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是题中之意。
如今李承乾、李泰死了,嫡子也就只有李治一人,不册立他,还能册立谁呢?
房玄龄道:“陛下,如今之计,还是令吴王沐尽快离京回江南,否则四万神机卫在京久了,恐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无端生出事非来。”
长孙无忌附和道:“玄龄所言极是,处置李沐之事急不得,须从长计议。”
李世民点点头道:“二位爱卿所言有理,那就依二位之言吧,朕降旨封赏李沐及神机卫有功人员,令他们尽快离京。”
说完,李世民看了一眼长孙无忌道:“辅机啊,你该如何安置?要不,由朕向朝臣解释,你假死是奉朕的旨意?”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陛下不可。如果李沐得知臣未死,恐怕不会轻易离京,到时必会与陛下纠缠,欲再置臣于死地。况且臣确有附逆之罪,能得陛下不究,臣已经深感愧疚。依臣看,就让臣隐姓埋名留在皇城中吧。”
房玄龄皱眉道:“辅机以何名义留在皇城?短时自然无事,可时间一长恐怕引来物议。”
房玄龄说得对,长孙无忌年纪虽大,可功能却未退化。
这宫中待几天没有事,待久了可就说不清楚了。
所谓流言如刀,杀人不见血啊。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玄龄所言甚是,要不臣去东宫后花园做个花匠,如此便可掩人耳目了。”
房玄龄闻言之后,不再反对。
李世民叹道:“如此,岂不委屈了辅机?”
长孙无忌道:“不,不。这是陛下赐臣保命之道,只要有李沐在一天,臣就无法以真面目示人。”
李世民恨声道:“朕堂堂天子,竟无法保护一个臣子。”
房玄龄连忙劝解道:“如今东宫内几乎人去楼空,只要安排下去,辅机吃不什么苦,等吴王离京,辅机自然便可轻快些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也罢,就依你们所言。不过辅机放心,朕会重赏你所有儿子。让天下人都知道,长孙氏圣眷依旧。”
长孙无忌感激地跪下磕头,哽咽道:“臣谢陛下恩宠。”
……。
次日,李世民下旨封赏李沐和神机卫。
李沐以吴王就任江南东道大总管,总揽江南东道十九州军政。
神机卫自上而下皆有封赏。
与此同时,李世民册封长孙冲为赵国公,承嗣长孙无忌的爵位。
并对长孙无忌别的十个儿子各有册封官爵。
一时间,所有人都明白长孙氏的圣眷未灭,反而更重了。
参与李承乾谋逆的杜荷、赵节、贺兰楚石等十七人被杀。
附从者三十一人被流放。
余者一百余人被革职、降职不等。
李元昌因拨乱反正有功,不究反而得了不少赏赐,只是李世民对其已生戒意,不久之后,寻了个借口削去汉王爵位,废为庶民,流放岭南。
李安俨因反正有功,封县公,只是由于在春明门与李沐私下勾连,被李世民忌惮,革去了宿卫中郎将的官职。
不过碍于李沐的面子,李世民没有对其下狠手,只是着县公的爵位,赋闲在家罢了。
这次谋逆案,致使京城大批官员被杀、罢官、降职、流放。
权力的平衡被骤然打破。
五姓,不,排除崔氏之后,是四姓世家的子嗣迅速填补了这个空白,抢占了大部分官位,使得自身的势力迅速膨胀。
这是后话。
……。
李沐得到封赏之后,并没有立即离京。
不是他想赖在长安,而是因为李安俨禀报了他一件事——先太子李建成有一个秘密宝藏。
李安俨赋闲之后心中气愤不平。
欲追随李沐前往江南,只是苦于没有更好的投名状。
于是苦思当年追随先太子时的一切事情。
还真别说,就让他想起宝藏之事,这是他从片言只语中推测出来的。
问题是李安俨只是听说,并不知道详情。
于是他向李沐禀报,此事常何是知情人。
因为常何当年是玄武门守将,宿卫宫城,位高权重,非李安俨所能比。
李建成自然将之视为心腹。
得知此事之后,李沐便不肯走了。
他赖在长安已经半个月,李世民派过三波人前来劝走,可李沐表面上次次答应下来,可一转身就不当回事了。
李世民又不能直接规定时间,因为那样如果李沐不按时离京,李世民就得治李沐抗旨之罪。
问题是如今治得了李沐吗?
还不是自取其辱?
李世民心中那个窝火啊,这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如芒刺在背,难受得无以复加。
在经过与房玄龄、长孙无忌再三商议之后。
李世民派房玄龄亲自出马,劝李沐离开长安。
……。
“臣参见吴王殿下。”
“房公前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寒喧之后,房玄龄切入正题。
“如今叛乱已平,殿下又是江南东道大总管,江南千万百姓还在盼着殿下早日南返。不知殿下打算此时离京回江南?”
“房公啊,正如你所说,我也是想早日南返。可房公也知道,我是个仁孝之人,这么多年没在母亲和养母身边尽孝,这心里愧疚之意,无言以表啊。故想多留几日在二老身边服侍,以尽孝道。”
李沐说得滴水不漏,尽孝是人之常情。
房玄龄表面上连连点头,暗中却腹诽道,郑观音是你嫡母,杨氏是
喜欢隐龙惊唐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