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望垣大捷传至美阳城后,全城轰动。一时尽是欢喜之声。
然而在欢闹的背后,张温却盯着董卓递来的战报,眉头蹙成一团。
“刘杲……你既然平定金城,为何不兵出平襄?”
“你既然写出‘昔日以大汉盈富,段太尉颎之伟略,兵伐十年,耗资亿万’这样直指天子、朝廷诸公心思的隐喻,就该知道朝廷诸公容不得董卓上台。”
“皇甫嵩尚且不能见容于朝堂,况乎董卓这个边鄙虎狼之将?”
“望垣大捷,二万五千首级!如此军功,却是迫使我等,不得不推董卓上台啊!”
“若是你兵出平襄,先与我合军,再救董卓,岂不完美?”
“刘杲……这望垣之战,是巧合偶遇,还是你心思沉重,妄想谋划诸公?”
“不管如何,你这次却是铸成不可挽回的大错。”
“本来见你品学优良,熟知掌故,以为你是我大汉后继栋梁之选。可是,你今日所为,却是把大汉推往深渊。”
“有才无德,国之大贼。”
张温轻轻的合上案牍上竹简战报,叹道:“还好,你尚年幼。我便做个恶人,压制你二十年,消磨消磨你的性子吧!”
随着望垣大捷一举更改汉帝国在凉州的颓废局面,张温勒命汉阳太守盖勋、凉州刺史杨雍、参军事孙坚南北合击,逐一破灭汉阳郡郡内诸叛羌。
张温又令董卓监管陇西、武都两郡,并敕令刘杲回防金城郡。
而后,张温才聚集诸将,议论平羌功劳该如何分配。
“破羌校尉刘伯兴,平金城,击望垣,一举挽回我军劣势,当为首功!”有人率先提议道。
“不可!”这人刚提议,孙坚就先发制人,大声否决。
孙坚望向张温,见张温对他微微点点头,当即道:“破羌校尉刘杲轻军冒进,虽建奇功,亦是饶幸之举。若是以刘杲为首功,众将皆以他为榜样,不听军令,随意转换防区,诸位可想过这是何等光景?”
“军功,一时之利;军制,百年根基。焉能以一时之利,而弃百年根基?坚以为,刘杲虽有大功,然万万不能定为首功。当以此举警戒诸校尉,军令为大、朝局为大!”
孙坚转换角度,不讨论刘杲战功有多少,是否当得起平羌首功,而是直接指责刘杲不遵从军令,以私意行国事。孙坚这一招“避重就轻”,一经祭出,立即效果斐然,得到在场诸将认同。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部将随意行动,打乱自己军事布置!
在场诸位将军、校尉内心也不愿把刘杲捧为平羌首功。刘杲如此年轻,却横行凉州、陇右,这岂不是在另一方面,反衬他们的无能?既然孙坚愿意当出头鸟,他们自然愿意随声附和。
而且。
年前,刘杲入湟水,峡谷伏杀北宫玉。韩遂、边章唯恐湟中羌惊散,便一边严密封锁消息,一边向叛羌诈言:“刘杲军入山林,为北宫玉所困。”
韩遂、边章两人诈言,不但成功欺骗湟中群羌,也骗过汉军斥候。闻听刘杲兵困湟水,军司马陶谦立即上书张温,请兵援救刘杲:“若急率大军援救,内外合击,金城可定。此我军之良机,不可失也!”
孙坚反驳道:“道路弥远,且羌逆奸猾,稍有不慎,便有全军覆没之危险。周慎之败,阴影未去,岂可随意出兵。”当时出美阳七军,七路皆败,张温不敢再冒险,便采用孙坚建议,拒绝陶谦出兵之请。向来看张温不顺眼的陶谦,当即拂袖而去。
而后,陶谦率千余人欲援兵刘杲,不料走至平襄,便遭遇叛羌大军。
之后,周慎因败兵榆中,被征廷尉时,又讽传出孙坚和刘杲“不和”信息,言刘杲强行收拢孙坚帐下程普、周安等五千士卒,又将周安单身驱赶回来。又言孙坚之所以针对刘杲,便是因此。
----------
在场的诸将军、校尉,都大概了解一些“刘杲和孙坚不和”的传闻,心思:既然孙坚愿意和刘杲狗咬狗,自己何必插手其中?
孙坚一席话后,本来打算争功的诸将军、校尉,顿时沉默下来。首功不定,他们这些常败将军、常败校尉,有何脸面去争功?
“不但如此,我又闻董卓、刘杲望垣一役不过斩首一万四千级,但今日上报来的功绩却是两万五千首级。众位都是军中常将,当知道,一战斩杀两万五千首级,除非杀俘,否则万万不可能!”孙坚轻轻一拨,把董卓所为,牵连到刘杲身上。
“杀俘不祥。白起坑杀赵人四十万,残暴之名遗留至今。我军当深以为戒!”见众将默然,张温适时发话,为刘杲之事定性!
张温自怀中摸出一封书信:“诸位想必多有疑问,这刘杲年纪轻轻,又是河北冀州人士,如何能在西凉纵横捭阖?”
“此信,是刘杲托董卓递于我的举荐书。言湟水突围,攻克金城,有一人,皆立大功。但是此人身披朝廷罪名,所以刘杲想请我上书天子,为其特赦!”张温举起书信。
“何人?”
“刘杲得到大贤相助么?”众将议论纷纷。刘杲毕竟太过年轻,不亲眼看到刘杲实力,他们总是要怀疑的。
张温呵呵笑道:“此人众位并不陌生,乃是故护羌校尉夏育。昔日,三将出鲜卑,大败而归,夏育便待罪畜官。西羌叛乱,烧杀州郡,夏育常常恸哭于段太尉坟前。刘杲路过畜官,偶遇夏育,便说服夏育以白身随军行
喜欢大汉东皇传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