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迹没有以前那么娟秀了,带了点刚硬,可能是这几年一个人在外磨砺的吧。
徐海荣在飞机上又拿出了这封信,这是半个月前妻子从美国寄过来的。当时拿到这个厚厚的信封,曾一度失神,呆立良久才回到自己的工作室。
撕开信封是几张雪白的信纸,蓝色的墨水划出的字迹秀美中有些英气。
海荣我夫···
映入眼睛的那个带点古味的称呼,让徐海荣很是心酸、惭愧。
记得那一年,心善的老妈不忍见一对南逃的母女流落街头,就领回了家。
那日,天上淅沥沥的下着秋雨。一个瘦弱的小姑娘,穿着湿漉漉的衣服撑着发抖的身子怯生生站在她妈妈身边,这是徐海荣第一次见到李颖时的样子——清瘦、柔弱、惹人怜爱。从此她们就住在家里了,住在前一年差点扒掉的破旧的东厢房。
过了一天那个阿姨就开始在院子里找一些零零碎碎的活做,之后和村里人熟了,也开始帮村里人干活,但是却从没见过那个小姑娘干活。有一次好奇,趁着院子里没人徐海荣偷偷来到东厢房窗户下,想看看足不出户的小姑娘干什么呢。谁知道就是这一眼,让他心甘情愿的付出了十年。
不算太旧的书桌上不知道哪里找来的十多本书整齐的码放在一边,李颖正坐在书桌前静静地看书。弯弯的眉毛整整齐齐,一双大眼睛闪闪的,脸色也没有初见时的憔悴,粉嫩中透着亮光。衣服还是刚见时的绿色的稍有些宽大的服装,听说这是大陆的军服样式。
徐海荣没读过多少书,所以也形容不出多少他所看到的景象,最后剩下的只是“很静”“很美”四个字。本就是美丽的李颖,认真看书的样子结合着初见时的印象,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呵护她、帮助她、要让她开心的冲动。
从此徐海荣再也没有了自我。
每一次借到书籍放到她面前时,那一声轻轻地“谢谢”;
每一次搞怪逗她开心时,换来的那一抹淡淡的微笑;
还有那每一次遇上难题时轻蹙的眉头;
遭到捉弄时气呼呼的瞪眼都让他迷醉不已。
后来大赦了,她们也是香港人了。徐海荣想让李颖上学去,他觉得李颖那么喜欢看书不上学可惜了。可没想到他的提议连李颖和她妈妈在内都不同意,只是徐海荣已经打定了主意开始四处筹钱。村里人都说,李颖碰上徐海荣是上辈子烧了高香。
李颖上学的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和李颖、李颖妈妈围坐在一起。李颖妈妈是来求亲的,想把李颖许给徐海荣。子女没有说话的权利,父母欣喜的同意了。
只是李颖上学了,徐海荣的生活一下子仿佛失去了色彩,上班、放电影、下班、间或打点零工,还是这些事,可总觉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只有周休李颖回家的时候,丢了的魂才像是入了窍。
要考大学了,越来越忙了,周休也不能每次都能见到李颖了。自己也开始长大了吧,徐海荣发现现在不怎么丢魂了。
听说李颖在学校勤工俭学,起初很生气,后来却渐渐地有了种窝囊的感觉。作为男人没能让自己女人踏踏实实安心学习,徐海荣觉得自己在窗户下的承诺没能做到,是自己的错。那天起徐海荣工作更努力、更用心,可他不知道,他再努力、再用心依然只是个偶尔会给剧组做两件小道具的电影院放映员罢了。
匆匆又是几年。徐海荣还是个小放映员,只不过偶尔能在一些电影落幕的时候在道具组里看到他的名字。而李颖已经在做留学剑桥的准备了,费用是用这些年勤工俭学得来的钱。
留学前夕,李颖妈妈做主让两人领了证、办了婚礼、圆了房。
结婚那天披着婚纱的李颖美得让所有人吃惊,可徐海荣的心情却不算太好。因为他听到村里人说:不知道徐海荣走了什么狗屎运,娶到了这么个又漂亮、又有学问的老婆。还听到李颖的同学说:放着有钱、有势、有学识、又一片痴情的齐少不嫁,嫁了这么个男人,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婚礼就在强装的笑容中顺利的过去了,晚上在婚房里徐海荣郑重的对李颖说,我一定让你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
当年的承诺还在耳畔,可看看现在的自己,过了十多年还是那个放映员、还是那个小道具。去年买下社区小影院的钱还是妻子出了一多半。
爱她,就分开吧。
去年妻子和孩子在美国落脚后,徐海荣就寄出了一封离婚协议,之后就再也没有主动和她们联系过。李颖也只是在孩子来电话时,简短的问候公婆一声而已。
上个月初又寄了一封协议,之后连孩子的电话也没了,直到接到这封信。
本以为是签了字的协议,没想到却是这样一封信。
——形式越来越乱,学校停课了、工人罢工了······到处都是大字报、到处都是游行群众······妈妈怕出事不让我出去,我就在家一个人看书······
——那天晚上爸爸接了一个电话后,脸色苍白的瘫坐在椅子上······第二天才知道副统帅出事了······爸爸是四野出来的啊······
——爸爸说联系到了在香港的一个原来的老部下,他是这边刚运动时跑过去的······我和妈妈坐在小舢板上拉着爸爸,要他一起走······爸爸说他是军人,不能临阵脱逃······分开前爸爸送
喜欢穿越从美国开始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