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开宝二年的新春过的比往年沉闷。
赵匡胤坐在主座上看着只有秦王赵廷美和赵德昭两人相陪,想起发生政变的晋王赵光义,再想起去年一家人在一起的热闹,感慨万千。
潘美的战争进行地很是顺利,就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捷报频传,给正处于暂代皇帝、全权处理政务的赵德昭带来了无上的光芒。
这个时候的人们对新的权势人物的出现总会特别的关注。赵德昭这个时候处理政务,伴随着大宋平定南汉的军事顺利,在满朝文武大臣及普通百姓心目中都有了令人称赞的资本。
大宋形势一片大好,再加上赵德昭的表现,赵匡胤倒也放心,但也有事情也是他所担心的。赵匡胤先是和赵廷美说了几句,然后对着赵德昭说道:“有两件事父皇这几天想了很久,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父皇请问。”赵德昭恭谨地回话。
“第一则是关于赵普。赵普是老臣,在朝中影响很大,其人处理具体事情的能力也是有的,但是为人过于贪恋权势,不知你如何处置?”
“孩儿也想过对赵普的任用。赵普的能力不可不用,赵普贪恋权势不可不防,所以孩儿想春节过后拜请赵普做孩儿的老师,如此则可有事相商,又不会给予赵普过大的权力。”
“不可不用又不可不防,好!”赵匡胤赞道,“如此父皇则放心了。第二件事则是如今你要暂代父皇全权处理朝政大事,而你晋王叔又……”说道此赵匡胤不免又感怀伤心起来。
赵德昭在旁边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感情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忘却的
“第二件事就是开封府府尹一职,你怎么看?”赵匡胤沉思片刻,然后反映过来。认真问道。
“这……”其实赵德昭对这一职务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但是考虑到开封府府尹之职在此前一直都是朝廷未来可能的接班人担任。自己若是对此职务人选进行改变,不知道赵匡胤和赵廷美怎么想。
赵匡胤看着赵德昭颇为为难的样子,忍不住说道:“父皇既然让你负责朝政大事,就是希望你能熟悉政务,做一个有担当的皇帝。你有什么想法尽管严明。”
“父皇。孩儿当年攻下成都时,曾与父皇任命的成都知府吕端有过接触,此人精通政务,为官清廉,能够善待百姓,孩儿想调此人担任开封府府尹之职。”赵德昭鼓起勇气终于说了出来。
“成都府尹吕端,吕端,难道此人与吕馀庆是什么关系?”吕馀庆是赵匡胤当年地部属,和赵匡胤的关系很好,对赵匡胤也很是忠心。所以赵匡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馀庆。
“他是吕馀庆大人的弟弟。”赵德昭回道。
“哦,尽然是馀庆的弟弟。不错,不错。”赵匡胤赞道,继而有问道:“父皇也觉得如此甚好,那你方才当心什么?”
赵德昭为难地看了看对面地秦王,羞赧道:“开封府府尹一职自唐末以来都是由皇室宗亲担任,孩儿这次属意吕端,那秦王叔……”说到此,赵德昭也不敢说出口了。
“是啊,是啊……”赵匡胤认同道。说完又转向赵廷美道:“秦王对此有何看法?”
赵廷美仅仅比赵德昭大两岁,由于他上面有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位了不起的哥哥,所以他本人既没有任何为政的经历,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势力,如今虽然晋王迁移扬州,他在朝中也算是亲贵中的亲贵。^^但是毕竟知道自己没有势单力薄,如今皇兄明显有传位于昭侄儿的意思,于是回道:“臣弟一切听从皇兄安排。”
“好吧,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赵匡胤也觉得此事不能这么快下了决定,待寻个时间再好好权衡权衡利弊。
“父皇。朝中收到潘美的捷报,潘美已经攻下广州城,活捉刘等一干重臣,潘美上奏朝廷他已经派人押送刘等一干人进京,潘美奏折中还希望朝廷尽快商议和选派岭南众知府人选。”
“这件事你就自己和众位大臣商议吧。”赵匡胤已然不想管这些琐事了。
“那刘入京后,还要请父皇升殿议事呢。”
“好吧。”赵匡胤虽然把政务交给了赵德昭,但是想到赵德昭毕竟年青。若是自己久不在朝中。恐引起朝中人员的猜测和动荡,若是自己在重大场合出现。也许可以给昭正面的支持,想到此,赵匡胤也就答应了。
潘美留下杜林和项仲恒帮助潘崇彻镇守岭南,自己率领禁军押着刘、樊胡子、龚澄枢等人返回汴京。
大军到达汴京南城门五里之地,早有礼部的官员在此设下香案。一人站在官道,高声宣道:“潘美听旨。”
潘美见得此情景,忙下令全军停止前进。然后自己赶忙下马,疾步走至香案前,跪下道:“臣潘美接旨。”
这时从香案后走出一人,手持圣旨,高声宣读,却原来是皇上封潘美为山南道节度使,封潘崇彻为岭南将军并镇守岭南,这次随军的所有禁军都有封赏。圣旨一下,出征地禁军们高声谢恩,声震如雷。
进入汴京,汴京城的百姓们听说有岭南小朝廷的君君臣臣被俘虏了过来,全部都拥挤在道路两旁观看。
进入大内,刘看着这些气魄雄伟、恢宏壮丽的宫殿,心里突然生出了胆怯的心里。想起自己在广州城的皇宫,虽然比大宋的皇宫要富贵堂皇,但是却没有这种大气磅礴、威严迫人的感觉。
赵匡胤看着刘等一干人进了皇宫,喝道:“刘,听闻你不理政事,治下
喜欢重生之我是八贤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