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这会儿,不管是京城还是金陵,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寺庙,比旅馆的数量还多,而且,绝大多数寺庙规模可观、环境优雅、住宿舒适、素餐可口,居住环境与旅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像张斌所投宿的崇兴寺,方圆足有数里,占了将近半条骡马市街,有大小厢房将近五百间,房舍齐整,绿树环绕,清幽静雅,一看就是个难得的好住处。
这一行人,又是马,又是马车,张差他们还背着包裹,一看就是来投宿的,所以,他们刚一进入崇兴寺,便有一个知客僧迎了上来。
谢正刚上前与其商议了一下,以每个月十两银子的价格包下了一个四合院,这边刚一交钱,那边知客僧就抬手招来一个小沙弥,领着他们往房舍中间走去,走了大约一刻钟,众人便来到一个占地足有一亩的四合院。
张斌进去大致转了一圈,便让张差等四人住进东厢,赵如等四人住进西厢,谢正刚一人住后院,他自己则住进了中间的正房,一行人就这样在京城安顿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卯时还未至,张斌便习惯性的爬了起来,这个时候,谢正刚等人自然是早就起来了,一行人去膳堂用完斋饭,张斌便准备去吏部衙门报道了。
吸取了进城时的教训,这次他并没有带上张差等八个亲随,只是让谢正刚一人赶着马车,拉着他上了路。
从崇兴寺出来,沿骡马市街往西,经过猪市口西街,再沿正阳门大街往北,穿过内城的正阳门,再前行一里左右,便到了吏部衙门。
张斌让谢正刚将马车停在吏部衙门外的小广场等着,自己走去大门旁的门房报了个备,很快便有一个衙役领着他朝里走去。
他老老实实跟在那衙役后面,左转右拐走了大约一刻钟时间,便来到稽勋司一个主事的书房中。
那主事要过他的堪合,认真校验了一下,随即又问了一下他的住处,便掏出一本册子登记起来,待做好登记他又开了个类似通行证的堪合,大致意思就是张斌是吏部招回京城述职的官员,需在京城滞留一段时间。
这堪合开完,貌似就没什么事了,但是,这主事却让他去找稽勋司郎中签字盖章,因为这堪合没有稽勋司主管官员签字盖章是不能生效的。
前世办什么事也有签字盖章的手续,这个倒是不奇怪,问题张斌不知道稽勋司郎中在哪儿办公啊!
那主事一见张斌为难的样子,一拍额头,问道:“你这是第一次来稽勋司办事吧?”
张斌无奈的点头道:“是啊,还请大人指点一下。”
那主事微笑着站起来,热情的道:“反正这会儿也没什么事,我带你去孙大人那里吧。”
说罢,他抬脚便往外走去,张斌自然是千恩万谢的跟了上去。
其实,吏部本应再给他发个腰牌,就是上早朝时进入皇宫所用的校验牌,因为太祖朱元璋规定过,凡是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要上早朝,凡是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早朝。
但是,这时候天启皇帝好像已经专职做木匠去了,大小事都交给魏忠贤在处理,早朝,除非是重大节气,基本上是不会开的,所以,这个腰牌就免了。
稽勋司郎中的书房离主事的书房倒不远,很快,那主事便带着他走进孙大人的书房。
这位孙大人表情虽然严肃,人却很是随和,他也没有为难张斌,只是上下打量了张斌一番,便爽快的签上大名,盖上了大印。
张斌接过堪合,正要感谢,却猛然间愣住了。
这,这,这,这稽勋司郎中的大名竟然是孙传庭!
历史上可能不止一个叫孙传庭的官员,但是,张斌可以肯定,明末这会儿,叫孙传庭的官员绝对就这一个,这也太巧了吧。
这位可是明末数一数二的将领啊,要不要想办法跟他套套近乎呢?
孙传庭见他愣在那里不动了,不由好奇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张斌连忙摇头道:“没问题,没问题,只是久闻大人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这话原本只是句万金油式的客气话,他只是想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失态,却不曾想,孙传庭闻言,竟然一改严肃的面孔,微笑道:“什么久闻大名啊,国公爷一系将领的后人,孙某只是个无名小卒而已,倒是你,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前途不可限量啊。”
张斌闻言,下巴都快掉地上了,他失声道:“您也是......?”
这时候,孙传庭仿佛想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他摇头叹息道:“唉,孙某怕是要让国公爷失望了,倒是你,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正好这段时间我也住在崇兴寺,有空我们坐坐。”
说罢,他直接挥了挥手,这意思就是不想再说了。
张斌见状,只得拱手道:“下官告退,孙大人哪天有空,下官一定去聆听教诲。”
说完,他便恭谨的退了出去。
震撼,实在是太震撼了,他真是没想到,孙传庭竟然跟他一样,也是英国公一系将领的后人。
有这关系,肯定要好好拉拢一下,这位仁兄,在崇祯朝,那可是位了不得的大人物。
他这正思考怎么拉拢孙传庭呢,他旁边的主事却突然问道:“张大人,你不知道孙大人的事?”
张斌这还是第一次见孙传庭呢,哪能知道什么事啊,他连忙问道:“孙大人怎么了?看他的样子,好像有点,好像有点失意啊。”
那
喜欢大明崇祯第一权臣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