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首页 >> 穿越小说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uu123.com/52874/

一百一十章 布局天下(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江沿线渡口虽多,然能安然渡过数十万大军的易渡就以下游来说,绵延千里易渡之处却仅有有二,一是采石渡,一是瓜洲渡,分处今南京的上下游。在这两处渡口的南岸,分别有京口(今江苏镇江)和采石,北岸分别有扬州(和历阳(今安徽和县),两江攻伐之时满清于四地都置下重兵戊守,立为重镇。江苏、安徽境内淮河与长江相为表里,发挥着双重的屏障作用。

南京被克之后,满清的经营重点便转移到了淮河。经营淮河兼有防守和主动进攻两层战略意义,历代保据江南者,对于淮河与长江的这种唇齿关系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守江必先守淮”的议论亦随处可见。如今形势来了个颠倒,长江沿线先于淮水被破,在淮河一线置列的一系列重镇,自然被满清用来扼守淮河支流与淮河的交汇口。

在淮西,主要是钟离(今安徽凤阳)和寿春(今安徽寿县),在淮东,主要是淮安和+

中国三千年来,多次南北对峙。看局势南方强盛时,可以前出淮北进取中原(刘裕、老朱);南方衰弱时,则往往退守长江(这个多);南北势均力敌时,则往往以淮河一线为对抗前沿(南宋)。

中华军占领南京(改江宁为南京)后,大军北进突破满清的破烂烂的长江防线,大军席卷横扫了整个江苏。若不是为了解决江苏境内地漕运遗病,且要安抚地方,第四师及其附庸部队拿下兵力空虚的安徽也是轻而易举。

“父皇,山陕虽有满清稍复,然而拿下它也非难事。九月间母后等就将到来,合同护送的还有卫戍师一个旅和禁军的大部,有了这些补充我军完全可以抽调第三师布置于井、飞狐口,命其相机而动,再有河南方面予以配合,挥师下关中不在话下。”梁晋对于北地的局势还是相当明了的,细细思量着川蜀的地理、风物,这才开口说道:“儿臣心忧地是川蜀、云贵。川蜀外围的每个方向,都是崇山峻岭,其防护之厚非其它地域可比。长江三峡是其与东方之间的往来孔道,嘉陵江及其支流河谷低地是其与北方之间地往来孔道。两个方向的往来孔道俱极险要。大抵东面为水路,行江道;北面为陆路,行栈道。这两个方向又分别归重于两大重心:重庆和成都。由重庆东出,经三峡穿越巫山,可入湖北,大抵以奉节(古夔州)为其门户,矍塘关(亦称江关、捍关即在此处;从成都北出,由金牛道、米仓道可入汉中,另由阴平道可通陇上,以剑阁为其门户,剑门关即在此处。在重庆与成都之间,又有几条江河水路相连通。”

“川蜀清军又多,家底也厚实,这年来加上招募的义勇兵力怕已经超过了十五万。加上云贵两省襄助,要想解决川蜀绝非易事。而云贵两地,少数民族众多,地方的土司等也极多,定会相当的棘手。我军想要北收蒙地,必先解决西南,且拖得愈久川蜀实力越强。而西南难定,若是主力陷进其中,必使得满清残余得以休养生息,也不万全之策。”眉头整个皱成了山字纹,小梁晋苦着脸望着自己的父亲,“父皇认为该当如何?”

梁明真的很是欣慰,自己儿子小小年纪就能想到这一步,却是难得。关中、河北、东南、四川四角地位之所以形成,除了易于防守地地里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条件,即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宜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才能够储粮养兵,供养、支撑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集团。

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灌便利,宜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此时河北地农业生产条件虽然不如后世,但河北特别是其北部拥有一种比较好的在内地与塞外之间、在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之间进行贸易的条件。这种经济特色跟河北作为中原与塞外之间的一个重要衔接地带的地位是相适应地。

东南地区农业生产地自然条件比较优越。随着江

发和发展。到南朝时。东南扬州地区已呈现出相当繁景象。自隋唐时起。东南财赋便为关中所倚重。隋代开凿大运河、唐代大力整治漕运。都有转输东南财赋以供给关中地意图。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经济上亦必仰仗东南。也经营运河。转输东南财赋以供给京师。

四川盆地在历史上每被称为“天府之国”。

四川腹地是长江及其众多支流冲积而形成地平原。沃野千里。宜于农业生产;加上四川及其周围地区物产丰富。因此。四川地区每被赞为“民殷国富”。

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大多能成就一方霸业。但要统一天下。仅有地理条件还是不够地。还必须有一定地社会基础。有一定地社会基础。才能整合出一种强大地社会政治力量。一种强大地社会政治力量是进取天下地社会基础。在分处四解地几大战略要地中。建立于关中和河北地政权都曾经完成过统一天下地大业。历史上地全国性政权也大多定都于此二地;建立于东南地政权。大多能统一江南半壁江山。与北方形成对峙之局。而少有统一天下地(除朱元璋外);建立于四川地政权多为割据政权。而没有一个政权曾统一过天下。究其根源。都可从这些政权所赖以建立地社会基础中探寻。

一个地域能否兴起强大地社会政治力量与这个地域地民风、社会文化特色及其发展水平有很大地关系。

关中、河北,风俗劲勇,民

喜欢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一百一十章 布局天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天启风云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鉴宝大师 传承基地 欢想世界 巨星从创造营开始 永恒圣王 乡村小傻子 重生初中校园:超级女学生 仙路争锋
经典收藏 雪鹰领主 大主宰 天火大道 巫神纪 全能游戏设计师 天域苍穹 星星之火,可以撩你 斗罗之我是素云涛 斗罗之无敌宗主 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
最近更新 梦界创生 快穿之永世相随 君少心头宝,夫人哪里跑 蓝色风雨恋 北里志 剑绝九天 桃花源 都市狂少 长纤劫 女配一路碾压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过江小卒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全文阅读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txt下载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穿越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