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金陵被围了?
刘永安还未来得及问,又有人来报,说淮北被官兵攻破。
王菁悠悠一叹:“马上要冬至了,吴王的情报未免太慢了些。”
做为和她一起长大的刘永安,自然听到了话里的幸灾乐祸。
刘永安:菁菁都不慌,事情只怕还不是太糟。
“哪个地方被围了?”说话间,他已经渐渐镇定下来。
“常熟。”
等那斥侯下去,王菁才道:“他的速度倒是挺快的。”之前都是她按排的线报先有消息,斥侯总要慢上两分。
刘永安便吩咐人去盯着那斥侯,然后才道:“菁菁倒是不慌不忙。”
王菁:“官兵就算抢到了淮北,这么大冷天也不敢渡长江。”现在掌权的将领多是鞑子,本就不通江淮一带的水师早已经不在他们手里,拿什么渡江?
刘成方早吩咐过,淮北若是守不住,先回濠州为上策,反正人又不多,直按过河就好了。至于常熟,消息传回来,只怕那里早被张心诚给攻克了。
刘永安:“菁菁好像并不担心?”
王菁:“我有什么好担的的?该担心的人是吴王才对。父亲那里一旦得到消息,肯定十分高兴。那时候着急的只怕就不是咱们了。”
刘永安虽然比王菁反应要慢一些,但并不是一个笨人,相反他非常的聪明,闻言一下子明白过来,“你是说父亲早想攻打吴王,只是顾忌师出无名?”
王菁笑眯眯地点头。
父亲做官做久了,自然比吴王明白做人的道理。
事实证明张志诚那边的消息来源太慢了。
吴地已经很多年没有战事了,张志诚的心里其实并不是很想打仗,他的兄弟们和属下们也是一样,家中堆满了大量的古籍字画、珠宝珍玩、金银玉器,每天只想着享受。
一说到打仗,手底的下人便开始漫天要价,要高官厚禄,要美女良田,张志诚自己也不是很想管这些人,每每讨价还价一番后,仍会赏赐属下将领不少东西。
但这些人往往带着美婢美姬上战场,稍有空闲,还要歌舞酒水来助兴,不知延误了多少军情。
谢友良上一次攻金陵的时候就给张志诚写过信,要和他一起对付靖国公,但张志诚回绝了。
原因无他,只因之前的时候,他与刘成方为邻,也多次想过要和刘家开战,结果屡屡失败,现在一说和靖国公开战,属下贪图安逸问:“大国不是说咱们打的是鞑子吗?怎么倒对汉人动手了?”
所以渐渐地形成了一股风气,有吃有喝有玩就好,最好不要报什么紧急军情,不然就有可能吃排头,这样一来吴王的消息自然闭塞。
一直等到谢友良死了,张志诚才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想着常熟离金陵尚远,之前本就是自己先占的,先夺回去再说。
其实他知道这消息的时候,已经离事发快超过半个月了。
这时候的刘成方正愁攻打吴王师出无名,得知他攻下常熟,自然不会再客气。
这也是为什么王菁听到常熟失守并不担忧的原因。
因为刘成方出征之后,刘永安担心张志诚攻金陵,早命令过守城的将士,守不住就退,我们只要能守住金陵,他日仍可东山再起。
所以张志诚攻常熟顺利极了,岂料还没来得及高兴,多处被刘家攻陷,更是把他的亲弟弟给抓到了。
张志诚和刘成方一样,都是兄弟四人,且兄弟间的感情非常好。
刘成方就琢磨着让张志诚的四弟劝张志诚归降。
张志诚的四弟早在刘成方城破之时已经让人给他哥送了信,“若我被抓,你就接受朝廷的招安吧”。
张志诚兄弟四人,也就他这个四弟有勇有谋,张志诚一向最听他的劝。
“靖国公杀了谢友良,必定会对大哥虎视眈眈,单靖国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旁边还有方驿和朝廷。三方围攻之下,吴国只怕很难坚持下去,若非要从他们当中选一方,你就选朝廷吧。”
在他看来,朝廷最起码名正言顺,而刘家不过是反贼罢了,家底太薄,根本不会有前途。
兄弟俩果然想到了一块,张志诚的弟弟来金陵时就打定了主意,不给刘成方劝他的机会,咬舌自尽了。
张志诚听到四弟死亡,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不过他一直对四弟的死耿耿于怀,遂让人去龙兴离间刘永辉,因为他早得到了消息,刘成方对他的侄子刘永辉颇有猜忌,若能想办法让其叔侄相疑,等于让刘成方自断一臂,也算为他为四弟之死稍尽一点心意。
张志诚专门使了人去金陵和南昌打听消息,发现得到的消息果然和他之前知道的一样,刘成方甚是不相信刘永辉。
然后就让人到处散播流言,“这次攻龙兴,本来是刘永辉的功劳最大,可惜他的亲叔父不相信他,让他孤军在龙兴独守近一百天不说,等打了胜仗只封赏他下面的人,而不封赏他。”
接着又让人到处谣传:“刘永辉觉得靖国公赏赐不公,已经投靠了吴王。”
刘成方听到了这些消息,就使人偷偷地去张志诚那边打听这件事,很快打听到“刘永辉已经和吴王商量好了投城时间,只待时机。”
刘成方震怒,很快将刘永辉秘密押回了金陵。
刘永辉心知大事不好,只得求人将消息送给了刘永安。
刘永安自然不会相信刘永辉会在这个时候和张志诚有牵联,“这肯定是吴王的反间计,不如爹把这事交
喜欢童养媳的春天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