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爷,万岁爷……快醒醒,快醒醒啊,大事不好了。”
乾清宫内,郑德睡得正香的时候,迷迷糊糊听得有人在呼唤着自己。他并不想去理会,毕竟美女在前,马上就要进行一番深入交流,机会难得。可惜一双邪恶的大手将自己拉出了那美妙无比的梦乡。
他很是不爽地睁开双眼,王岳那张熟悉的面庞在此刻看来邪恶无比。正欲破口大骂,王岳却着急地抢先开口,“万岁爷,宣府急报。”
“什么?”郑德睡的迷迷糊糊,此刻还没反应过。
王岳无奈又说了一遍,“皇上,边关告急,小王子尽起鞑靼勇士,兵犯宣府。”
“什么”郑德这回算是听明白了,顿时清醒过来。一脸震惊的看向王岳,有些疑惑的询问了一句,“什么小王子?还有鞑靼入侵是什么情况?”
“鞑靼部落首领巴图蒙克,时人称之为小王子。此人估计是听到先皇驾崩的消息,想要趁虚而入,故尽起蒙古勇士,入侵我大明宣府。”王岳简明扼要的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催促着,“朝臣们已经在雍肃殿内等候了,陛下还是赶紧过去吧。”
“现在什么时辰了?”郑德边穿衣服边问。本来穿衣服该有人伺候的,不过郑德显然没有这个习惯。除了穿冕服由于太繁琐需要人帮外,其他的郑德都是一个人自理。
王岳一边帮郑德整理衣服一边回答道,“回万岁爷的话,现在已经是四更天了。”
四更天?来到大明后,郑德也熟悉了古人的计时方法。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四更天也就凌晨一两点钟。
“当皇帝真******不容易啊!”他忍不住暗骂一句,洗漱一番后急匆匆来赶到了雍肃殿内。
此刻,大殿内灯火通明,朝臣们已经焦急的等在里面。见到皇帝到来,纷纷拱手行礼。
郑德对他们都摆了摆手,“军情紧急,阁老和诸卿都坐吧。”
“谢陛下赐坐。”众位朝臣齐声呼喊,对视一眼,依次挨着半边屁股在两边做了下来。
“现在情况如何?”郑德看着在座的朝臣们,也不废话,直接开口询问。
众大臣的目光顿时落在兵部尚书刘大夏身上,后者起身拱手,将当前情况说了一遍,“鞑靼小王子,趁先帝驾崩之际,尽起蒙古勇士,兵锋直指宣府,连营二十余里,宣府危矣。”
“有多少兵力?”郑德沉吟片刻,看向兵部尚书。
“估摸有二十万人。”刘大夏显然也不太确定。
“估摸?”郑德有些愕然地看向他。身为兵部尚书,连敌人有多少都不知道,这当的也太不称职了吧。当然另一个方面也暴漏出了情报的缺失,难怪都打到家门口了才反应过来。
“看来自己将锦衣卫设立为一个专门的情报机构计划的提前了,免得以后还会被人如此这般打一个措手不及。这可是事关自己小命的大事,可千万马虎不得。”郑德摸着下颌如此想到,抬头突然发现众大臣都看着自己,尴尬的清咳一声,“对了,宣府在哪?”
此言一出,让在场诸位大臣为之一顿,一时语塞。虽然皇帝整天待在紫禁城内,也不会无知到连宣府在哪也不知道吧?难道我大明朝又要出一位“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新版?
看到众大臣似乎像看怪物一样看向自己,郑德一脸尴尬之色,颇为无语的想到,“难道身为皇帝,就一定要知道宣府在哪吗?”
“宣府镇在京师西北三百多里,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为九边重镇之一,不容有失。”还好这时候李东阳站了起来,替他解答了这个疑问。
郑德闻言感激地看了他一眼,也终于知道朝臣们为何会用怪异的目光看向他了。毕竟大明有“天子守国门”一说,而宣府乃是大明北方九镇之一,又是京师门户,皇帝又怎会连这都不知道?
“离京师这么近。也就是说,宣府一担失守,蒙古军队将兵临城下了?”郑德扫了一眼在座大臣,看到不少人微微颔首,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问了一句,“宣府城内有多少人马?能守住吗?”
“宣府本镇原额军丁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二员名,由于历年有兵丁逃役,实有兵马八万二千四百人。”身为兵部尚书刘大夏站了起来,缓缓将宣府镇的情况道来,“且八万多官军都分散在宣府一镇一千三百里之边线上。宣府镇内现在才不到两万人,兵力薄弱,实在无法抵御,因而需要迅速派军驰援。”
听了刘大夏的话,郑德才知道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得多。突然想到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若是宣府被攻破,自己岂不是要沦落到和徽钦二帝这般境地了?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赶紧把这个可怕的念头从脑海中甩出去。看来的赶紧派兵驰援,不过他还有一个疑问,
“为何兵丁会大量逃亡?”
“陛下说了什么?”一直老神在在如同庙里的神像一般一动不动的吏部尚书马文升突然开口,反倒吓了郑德一跳。颇感无语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位堪称“活化石”的下属,“你说你老都已经年已八十,而且耳朵还不怎么好使,怎么还不退休呢?这不是故意折腾人吗?”
无奈之下他只好耐心的连说了两遍,才让这位终于听清楚是怎么回事。马文升微微颔首,“由于军屯之法日益败坏,军田为内监、军官以及豪强
喜欢混在大明当皇帝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