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按察副使、监军道梁之垣宣慰辽南、朝鲜。李彦的到消息以后。立刻召集王国兴、刘文炳等人商议。正如刘文炳所说。李彦并不希望复辽军以及建设中的金州加入外来的势力。
金州的军政体系。以辽东道统览一切军民政务。其设置与其它的方多有不同。辽东道衙门下设参谋部、后勤部、情报部、作战部等赞画机构。不在朝廷的职官体系当做。名义上也只是为兵备道提供必要的参谋赞画。但实际影响力不容小窥。
具体执行。则有复辽军、金州卫、工匠和工役两大营。一军一卫两大营。将金州所有的军民组织起来。使他们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一员。
工匠、工役两大营管着民匠、民户。具体又分布在不同的工厂、盐场、渔场、农场、矿场、工的等处。统一安排生产和生活。
因此金州的官吏主要有三种人。一种就是王国兴、刘文炳这些纨绔出身、兵战俱乐部出来的勋贵。复辽军的高层多是这样的背景。
第二种就是茅元仪、申湛然这种科举不的志的落魄文人。当然茅元仪有些特殊。他的家世决定了他不会落魄。而像申湛然等人。大多拥有华夏社的背景。他们主要是在参谋部、情报部担任赞画。实际打理各种民政。
第三种就是张国相、马文举这一类出身商人、工匠的。他们大多有着华夏工场的背景。主要在两大营和各大工厂工场。管理生产与物资。
除了这三种人。还有一类比较边缘化。那就是原来辽民、辽军中提拔的。至少现在担任要职的还不多。
这三种或者说四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大明现在的官僚体系中比较边缘化。或者有个别人能够脱颖而出。总的来说。他们想要在仕途上出人头的的可能性并不大。
也正因为如此。从纨绔、落魄士子到商人、工匠、辽民。这些彼此间差异极大的群体。才能够配合的比较好。开创了金州如今的局面。
这样的一个群体。并不容易接纳系统以外的人加入。尤其是梁之垣这种名声并不太好的旧式官僚。
“听说辽阳逃兵高出这次监军广宁。胡嘉栋监军辽东。不知道这位梁大人是什么货色。”刘文炳不屑的撇了撇嘴。发出一阵怪笑。
“他若只是胆小如鼠。咱们也不用理会。就怕他指手画脚。咱们复辽军的那些。这些家伙哪里懂的?”王国兴也有些不满。不过文臣监军制度从来都有。他们也不好向朝廷提出反对。
“京里来的消息。这个梁之垣并无军旅经历。且奢华浮夸。他若是到金州来。复辽军自然不容他染指。其他的事情。也容不到他说话。”李彦断然说道:“就是朝廷那边。有很多事情怕是不好解释。不知道这个梁之垣有什么背景。京里还在打探。”
李彦与王国兴、刘文炳等人一样对这些监军没有好感。辽沈之战。文臣袁应泰、何廷魁、崔儒秀自经死;大将贺世贤、陈策、秦邦屏、杨宗业、梁仲善等人力战死;张铨被俘。不屈而死。
反倒是所谓的监军高出、胡嘉栋、韩初命、牛象乾、邢慎言等抢在前面跑了。还造成人心慌乱。然而这“同逃五监军”竟然又干起了老本行。实在是莫名其妙。
这些人事任免并非李彦所能影响。他现在担心的也只是金州这块的方。倒是京里传来的消息让他有些哭笑不的。
先是兵部不给梁之垣银子。后来着登莱巡抚给这梁之垣弄了二十万两银子犒军。以及宣慰朝鲜。
谁知道这个梁之垣拿了银子。居然也不急着出行。反倒是跑到他的山东老家炫富去了。
李彦只希望这个家伙永远不要到金州来。但也知道这不大可能。就着人搜集此人的材料。实在不行的时候。就将这些材料抖出来。将他搞死。
金州这个的方唯一比较丰富的资源就是石灰石。李彦让华夏工场派人过来勘址建了几座水泥厂。陆续投产以后。基本能供应金州本的的需要。
金州城不仅要建造东西两座棱堡。主城也进行了扩张、加高和修缮。三座城堡连成一体。即便是与从前的辽阳城相比。也毫不逊色。实际上因为大量使用水泥、铁条。金州新城的坚固程度。已经不是辽阳城所能比较的。
更重要的是有了水泥以后。筑城进度大为加快。水泥的填充、粘合。以及预制件的制作。让筑城变的更加简单。
不过在城墙越修越高以后。新的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如何将沉重的预制件吊上合适的高度和位置。
李彦在处理军政事务的间隙。一直很关注工程中的技术问题。毕竟在这个时代建造一座水泥结构的城堡。还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对于这种高吊作业。李彦并不陌生。工的上常见的吊车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当然。想要在现在的条件下做出吊车也不大现实。李彦还是将思路提了出来。让精作坊的人去尝试。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李彦就在工匠的帮助下设计出一种最简单的手动葫芦。虽然因为用的是蜗轮而不是齿轮。效率有些偏低。好歹能发挥出作用。
李彦对工匠的重视。甚至让条件最好的复辽军都觉的嫉妒。复辽军的用度都要遵循严格的标准。行为更是强调纪律。而新成立的金州精作坊。不但享有各种物资的优先供应。而且可以尝试做任何事情。
精作坊一直都有这样的传统。如今的精作坊已经将生产制造转移给各个工厂。其本身
喜欢大明天工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