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礼回来后,没有组织这些人。反而是放权了。基层从镇子一级开始,最高到县一级,允许自发的进行新选举。结果是很多地方的权力,就由当地的小组织把持了起来。王佑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党名字叫做归绥人民?党,从1938年开始,执掌了归绥政权,他也自然成了归绥县长。作为塞北第一大县的县长,王佑安自然就成了塞北地区的名人。经常见报。
这次他之所以到河南来,第一是因为他祖籍河南,他父亲时候才到了塞北,第二就是跟赵书礼对规划战后中国政治格局有关了。他来河南之前。跟赵书礼达成了协议,将他的党跟战斗中国人党合并到一起。而主席就是赵书礼本人。
他到河南之前,跟赵书礼深入的谈了一次话。赵书礼告诉他,战后河南自然要进行合法的选举。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提前到河南吸引民望,并且塞北将全力支持他,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资给物资。王佑安明白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爬往更高层的机会,而且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经过日本侵略,黄河决口,大旱蝗灾等事情后,河南人的期望值已经降到了谷底,只要能活下去,他们就会对上层感恩不尽了。所以这个收拢民心的成本很低,操作性很强,于是王佑安同意了战斗中国人的收编,辞去了归绥县长,到河南做战后重建主任去了。
王佑安身后是肥硕的塞北,大量的物资经过他的手,一点一滴的流到了贫困的老百姓手里。并且他几乎没有一天不下基层去视察,跟着的则是大量的记者,他不停的奔走,不停的接受采访,不停的发表各种关于建设河南的意见,不停的给河南人许愿,不停的提自己河南祖籍的事情,不停的表示跟河南人民一条心,不停的抨击过去的恶政。
总之他在很短时间内,成了很难的大名人,河南人眼里的救星,可爱的乡亲。
同时在河北地区也是如此,原来活跃在包头的河北籍人士马世銮回到河北活动,他的操作模式跟王佑安差不多,因为他们在塞北的时候也是如此干的,否则也不能成功登上政坛。在东北地区,则是暂时由张学良和赵书礼共同提名双方都满意的人物,去接受政局。总之赵书礼要的结果就是,在战争过后,他要对中国政局有足够的控制力,起码不能让内战再次爆发。
同时赵书礼的做法,也给了蒋价石很大的压力,他知道这么一搞,恐怕战后中央势力再也难以渗透到北方了,于是南方是无论如何不能丢掉的,必须牢牢控制在中央军的手里。
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让蒋价石对塞北军下一步的作战任务极为头痛,这个作战计划名字为九五之尊,目标是从山东和河南两路南下,一路攻击武汉,一路攻击苏北,最后在南京合围日军,实现收复南京的目的。
九五之尊,这名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彰显了塞北军的野心。
这名字在军事会议上被人驳斥不合时宜,封建王朝早都结束了,此时还用这种名称恐怕会被人诟病,但是塞北代表给他们的解释是,名字不代表什么,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只是因为攻击计划定在九月五日,才起了这个名字。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赵书礼最初想起的名字是君临天下。
不会他真的想君临天下,或者当什么九五之尊,而是要用这些给南方施加压力,让蒋价石着急,让他尽快真心反击日军。这是阴谋吗,不是,因为大家都看的出来,这是阳谋。是让对方看的明明白白,却不得不跟着入瓮的谋划。
因为,假如塞北军的计划开始实施,并且顺利占领南京后,中央显然无法从塞北军手里要回来,那么到时候中央将面对什么情况。继续偏安在重庆,而让塞北军占了南京,那么到底谁是中央,谁是地方政府啊。
所以蒋价石不得不接招。塞北军一旦行动,他们要尽一切办法,抢在塞北军前面进入南京,至少也要一起进入,否则南京就不是中央了,到时候难道叫做重庆中央政府,听着让人蛋疼。
于是在塞北军提交了九五之尊计划后,蒋价石立刻着令手下智囊们制定对策。经过反复的商议。他们认为,塞北军正面攻击湖北的时候,中央军显然不适合从长江直接突破到南京,而是应该从湖南向江西攻击。继而从江西反攻回到南京。
湖南因为是山地众多,所以薛岳才能死死守住这里,打赢了两次长沙会战,而江西同样是山地众多,易守难攻。正因为这样,日军在这里部署的兵力不多,反攻起来不算困难。
这计划可以说已经十分周详了,到时候利用塞北军将日军主力吸引在湖北的机会。自己实行一个大迂回作战占领南京,对外也说得过去。那就是抄日军的后路,让他们无法安然逃出中国去。
但是蒋价石对此还不满意。他要的不但是,中央军反攻回南京,还要陈济棠回不了广东,李宗仁回不了广西,他要的是杂牌军们彻底失掉自己的地盘,完全的依附到中央,至于会不会出现依附军队反叛的情况,蒋价石并不担
喜欢穿越之大民国请大家收藏:(m.iuu123.com),爱优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