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建总”的项目越多,王钧就越不能象从前那样面面俱到了,每次计划好出来,也只能走马观花地转转,了解了解进度,跟项目经理们打打气,勉励两句,却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了。特别是今天,因为在“西部新城”盘亘了太长时间,所以后面的工地就跟简单了,但即使是这样,将所有项目全部走完,就连午饭也耗在工地上了,等回到单位,已是下午两点了。
所以这段时间王钧一直都在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事业做大的,如果说能力,不是妄自菲薄,自己其实比不上周大同、童新他们,一个刚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王钧还没狂妄到自认为“天才”的份上。当然,这几年在形势的逼迫下,王钧的成长很快,连他自己也有感觉,王钧也知道,这个成长还需要一段过程。在清楚认识自身的情况下,王钧的总结是“机遇”和“人心”,自己碰巧来到这家频临改制的小公司,碰巧父亲有一笔可以利用的资金,碰巧赶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段时期,又碰巧被自己抓住了这段机遇。而所谓“人心”,王钧指的是现在手下的这帮兄弟,虽能力各有不同,却有个共同的特点,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对自己没有戒心和二心。王钧喜欢这种环境,说实话他也没有“内部斗争”的能力,所以他时刻要求自己,要民主,要尊重,要相信他人,王钧认为,这种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才会形成这种良好氛围。
王钧他们回到单位后就开了个碰头会,把“视察”过程中看到的几个问题总结总结,提醒提醒。这也是王钧他们近一年来养成的习惯,虽说互不干涉经营,但项目多了,管理上难免会出现些漏洞,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一次会审,对项目运作大有好处。
今天的会议还有另外一个议题,就是对“新城建总”进行局部调整。去年年底第一次分红,王钧对自己的股份进行了评估转让,调整了董事会构成,将童新和郭翔补充为董事会成员。目前,“新城建总”的股本构成是王钧51,周大同、庄得各10,苏艳、冯零、童新各5,郭翔2,其余小股东12,郭翔作为小股东代表参与董事会,出任董事会监事。
王钧他们对“新城建总”的局部调整是经过再三考虑的,也征求过相关人的意见和建议,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扁平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费用。董事会调整后,为考虑董事之间的平衡,王钧让把“新城建总”总经理的职务叫给了周大同,然后将庄得和苏艳提拔为副总,以来突出大股东的地位,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只是做做样子,“新城建总”是个壳子,副总不副总根本没多大意思,只不过是让卸任“董事长助理”和“董事会监事”的苏艳心里平衡些。今天的这次会议也有这个目的,就是将原隶属于“新城物业”的“新城大酒店”提升到了“新城建总”直管,当然他的股份构成是不变的,仍然是封浩占30,苏艳出任总经理。
同时被调整的还有“新城营销”下面的“新城不动产”,这是当时为收购“国际小商品城”的商业房而注册的,现在刘意成了国资公司的老总,出于安全和规避的考虑,冯零主动提出将它“上缴”了,仍然交给古清去管理,不过也保证,“小商品城”的运作还将以她为主。
这次会上王钧还提出,要把“新城建总”调整为新城建设投资总公司,简称“新城建投”。这个思路是他将总经理位置让给周大同时想出来的,初衷其实很简单,手中有资金没有项目,而周大同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后来王钧越琢磨这事就越觉得可行,“新城建总”一直是个管理公司,没有什么业务,如果把几家子公司的部分利润收集上来,参与其它的城建项目,岂不是件很有“钱途”的事情。为此王钧专门到lc大学找了个经济学教授,却被人家的诧异弄得很不好意思,因为在听了他的叙述后,人家给出的结论是,王钧也太不懂得公司经营了。那教授说,这已经不是行与不行的问题,而是早应该进行的举措了。
王钧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非常感慨,他希望同事们一定得把握住公司成长的进程,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目光短浅,继续停留在原先小打小闹的时代。王钧决定从他自身坐起,马上就去报班,攻读mba。王钧说,不管能学到多少东西,即使只是开拓点眼界,也不能再固步自封了。王钧把变更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的事交给了周大同,要求他不惜高薪,也要招引一些这方面的人才,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这边会议结束后,王钧看还有点时间,就联系上刘意,带着童新、冯零和古清去找他了。刘意的办公室还没有腾出来,又不愿意到财政局去,五个人就就近找了间咖啡厅,要了几杯咖啡,开始商量“小商品城”的事情了。
刘意向王钧他们通报了上午现场会的经过,觉得已经到了具体操作的时候,让回去帮他做个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起提出来,他好找有关局委一并解决。
王钧给刘意介绍了古清,说以后这项目将交给她和童新。古清的工作是继续收购其他业主手中的房屋,一面修改规划时难以通过听证。童新负责编制方案和规划,要求尽量详细,力求找到盈亏平衡点。而冯零将把主要精力放在营销上,要找到一家好的合作单位,将五层底商出让或出租出去。冯零先前执意要买这些商业房,并不是一时冲动,这样的地段,现在看来每
喜欢阵痛时刻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