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王皇后和赵德芳离开,赵匡胤笑道:“我们还是到亭子中说话吧。”
两人坐定,赵匡胤开口问道:“说吧,什么事情连你也不敢拿定主意了?”
赵德昭回道:“父皇,孩儿这几日想了几件事情,特意来让父皇指正。”
“哦,什么事情让你这么慎重?”赵匡胤也来了兴趣。
“这第一件就是关于皇室宗亲。”说到此,赵德昭小心翼翼地看了看赵匡胤,深怕自己的这个话题影响了赵匡胤如今刚刚平复下去的心情,好在赵匡胤没有任何变化,然后他接着说道:“自古皇室宗亲就是一件很难处置的事情。三国曹魏鉴于东汉刘姓宗亲执掌各郡国造成中央权势剥落,所以驱逐宗室,重用外臣,造成司马懿兵变后大权全部落在了司马家族手中,曹魏皇帝纵使想摆脱司马氏的傀儡身份都没有可以借助的力量;司马氏代曹魏而有晋朝,晋朝鉴于曹魏压制宗亲造成的后果而大肆分封司马宗亲家族,虽然天下有兵权的都是司马家族的成员,然而一旦晋武帝司马炎逝世,晋惠帝不能把持朝政,终于造成了司马家族各个有势力的王爷竞相起兵夺位,最终造成五胡乱华之祸。是以,如何对待宗亲始终是历朝历代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说道此处,赵德昭先停了下来看着赵匡胤赵匡胤连续点头:“不错。皇室宗亲确实是一件颇为棘手地事情,昭是如何想的?”
“儿臣这几日思来想去,认为堵不如疏。皇室宗亲若是有才能的。一定才能可分为三个去处。其一是文,若是果有治国辅政之能,当可治理一方百姓,既不会埋没了才能,也可以为一方百姓造福。此文臣之道。没有兵权之祸。宗室可以提高分封地爵位,但是在职位上最高只能任六部中尚书,不可担任宰相之职。若为宰相,到时权倾朝野,有了非分之想,后果不可估量。其二是武,我朝武将有三个去处。一是边疆主将。二是郡县团练,三是禁军将领。边疆主将和禁军将领都是手握实权之位。宗室不可担任之。有从军之能者,可着担任郡县武将,爵位同样可提高,但是实权不可过重。三是商。测试文字水印5。我大宋重商,宗室中有经商天赋者,自可容许经商。可由宫廷和宗室合力办理,一可观察宗亲能力,二可防范宗亲与大臣武将私下结交。总而言之,可让皇室宗亲发挥其所好所长,可以锻炼宗亲能力,但是不可赋予重权,其中也要有监察之处。”
“皇室宗亲可以如此待之。但是朕觉得其中也有一不足之处。若是皇室宗亲锻炼了能力。而继任皇位者能力不足。岂不是引起皇室宗亲心怀不满,到时候岂不是如风助火势。恐引起大祸?”赵匡胤问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疑问。
“父皇所言不差。人人皆有争强好胜之心,此点不可不慎。然天下之君者,可以没有突出的能力,就像是汉高祖刘邦,领百万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如张良,慰百姓、募兵士、积粮草不如萧何,但是只要能识人用人,则可立于不败之地。后世继任皇位者也要在继位前有所历练。”
“不错。这也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了。”赵匡胤点头赞道。
“第二件事则是关于我朝兵将的事情。我朝禁军兵员皆是从天下各县挑选地精锐,当前禁军兵力强大,为我大宋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待得他们衰老,最终也会拖累了禁军的战斗力。到那时,我朝禁军兵员数百万,不仅兵力衰弱,而且空费朝廷钱粮。儿臣想以后凡是军中普通士卒年过五十或者伤残者,都由户部按士卒要求在各州县分配土地、发以钱财,让他们能够安稳渡过余生。这样可以保持我禁军都是天下精锐,又可以妥善安排退下去的禁军生活。”
赵德昭看着赵匡胤认真的听着,还不时地点着头,又接着道:“关于将领,这也是我朝的一个大问题。将领强,则国家强;将领弱,则国家弱。但是若将领对朝廷不忠,则必将是朝廷的大患。目前我朝知兵事的将领大多都集中在边疆,但是禁军将领知兵事者甚少。儿臣思之再三,对此认为边疆将领所率领地兵员要根据各地所在的重要程度配以相应地兵权,不能过重。边疆各镇既要相互监视,又要能相互配合。至于朝中禁军将领也要不定时请边疆上有沙场经验的将领们多多讲授战阵之道。再者,边疆士卒和朝中禁军要三年一换防,一可以防止边疆将领长时间带兵,把边疆将士变成自己的私家部下,二可以让汴京的禁军通过战争锻炼战力。汴京禁军在天下各处之中兵力最为雄厚,此部分兵权一定要掌握在皇上的手中,不可托付于他人。儿臣想在汴京设立讲武堂,让汴京禁军的所有将领不定时地进入讲武堂学习文字兵法,还要让天下立了大功的士卒们都能进入讲武堂学习,这样可以把这些人像那些举子一样收成天子门生,他们在军队中拥有了实权就相当于皇上掌握了天下的兵权。”
“听起来不错,看来昭真的是用心了。还有吗?”赵匡胤没有反对。
“第三则是关于科举。儿臣看我大宋这几年的科举所录用人数实在太少,如今荆南、湖南、川蜀、岭南等地刚刚归属我朝,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土地纳入我朝,急需大量我大宋的人才前去治理,儿臣想扩大科举录用地人数。还有就是,儿臣想自此以后科举要分为文举和武举。礼部主理文举,兵部主理武举。中了
喜欢重生之我是八贤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