻,一战怒斩杀数万俘虏,有人屠的称号,多年的微风细雨,让别人忘记了王秀的狠辣。
“紫溪盐场,是杭州最大的盐场,盛产海盐精细味美,一定好生经营。”
吴宣正在发呆,想着王秀的手段,忽然听到这句不着前段的话,说的甚是中肯,丝毫没有刚才那股凌厉的杀气。他摸不清王秀意图,惊悸不定地道:“世叔放心,小侄出海后,自有家中派出干练掌柜前来经营。”
“对了,这次你去扶桑买卖,我还要拜托你一件事。”王秀决定让吴宣承担他的任务。
吴宣一怔,有些受宠若惊地道:“世叔有事就安排,小侄事无不可。”
“此行,要多打探扶桑风俗民情,还有他们国内诸侯势力,最好能带几名机速司和职方司的使臣。”
吴宣一阵切牙,分明让他带着间谍去做买卖,这叫哪门子事,万一被人发现,那可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啊!但是,他同样嗅出其中的机会,王秀让他办事岂能白办?认可他倒也不会那么容易,但绝对能给他带来巨大的长远利益。
他也不是迂腐的人,权衡利弊,得出利大于弊的结果,立即沉声道:“世叔放心,小侄绝不负所望。”
王秀点了点头,很欣赏吴宣的果断,没有再说什么。
在宗良的眼色下,吴宣明白是告退的时候了,于是道:“世叔公务繁忙,小侄就不打搅了。”
王秀看着吴宣,笑mī_mī地道:“也好,令尊是首位捐赠书院的善士,书院当立文林碑以记下。大哥,送季叔出去。”
立碑存名,宣扬文教,这可是士人莫大的荣幸,尽管玉泉山书院属于私人性质,但王秀是山长啊!一万贯捐出去就值得,至于后面怎么做,吴宣自然理会得。关键在于王秀吩咐他办事,这才是最重要的,他有被利用价值就好。
吴宣出去,宗良送到门口,意味深长地道:“几天后就有使臣过来,先生对海外很
喜欢权倾大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